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传统村落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和市场需求分析
2018-05-14毛冀
毛冀
摘要 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成都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利用150份游客调查问卷分析了旅游市场需求。探讨了成都市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定位及深度开发的策略,以期为成都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成都;传统村落;SWOT分析;市场需求分析;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02-0094-06
Abstract Through SWOT analysis method,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engdu traditional villages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The travel market demands were analyzed by 150 tourists questionnaires. The orientation and strategy for deep development was discussed,so as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Chengdu traditional villages.
Key words Chengdu;Traditional villages;SWOT analysis;Market demand analysis;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社会、文化、艺术、科学、经济价值的村落[1]。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精华,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地域和民族特色鲜明,是居住、生活、生产等活动的物质载体,是地理环境、地域文化、乡土特色集中展示的综合体,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资源[2-3]。近年来,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愈发渴望回归自然,体验原始淳朴的生活[4]。传统村落以其独特淳朴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正逐步成为人们主要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20世纪80 年代起,自江苏省周庄古镇等传统村落率先开发为旅游产品以来,全国其他地方的传统村落游也逐渐升温[5],与此同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也给传统村落的特色资源和原始风貌带来较大的破坏,也使其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笔者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成都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开发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随机选取了10个传统村落作为调查点,对150位游客开展了旅游市场需求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旅游市场需求,探索进一步保护开发策略,以丰富成都传统村落旅游的研究理论,并为其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1 成都传统村落概况
成都简称蓉,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数千年的时空传承,凝练了独特的蜀文化,丰富多样的传统村落是其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组织建筑学、民俗学、规划学、艺术学、遗产学、人类学等各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后,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的传统村落名录。迄今为止,已公布了4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6]。其中,成都市邛崃市平乐镇花楸村、成都市金堂县五凤镇金箱村等6个传统村落先后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表1)。成都市崇州市羊马镇伏虎村、成都市彭州市升平镇昌衡村、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鱼凫村、大邑县鹤鸣乡新民村等一系列传统村落也先后入选省级传统村落(表2)。
成都市为四川省省会,位于我国大陆西南腹地,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枢纽,传统村落大都呈现出多元文化景观的特点。其传统村落选址大都体现了传统风水观念,有着顺应自然、依山傍水的特征,主要分布在江边河畔、山区台地或交通要道周围。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筑形式风格各异,空间布局灵活多样。这些建筑内涵深厚,兼顾山水格局、交通格局、礼制格局、生产格局、居住格局、防御格局和文化格局,包含了宫殿类、四合院类、农家大院、联排店居类等不同类型,兼容南北方风韵,具有外封闭、内开敞、小天井、大出檐、冷摊瓦、高勒脚的特色。祠堂、戏台等公共建筑具有四川地域特色,同时融合藏、羌、彝、苗等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建筑风格,保存著许多原始的文化风貌和绝佳的生态环境,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性民族风情[7-11]。
这些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的传统村落各具特色,均是成都市发展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比如邛崃市平乐镇花楸村有李家大院、徐家大院等清代古院落群,有“天下第一圃”之称的百年古茶园、万亩竹海长廊、官田古溶洞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也不乏古道和悠久的纸文化,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村,被称为“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金堂县五凤镇金箱村有贺麟故居、上斑竹园、贺家老房子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村内的清代花碑坟和清康熙年间重建的炳灵寺历史悠久,颇具文物价值;温江区万春镇鱼凫村保存有宝墩文化时期遗存,有干栏式、木骨或竹骨泥墙式房址、竖穴土坑墓和灰坑等遗迹;大邑县鹤鸣乡新民村依鹤鸣山临斜江河而建,有以胡家院子为代表的传统川西民居建筑12 000 m2,村庄内百年以上的桢楠、古柏树众多;蒲江县长秋乡石马村的漏米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唐代建造的摩崖造像58尊;另外,还有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洛带古镇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
