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身有节,动静以义
2018-05-14杨朝明
杨朝明
鲁哀公与孔子闲聊,他们谈到了人的寿命问题。哀公问:“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论证了半天,最后说:“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
人都有自己的“性”,只要尊重这个本性,顺从这个本性,得到长寿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礼记·中庸》开头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为什么需要“教”,当然是因为必须遵循作为天理性命的那个“道”。然而,现实却是许多人死于非命,令人扼腕叹息。孔子说:
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
在生活中,起居没有规律,饮食没有节制,安逸或劳累过度,就会疾病丛生而丧命;身居下位却冒犯君主,嗜好欲望贪得无厌,索求不止的人,各种惩处会接踵而至;以少数侵犯多數,以弱者侮慢强者,忿怒无常,做事不自量力,各种攻击会令他招架不住。孔子说完这些,最后说了一句很重的话,这三种死非其命,乃是咎由自取!
孔子与哀公的对话涉及到了“智”“仁”“义”等概念,这很容易让人想到仁、义、礼、智、信“五常”。“常”有“普通”“不变”义,也有“常例”“常式”“法式”等意义。孔子说“将身有节,动静以义”,说的也是“守常”,人要收放有度、合宜有序,而不能贪欲贪婪、无所节制。所以人们常念叨一些格言名句,使自己不至于迷失,例如“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之类。五常是一个整体,人要整体提升,全面发展,五常就不能偏执、不可偏废。孔子说的“知(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就是这样的道理。
《左传》有一句话很有名,就是“人弃常则妖兴”。人违背了常理、常道,就容易出现一些反常的结果。这个“反常”之“常”发人深省!“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做人反常,做事反常,出现“灾”“妖”不就自然而然了吗?《左传》还说“妖由人兴”“妖不自作”,人无嫌隙,妖怪起不来。人背弃常道,才有妖怪作祟。
以前读《中庸》的“至诚如神”,觉得有点儿玄乎,有点儿“唯心主义”。如其中说“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还有“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西汉董仲舒则提出“天人感应”理论,认为天人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表示着对人们的谴责和嘉奖,人的行为能够使天改变原来的安排。原来他们讲的是天人合一,讲的是人道应该效法、遵循、顺应天道。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如果违天、逆天,违背常道,自然出异常、社会出灾妖、个人生意外就难以避免。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被情绪、喜好和私欲所蒙蔽,又局限于知识水平,便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有一种可怕的情况,就是明明已经发觉了迹象,却因为不敢面对而继续自欺欺人,这就违背常道了。作为人生之大道,仁、义、礼、智、信“五常”几千年来被人们自觉尊奉。佛教还把杀、盗、淫、妄、酒这“五戒”比附“五常”,认为“不杀生,仁也;不偷盗,义也;不淫欲,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语,信也”,也是教人严谨做人。不讲“五常”,人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也就是做不到“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编辑/王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