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自主性、创造性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
2018-05-14郑雅涵李宣霖
郑雅涵 李宣霖
摘 要:在舞蹈的学习中,学生对很多题目都束手无策,思路单一,在舞蹈工作中很难顺利进行。经过研究,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的智力发展不完全,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发散思维的培养不完全。全文对于学习自主性、创造性对舞蹈学习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舞蹈教学;自主性;创造性
一、培养学自主性、创造性的意义
1、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意义
所谓自主性学习,通过字面意思我们可以理解到: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并完成相应的锻炼和实践目标。这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研究,实践之后再创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与我们传统的听老师讲课的接受方法相反,经过很多实践证明,自主学习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找到学习的乐趣并自觉的进入学习状态,还能很好的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做出相应的自我评价。自主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习的主观性,并且成为学习的主体,树立主人翁意识。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并消化知识。
学生学习自主性越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也就越强,同时还能激发他们对学习探讨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的融入课堂。老师的角色也由主体变成了辅助,老师主要是讲解学生探讨不出的地方并为学生出谋划策,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这样更加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進教育的发展。这是舞蹈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2、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意义
当今时代,创新的意义尤为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大对于创新的教学力度,通过创新的方式来使得学生拥有创新型思维,学会创新,勇于创新。其中富含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对学生尤为重要。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创造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造力的核心,创新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这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共识,艺术教育领域也同样肩负着这一重要使命。不仅如此,创新也是艺术发展所需。它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富有创新的艺术才充满魅力。所以,作为艺术教育中重要内容之一的舞蹈教育,更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使学生在舞蹈个性化的创作和表现中具备不竭的原动力。
二、学习自主性在舞蹈教学中的体现以及作用
1、学习自主性在舞蹈教学中的体现
自主性教学目前逐渐成为教学模式的首选,其通过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自主的管理自我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独特的方式。这种方式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目标。在舞蹈方面,自主性教学要求学生能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积极学习,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应该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对舞蹈来说,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通过自主学习的模式来进行学习,探索出属于自己的舞蹈创作之路。因为每个人对于舞蹈的乐趣都不尽相同,所以要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必然需要自主性的教学,而学生只有通过内心真实的感情来学习,加强自身兴趣,创造出有灵魂的舞蹈内容,给观众带来具有情感的舞蹈表现,感受舞蹈的魅力,把舞蹈带给人们的心灵美发挥到极致。这些都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探索,培养自己的乐趣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学习里,才能探索出自己的舞蹈历程,并懂得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舞蹈带展现自我,这样的意义则会更加重大。
2、学习自主性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为了让观众更好的理解舞蹈的意义与舞蹈演员所表达的情感,舞蹈者必须要充分理解每个舞蹈动作所表达的含义,同时还要将自己的感情充分投入,给予舞蹈鲜活的形象。这无非是舞蹈的教授和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找到舞蹈的精髓,发挥主导作用。舞蹈教师还要严格规范学生的舞蹈动作,注重教学质量,不能一心求快,最终让学生取得相应的舞蹈方面的成就,找到舞蹈的精髓才是最重要的。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新状况下的学生要求也在发生着改变。在当今这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学生的培养目标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舞蹈教学效果上,我们的许多学生虽然能在学校中取得优异成绩,具有一定的舞蹈水平,能上台表演。可当学生逐渐走向社会时,就无法以独具特色的舞蹈去吸引观众,在独立编排设计上和舞蹈实践中底气不足。这便是缺乏独立创新精神造成的后果。面对学生无法跟上时代,顺应社会发展的问题,我们应加大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得学生能在平常的学习中积极融入,主动学习,主动完成学业,并多加思考,探索,自己解决面对的问题,更好的适应社会。
结论
教育舞蹈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也需要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落后方法,对于学习的方法应积极改善,教学也要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更具创新性的发展教学制度。学生应在学习中建立一个自己学习的目标并努力自己向目标奋斗,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能力,从而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只接受阶段,逐步发展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学习。所以我认为,只有当我们逐步培养好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学习,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教学目的,慢慢的变能完成当今的教学目标了。
参考文献
[1]徐爱华.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01:106-110.
[2]赵丽娜.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黄河之声,2011,02:78-79.
[3]杨艳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02:58-61.
作者简介:
郑雅涵(1994-04),女,汉族,河南,研究生在读,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李宣霖(1992-09),男,汉族,河北,硕士,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