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语境中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2018-05-14李新市
李新市
[摘要]要不断地培育和强化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良性互动。要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发展进程中涵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全面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要大力倡导和推广绿色消费,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文明地生活,做应当做的事。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自然辩证法;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8)09-0013-03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极为重视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态资料来源,如肥沃的土地,江河湖海中丰富的鱼产等,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即劳动原料。恩格斯指出:“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1]37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与人的劳动的重要思想启示我们,要坚持自然辩证法,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忽视自然对人的劳动的物质性、基础性贡献;人在进化的过程中,科技作用于自然界的力量在不断地增强,即便如此,人们也不能利用科技手段征服自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号召我们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历程中,要学好用好自然辩证法。
一、要不断地培育和强化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这些都要求我们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新时代,我们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一,要科学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总书记指出,人类是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和发展的,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给人类丰厚的回报,“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2]6,但如果人类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企图征服自然,给自然的恢复造成巨大困难,那么,自然也会对人类进行报复,人类就只好吞下自己酿造的苦果。第二,人类对大自然必须有敬畏之心。大自然对于人类既是慷慨的又是宽容的,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所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自然也要求人类在使用这些物质材料的时候要适度,要留给、留足自然修复功能的时间和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3]21即是说,大自然是所有有生命物种的母亲,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这就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至敬至亲的关系;人因自然而生,人不是置身于自然界之外,而是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講,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人存在于自然界,人比其他生物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思维,更有智慧,正因为如此,人类就应对自然生态系统承担更多的保护关爱责任,要像尊重自己的母亲一样尊敬大自然,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大自然。第三,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良好互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持之以恒的生态环境保护,使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发展,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要“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2]23,我们这样做,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关键是要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选择好发展产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总书记举例说,河北的阜平县,有三百多万亩山场,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都比较高,还有天生桥瀑布群,适合发展林果业、种植业、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要真正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好,既要使生态环境逐步优化,也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样,大自然就会越来越美丽,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会越过越好。
二、要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绿色发展,要求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发展”和“保护”的关系,要学好用好自然辩证法,“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2]19,习近平总书记解释说,“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就是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第一,提出了在发展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2]36,既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又要在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四大领域推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取得实质性进展,还大自然以宁静美丽,让人民群众既能获得高质量改革发展的红利,也能够共享良好生态环境的幸福生活。第二,要涵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时代,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彻底摒弃“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等旧观念,只有尊重自然,才能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更进一步的实际行动,人们确立了这些科学先进的理念,就会积极承担保护自然的义务。第三,要准确判断和清醒地认识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2]8在过去三十年的持续发展中,我国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但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却在减弱,一些地方环境还在恶化,这就要求我们尽力补上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现在温饱问题稳定解决了,就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大有作为。我们这一代人,决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关于如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总书记提出了三种思路,一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就是说,某一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发展和保护关系协调得比较好,可以追求比较快,质量高的发展,既要继续巩固扩大环境保护的成果,也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二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里指的是,某个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保护欠债较多,任务较重,在这种情况下,宁要经济发展的低速度,也要把环境保护的欠债补上。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一个地区而言,保住了绿水青山,守住了人民群众期盼的绿水青山和新鲜空气,就守住了发展的最重要基础。这说明,这个地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日后的发展一定能走上快车道。第四,要协调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非常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过去粗放型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使我们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资源消耗大,导致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生产过程简单粗放,对自然环境污染严重。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品科技含量迅速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至国际产业链中高端,竞争力增强,对自然资源消耗量减少,生产过程科技含量高,对环境污染减少。绿色发展,比如发展新能源汽车,这种汽车以电为动力,对自然环境几乎不污染,但新能源汽车同样也占用大自然提供的物质材料。国家实行对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补偿制度,不论企业还是个人,并不是说谁拥有财富越多谁就补偿越多,应主要根据其对自然资源的实际使用状况和对大气污染排放的实际数量来决定。有的企业有数亿资产,但其设备和生产流程科技含量高,使用自然资源少,污染排放少,就应少补偿。有的企业落后产能多,利润不多,却消耗自然资源多,对大气污染排放多,就应根据实际情况多补偿,这也是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
三、要尊重自然规律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辩证地把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各种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大自然的修复及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第一,要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山水田林湖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这些工程,就是要使大自然的功能不断强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产生活环境的需要。第二,全面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造成的。我们必须坚定地树立这样的生产观念,在生产中,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既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4]396,要树立和不断地强化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用最少的资源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我们减少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留给自然界更多修复和完善的空间和时间,自然提供优质物质产品的功能就会不断增强,对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三,要大力倡导和推广绿色消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人都应成为绿色消费的践行者、推动者。怎样才叫作绿色消费呢?总书记解释说,就是要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什么是优良传统,因为节约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被自然认可的人的生存方式,倡导节约的消费理念,一是能够节省大自然提供的物質材料,二是能够节约人们付出的劳动代价,三是能够不断地为社会积累财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适度,是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辩证法,既有利于满足的人的消费需求,又有利于自然的修复。绿色低碳是微观主体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措施,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第四,要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的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是“生产”出来的,要“着力发展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5]674。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管”出来的,面对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各类风险交织的复杂形势,必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形成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全覆盖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真正实现上下左右有效衔接,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健康。总书记还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6]39,日常生活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要积极开展绿色家庭活动。人的长期自然进化形成了人与自然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比如,人吃饭要多样化,如果偏食就会使身体的某些指标异常;喝酒,不要过量,如果过量,要在日后平衡膳食、尽快修复身体机能;不论蔬菜还是主食,在进食前都要洗淘干净,否则会增加肝病风险;如果食肉过多,可能会增加肠病风险;如果吃蛇、吃珍奇动物,须知,进食这些东西,尚未被自然与人类普遍认可,会增加得重病、怪病的风险;如果吸烟,会增加肺病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生活得健康,就要尊重自然规律,就要文明地生活,做应当做的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A].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邓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