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枣奕刺蛾田间药效试验

2018-05-14张冕孟令玉赵云朝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杀虫剂

张冕 孟令玉 赵云朝

摘要 [目的] 筛选防治枣奕刺蛾的有效药剂。[方法] 测定5种药剂(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溴氰菊酯、毒死蜱和灭幼脲)的3种不同处理浓度对枣奕刺蛾的防治效果。[结果] 测试药剂均对枣奕刺蛾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高于6龄幼虫,且5种杀虫剂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防治效果均有所提高。施药1 d后,高浓度处理的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甲维盐、溴氰菊酯、毒死蜱和灭幼脲;施药3 d后,5种供试药剂的防效均增加,甲维盐防效最高,其次为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灭幼脲和毒死蜱。 [结论]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溴氰菊酯和灭幼脲均可用于防治枣奕刺蛾幼虫,且在4龄幼虫期防治效果高于6龄幼虫。

关键词枣奕刺蛾;杀虫剂;田间药效

中图分类号S43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8)28-0129-03

Field Efficacy Test of Different Pesticides on Irsgoides conjuncta

ZHANG Mian1,MENG Lingyu2,ZHAO Yunchao1 et al(1.Yaoxiang Forest Farm in Shandong,Taian,Shandong 271000;2.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Shandong 271018)

Abstract[Objective] To screen out the effective potions to control Irsgoides conjuncta. [Method] The control effect of five kinds of insecticides (betacypermethrin,abamectinaminomethyl,deltamethrin,chlorpyrifos and chlorbenzuron) on I.conjuncta under three different treatments was studied.[Result] The insecticides had higher control effect on the four instar larvae than six instar larvae,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five insecticides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reatment concentration.After the treatment of 1d,the control effect of betacypermethrin in high concentration was the best,followed by abamectinaminomethyl,deltamethrin,chlorpyrifos and chlorbenzuron.After the treatment of 3 d,the control effect of five kinds of test agents increased,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abamectinaminomethyl was the highest,followed by betacypermethrin,deltamethrin,chlorbenzuron and chlorpyrifos.[Conclusion]Betacypermethrin,abamectinaminomethyl,deltamethrin and chlorbenzuron all can be used to control the larvae of I.conjuncta, and the control effect in the four instar larva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x instar larvae.

Key wordsIrsgoides conjuncta;Insecticide;Field efficacy

核桃(Juglans regia)屬于胡桃科(Juglandaceae)核桃属(Juglans),又称胡桃、羌桃,在我国已有 2 000 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开发山区首选生态经济树种[1]。除榛子、腰果和扁桃外,核桃是世界有名的“四大干果”之一。泰安是山东省核桃主产区之一,2013年,核桃栽培面积约1.33万hm2,产量2.1万t,占全省总产量的31%[2]。随着核桃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核桃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而核桃病虫害一直是影响核桃丰产丰收的重要因素[3]。

枣奕刺蛾[Irsgoides conjuncta(Walk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刺蛾科Limacodidae,其寄主广泛,除以幼虫取食核桃外,还取食枣、柿、苹果、梨、杏等果树的叶片。近几年来,枣奕刺蛾在泰安市核桃上发生较为严重,其幼虫分散在叶背危害,初龄幼虫取食叶片的下表皮和叶肉,仅留表皮层,叶面出现透明斑,4龄后蚕食叶片,6龄后取食量增大,严重时可将整株叶片吃光仅留枝梢,对核桃树的树势和结果有很大影响,且幼虫体上有毒毛,触及人体,会刺激皮肤发痒发痛,对农民造成很大困扰[4]。

为了筛选出防治枣奕刺蛾的有效药剂,笔者选取5种防治此类害虫常用的杀虫剂[5-8],对危害核桃的枣奕刺蛾进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以期筛选出高效的防治药剂,为枣奕刺蛾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并提高核桃产量。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选择山东省泰安市药乡林场苗圃试验地,其地势平缓,肥力中等,枣奕刺蛾危害十分严重。核桃长势良好且均匀一致,树龄为2年,株高约2 m,胸径约1.5 cm,各小区种植和管理水平基本相同。