2 成都传统村落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提出[12]。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13]。图1为SWOT战略选择图。
2.1 优势
2.1.1 区位优势凸显。
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我国西南腹地,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是我国西南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合和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早在汉代,成都就是“蜀身毒道”,即“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从成都经云南、缅甸,可最终到达南亚、西亚。北上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古蜀道则与“北方丝绸之路”紧密相连,可谓“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向西向北经关中到河套地区、蒙古高原,使得古四川与“草原丝绸之路”连接;向东则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着广泛交往,“琢山决水通万里,奔走荆蜀如长街”。蜀地的茶叶、丝绸、漆器、瓷器等也随之远销世界各地。史实表明,南北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从古至今均交汇于成都,这使得其本身就拥有“丝路原点优势”“交汇点优势”和“多路相通优势”。
成都市是201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的9个城市中的唯一西部城市。航空方面,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我国第四大航空港,已开通航线和国际(地区)航线数量均居中西部第一。随着航空“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深入推进,2016年5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旅客吞吐量将超过8 000万人次。铁路方面,随着“蓉欧+”战略加快实施,成都到欧洲单程只需10.5 d,蓉欧快铁成为目前运行速度最快、运行时间最短的中欧班列。水运方面,四川省仅2016年上半年就完成港口吞吐量5 139万t,四川泸州、宜宾、广安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位居西部前十名,通过水运和铁路的物流对接,加强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互联互通。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加快建设,成都区位优势凸显,将进一步提高入川旅游的热度,也为成都传统村落游的发展提供动力。
2.1.2 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成都传统村落旅游资源丰富,其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极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成为国家和政府保护的活态的历史财富。目前,随着当地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传统村落大多已保护或重建,并向游客开放。其中有黄龙溪、平乐、洛带、街子、安仁等一大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大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民居建筑、风味小吃、习俗方言、景观民风,是吸引广大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重要资源。
成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是我国中西部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现拥有都江堰—青城山等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等世界自然遗产,由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和商业街大墓及其自然环境构成的古蜀文明遗址,以及成都水井街酒坊等中国白酒老作坊均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另外,成都市共有3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资源与传统村落资源相互交织,形成共生性旅游资源。比如街子古镇就毗邻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和青城山,游客们可统筹规划游览线路,在“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的同时,还可观赏和感受附近的街子古镇所体现的传统村落的古风古韵,能够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观赏效果,由交通线把文化历史古迹和传统村落合理地贯穿起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旅游路线。
2.1.3 历史人文优势。
成都是蜀地文化的摇篮,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休闲旅游的社会心理基础。既有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青城山、都江堰、武侯祠、浣花溪、杜甫草堂等历史文化古迹,又有司马相如、卓文君、杨雄、李白、杜甫、苏轼、薛涛等历史名人的逸闻趣事,还有巴金等现代作家的故居遗址和历史踪迹;另外,有精妙绝伦的蜀锦蜀绣,曲牌丰富、唱腔优美的川剧,其中变脸、喷火、顶灯等川剧绝活更是引人入胜,还有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兰春、郎酒等闻名中外的四川美酒和“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美食。成都有山有水,风景秀丽,人们喜欢游山、玩水、赏花,喝茶、打麻将,自古以来就享受休闲的“慢生活”。特别是川西平原土壤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饶,美誉为“天府之国”,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了川人以农耕文化为基调的闲适恬淡、知足常乐的共同心理特征,在生活中表现为川人性闲适、好娱乐、逢集必赶、逢会必与的特性。这些特征为人们发展旅游、娱乐、休闲、服务、餐饮、住宿、科学考察等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心理和休闲文化基础。
2.1.4 特色饮食类型多。
