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国而歌,迎向潮头更“有戏”
2018-05-14公晓慧
公晓慧
1978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山东首部电视剧诞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从1978至今四十年时光中,植根中华文化和齐鲁文化的厚土,鲁剧生产者和缔造者提炼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与当下重大事件中的故事与感动,形成了一部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艺术震撼力强的精品鲁剧。
这些鲁剧,记录了时代风貌,提炼了时代精神,实现对家国、对人民的深刻关照,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无愧时代 不负人民
山东人仁义、诚信、正直、内敛,鲁剧从骨子里承袭了山东人的秉性和特质,题材严肃,表达方式含蓄内敛,风格厚重大气。40年来,这种风格一以贯之,并成为现象级的文化存在。
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中,契合大时代的节拍,一部采用录像和电影胶片相结合方式、以反映邮递员默默无闻的工作为内容的电视剧《人民的委托》,作为山东省第一部电视剧呈现在观众面前。到了20世纪80年代,鲁剧勃发绽放、峥嵘初露:1982年,《武松》横空出世,夺下当年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和“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随后,《高山下的花环》《今夜有暴风雪》造就了轰动全国的“三连冠”。
诞生于改革开放春风下的鲁剧,在漫长岁月里潜心打磨、精雕细琢,生产了数以百部、数以万集的影视剧目,题材范围几乎涵盖了我们国家近百年来的历史记忆,唱响了时代大风歌。在具体创作过程中,鲁剧制造者以大时代的社会背景为“经”,串起历史发展的脉络,又以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为“纬”,勾勒出历史变迁的画卷。
在这些主旋律响亮、正能量强劲的鲁剧中,先后共有60多部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等80多个国家级大奖。鲁剧品牌,已成为国产电视剧的金字招牌,成为山东省文化繁荣发展的亮点和品牌。与此同时,作为鲁剧生产者和缔造者的山东影视传媒集团,也持续获得关注,在全国影视剧业内和广大观众中赢得了“山影出品,必属精品”的美誉。这八字赞誉,还被写进山东政府工作报告。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山影深入践行讲话精神,坚守“温暖现实主义”创作立场,又陆续推出了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父母爱情》《马向阳下乡记》《老农民》《大秧歌》《青岛往事》等精品力作。这些作品或紧扣时代脉搏又与民族文化有密切联系,或以现当代生活中的热点事件为创作素材,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现实主义倾向。
“我们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文艺创作亦然,纵观鲁剧的创作历程,无论是现代戏、年代戏、古装戏,无论是都市剧、农村剧,都能从中看到时代的影子、时代的烙印,都能从中触摸到时代的温度、感受到时代的气息。” 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晋亮在接受《山东画报》记者专访时说道。
深入生活 沉到民间
40年来,鲁剧是如何做到持久发力,持续“有戏”的呢?在晋亮看来,鲁剧能持续受到观众青睐,在于其鲜明的时代性。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主创人员对时代主流精神的精准把握与精确表达,离不开“在时代里发现生活、在生活里发现题材、在题材中发现表达”的创作过程。
2012年4月份,山东省全面开展“联百乡包千村”行动,选派“第一书记”到贫困村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山影接到省委宣传部下达的电视剧创作任务,自2012年7月下旬开始,相关主创人员历时两个月,先后在枣庄、淄博、威海等地,采访了42位“第一书记”。两年之后,带着生活露珠、泥土芬芳的《马向阳下乡记》绽放荧屏,好评如潮。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评价道,这部戏让城市中的广大观众真实地了解了农村的实际情况,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农民在现实变革中的生存状态、精神追求。
如何让主旋律作品好看,“深扎”正在成为全国文艺界的流行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全国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多年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早已成为山影自觉的实践。一直以来,山影有一个宝贵的创作传统——凡是主旋律题材创作,主创人员必须深入基层、沉到民间、体验生活。“主旋律题材不能飘、不能空、不能假,要接地气、人性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必须了解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酸甜苦辣。唯有此,才能引发观众共鸣。”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李九红告诉本刊记者。
2018年,正值中国电视剧诞生60周年。放眼荧屏,与火热时代同行的现实主义为观众津津乐道。在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上,山影无疑是一个先行者。纵观鲁剧的创作年表,无论是《琅琊榜》《伪装者》这类鞭挞邪恶、匡扶正义的“有筋骨”的作品,还是《马向阳下乡记》《安居》这类梦想照进现实的“有温度”的作品,都是用现实主义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关照现实生活,都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憧憬、给人以理想,都是为人民立传,为时代放歌。
技以载道 匠心筑梦
近年来,“工匠精神”重新回归视野,成为各行各业追求卓越的代名词,彰显出了独特的时代价值。在文艺界,工匠精神也被关注和热议,人們都在呼唤文艺百花园中的“大国工匠”。
自20世纪80年代,山东就培养和锻炼了一支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全国知名的创作团队。现如今,在导演孔笙、张新建、王文杰、钱晓鸿,编剧赵冬苓等老一代山影人的培养和带动下,导演张永新,制片人吴雪松、靖雷,策划王海青等年青一代已成长为国内一线的业务经营人才,形成了一支从年龄层次到知识结构合力布局、全面发展的人才梯队。“经过多年发展,这支团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锲而不舍、努力创新的艺术追求,通力合作、各司其职的工作态度,正借助传统的师徒关系,代代传承下去。我本人从文学编辑、剧本策划、制片人一路走来,从山影的师徒传承机制中获益良多。”李九红不无感慨地说。
文艺创作如同耕耘,容不得半分懈怠,唯有锲而不舍地躬耕其中,才能有好的“收成”。据李九红介绍,一部鲁剧从前期的选题、策划,到中期的剧本写作、实景拍摄,再到后期的制作、宣传发行,至少需要三四年的时间。
《诗经》有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鲁剧创作没有捷径,离不开数年如一日钻研、深挖,离不开切磋琢磨的细功夫。2009年,为了拍摄《知青》,制片人吴雪松积极协助编剧梁晓声和总导演张新建,带领剧组辗转七省十地市,历时七个月,行程一万七千多公里;为了完成长篇史诗大剧《老农民》的剧本创作,编剧高满堂耗时5年采访数百人,足迹遍及东北、山东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山村;为了“打造独属青岛”的《青岛往事》,编剧赵冬苓采访了青岛当地近10位文史专家,历时10个月,13易其稿。
“走正道、出精品,是山影坚持不懈的奋斗追求,也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在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晋亮看来,精品路线是捷径,也是主旋律赢得市场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