1.2试验时间

于2018年6月18日第1次施药,此时为枣奕刺蛾4龄幼虫危害盛期;于2018年7月15日第2次施药,此时为枣奕刺蛾六龄幼虫危害盛期。2次施药当日天气均晴,微风,气温18~27 ℃和17~29 ℃,药后72 h内无雨。

1.3试验药剂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2.5%溴氰菊酯乳油(江苏百灵农化有限公司);40%毒死蜱乳油(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5%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浙江世佳科技有限公司);20%灭幼脲悬浮剂(山东科大创业生物有限公司)。

1.4试验方法

1.4.1药剂处理。将5种药剂分别设3个浓度处理和1个对照: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22.5和30.0 g/hm2;2.5%溴氰菊酯乳油7、11和15 g/hm2;40%毒死蜱乳油450、575和700 g/hm2;0.5%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1.5、2.3和3.0 g/hm2;20%灭幼脲悬浮剂55、65、75 g/hm2;清水对照。

1.4.2试验设计。将试验地随机划分为3个区间,以做3次重复,每个区间划分16个试验小区,每个试验小区内均有3棵树,药剂处理的小区之间设2株树为保护行,药剂处理区与对照区至少间隔5株树,采用西班牙Goizper有限公司生产的MATABI 超绿16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对核桃进行喷药,保证每棵树的树冠和内膛都要喷到,喷药液量以叶片有少量滴水为止[9],对照组喷施等量清水。

1.5数据统计2次施药前,分别在每个试验小区中3棵核桃树的东、西、南、北、内膛5个方位各随机选取一枝嫩枝,系彩色绳标记,记录枝条叶片数及对应枣奕刺蛾4龄和6龄幼虫数,并统计百叶虫量。以其平均数作为施药前虫口基数,施药24、72 h后分别统计,计算虫口减退率,并计算校正虫口减退率,最后以校正虫口减退率作为防治效果。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

校正虫口减退率=(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采用 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算各处理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2结果与分析

2.15种药剂对枣奕刺蛾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由表1可知,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溴氰菊酯、毒死蜱和灭幼脲5种药剂均对枣奕刺蛾4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各药剂高浓度处理防效均大于83.00%,中、低浓度处理防效较低。施药1 d后,高浓度处理的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效果最好,达94.00%,其次为甲维盐和溴氰菊酯,防效均可达90.00%以上;施药 3 d后高浓度处理的甲维盐防治效果最好,达98.25%,其次为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最高防效可达96.06%和92.60%,这3种药剂对枣奕刺蛾4龄幼虫防治效果较佳。

2.25种药剂对枣奕刺蛾6龄幼虫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高效氯氰菊酯、甲維盐、溴氰菊酯、毒死蜱和灭幼脲5种药剂均对枣奕刺蛾6龄幼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各药剂高浓度处理防效均大于81.00%,中、低浓度处理防效较低。施药1 d后,高浓度处理的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效果最好,达92.31%,其次为甲维盐,防效为90.75%,其余药剂处理防治效果均未达90.00%;施药 3 d后高浓度处理的甲维盐防治效果最好,达96.38%,其次为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最高防效可达94.34%和90.75%,这3种药剂对枣奕刺蛾6龄幼虫防治效果较佳。

3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研究5种杀虫剂对枣奕刺蛾4龄和6龄幼虫的防治效果,每种杀虫剂分别做3种不同浓度处理。结果表明,所测试5种杀虫剂对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6龄幼虫,且药剂处理浓度越高,防效越好,因此在4龄幼虫期对枣奕刺蛾进行防治效果更好。施药1 d后,5种杀虫剂对枣奕刺蛾4龄和6龄幼虫的防效表现为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溴氰菊酯>毒死蜱>灭幼脲;施药3 d后,5种杀虫剂防效表现为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灭幼脲>毒死蜱,说明高效氯氰菊酯特效性较强,而灭幼脲持效性较强。李爱霞等[10]研究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和甲维盐对汉刺蛾幼虫具有较高活性,与该试验结果一致。

高效氯氰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击倒速度快,对蜜蜂和家蚕均具有较高毒性,且田间常用剂量下对赤眼蜂具有高风险性[11],对于农作物上发生的鳞翅目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2]。溴氰菊酯是一类拟除虫菊酯类仿生杀虫剂[13],且是其中杀虫毒力最大的一个品种[14],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用量小,对光稳定[15],在环境中残留较少[16],对哺乳动物安全,具有广谱、低残留的特点,对鳞翅目、直翅目、缨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害虫有效,且对有机磷等产生抗药性的昆虫有效[17]。甲维盐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开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18],是一种新型高效杀虫杀螨剂,特别是对鳞翅目害虫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因其具有超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等生物农药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绿色农产品生产[19-20]。毒死蜱作为替代高毒有机磷类农药的主要品种,在我国应用日益广泛。但其对多数水生生物具有较高毒性[21],甚至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禁用。灭幼脲属苯甲酰脲类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为昆虫激素类农药,这类杀虫剂能影响昆虫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光谱、高效、低毒和残效期长的特点,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22]。该试验所测试的杀虫剂中,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溴氰菊酯和灭幼脲均可作为防治枣奕刺蛾幼虫的主要药剂,为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可将5种药剂交替使用或者相互复配使用[23]。

参考文献

[1]

段红喜,张志华.我国核桃生产概况、问题及发展途径[J].果农之友,2004(1):4-5.

[2] 徐丽,陈新,魏海蓉,等.核桃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落叶果树,2013,45(1):30-31.

[3] 唐养旋.商洛地区核桃生产实践中病虫防治的现状和问题[J].商洛学院学报,1997(4):67-69.

[4] 章士美,胡梅操.刺蛾科昆虫生物学特性纪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6(S3):58-72.

[5] 周伯军,王瞿华,徐衡,等.刺蛾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02,18(6):149-150.

[6] 郑彩霞.核桃刺蛾类害虫防治效果试验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8(4):65-66.

[7] 武婷,赵焕荣.核桃刺蛾类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13(16):28.

[8] 周彤,洪创彬,周卫农.黄刺蛾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74,178.

[9] 李鸿筠,刘浩强,冉春,等.不同喷雾器械对柑橘害虫的防治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5,37(4):150-154.

[10] 李爱霞,郭超.5种药剂对汉刺蛾室内和室外药效试验[J].河北林业科技,2014(1):11-13.

[11] 许迪,潘竟林,刘万强,等.多杀菌素、阿维菌素乳油和高效氯氰菊酯3种农药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13,8(6):897-902.

[12] 蔡道基,杨佩芝,龚瑞忠,等.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M].北京:国家环境保护局,1989.

[13] 耿文奎,杨玉英.溴氰菊酯毒性研究现状[J].廣西预防医学,1996(5):55-57.

[14] 王继英,傅承光.羊组织中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1997,3(2):98-102.

[15] 陈天铎,关育芳.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的敏感度和对雌蜱产卵的影响的研究[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1994,2(1):6-9.

[16] 石年,李涛,刘毓谷.我国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神经毒理学研究概况[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9,13(4):278-281.

[17] 郑伟华,赵建庄,马德英,等.溴氰菊酯的毒性和致突变性的研究进展[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19(1):77-80.

[18] 孙娟,孟水强,刘幽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产业史和发展前景[J].世界农药,2010,32(S1):50-51.

[19] 葛红,韩娟,徐莉,等.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应用研究概况[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0,26(1):90-95.

[20] 刘永霞,李岩,李茂进,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的亚慢性毒性研究[J].毒理学杂志,2006,20(2):113-114.

[21] 王川,周巧红,吴振斌.有机磷农药毒死蜱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7):123-127.

[22] 金凤.绿色农药灭幼脲不育作用研究进展[J].南京农专学报,2002,18(2):1-5,12.

[23] 黄国洋.农药试验技术与评价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杀虫剂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及其开发
双酰胺类杀虫剂Broflanilide
新颖杀虫剂Broflanilide的开发
两种杀虫剂对黄栀子绿灰蝶的田间防效初探
新型生物源杀虫剂双丙环虫酯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跟踪导练(一)3
选择杀虫剂 先看是啥虫
科学家研制出新型灭蝗生物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