成都自古以来便以美食闻名于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成都“世界美食之都”称号。川菜是中国特色传统的四大菜系之一,作为正宗川菜的发源地,成都川菜馆子遍布大街小巷,还成立了成都川菜博物館向公众开放。川菜历史悠久,地方特色性强,品种丰富、味道多变、风味浓郁,享有“清鲜醇浓,麻辣辛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誉,赢得国内外食客们的青睐,并发出“食在中国,味在成都”的赞叹。成都传统村落的美食也成为吸引客源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每个传统村落都有自己独特经典的美食,比如洛带的伤心凉粉、平乐的钵钵鸡、街子的汤麻饼、黄龙溪古镇的一根面等,这些美食也成为吸引广大游客竞相到传统村落游赏的一大要素。
2.2 劣势
2.2.1 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宣传力度不足。
一个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其旅游开发的重要条件。相比于峨眉山、九寨沟等风景名胜区,成都的传统村落知名度不足,几乎没有或很少被列入其对外旅游宣传中,旅客多为四川本地游客,甚至是成都传统村落周边县市游客,外地游客较少。成都传统村落虽然美景众多,但没有清晰的宣传形象传递给境外的国家和地区,总体品牌影响力较弱。
2.2.2 旅游基础设施落后,规划不合理。
近几年,成都传统村落的旅游接待量虽逐年增长,但旅游基础设施较落后,还需进一步完善。首先,传统村落中部分景点分布相对零散,相距较远,没有设立具体的旅游导向标,也缺乏摆渡车等。其次,缺乏专门的旅游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景区内客房数量少,许多传统村落居民以自建房为基础,改装成小规模的旅游住宿房,接待能力普遍较低。除了住宿没有提供太多其他服务项目。
2.2.3 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缺乏特色。
传统村落目前仍以观光旅游为主,游客大多是到景点观赏片刻,旅游时长相对较短,参与型和文化型旅游产品都未开发起来。目前的旅游开发基本上是以古建民居作为吸引物,以建筑与文物展示为主,形式比较单一。游客来到传统村落旅游只能是逛逛老街老店,吃几顿特色饭,旅游商品的同质化现象较严重[14]。没有专业导游讲解,游客游览传统村落时就难见其奥秒。传统村落丰富的民俗风情未得到足够的开发和重视,也较少提供游客感兴趣的民俗风情旅游产品。
2.2.4 传统村落居民保护意识不强。
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的流动,一些传统村落资源被破坏,其承载的传统文化也在日趋衰退。因此,开展传统村落及其承载的文化遗产资源保护迫在眉睫。但是,在很多传统村落景区,文物古迹被破坏后未得到修复,甚至一些古住宅被拆除,不规范改建古建筑,或者乱建新房,破坏了传统村落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2.3 机遇
2.3.1 政府高度重视。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城镇化不是消灭乡村,城镇化要让人记住乡愁。”200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镇)保护工作的通知》。2010 年12 月,第三届中国(四川)名城古镇文化旅游节和名城古镇发展论坛在成都黄龙溪古镇召开,专家们还就古城(镇)的保护与改造、规划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部分也明确提出“做好现有村庄改造提升,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注重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2015年成都市建委首次开展全市范围内的传统村落大调查,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成都传统村落的数量、种类、分布及价值,为构建科学有效的保护体系提供重要依据,使传统村落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得到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
2.3.2 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
现代社会都市人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工作之余需要一个体验田园文化的场所。人们迫切需要去传统村落放松、体会闲暇的生活。另外,快速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使得如今的人们或多或少有怀旧情感,而传统村落正好满足了这种情感需要,让人们能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暂时停下前进的脚步放松心情,去体味旧时淳朴简单的生活方式,这也成为如今都市白领追求的一种情调和时尚。因此,城市居民休闲游的兴起给传统村落旅游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2.3.3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经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744 1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5年增长6.7%,其中四川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2 680.5亿元,比2015年增长7.7%,四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 695元,增长7.0%。成都(2016年)GDP总值为12 170.23亿元,全国各市排名第八,比2015年增长77%。
随着国民经济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人们有更多的财力和精力去旅游。2016年成都旅游经济运行平稳,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实现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双增长,规模效益再创新高。据统计,全市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2亿人次,达2.003亿人次,同比增长4.68%。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98亿人次,同比增长4.52%;接待入境游客272.31万人次,同比增长17.78%。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2 500亿元大关,达2 502.25亿元,同比增长22.6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 425.58亿元,同比增长22.10%;旅游外汇收入12.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77%。成都GDP保持持續快速增长和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也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
2.3.4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入境游发展带了机遇。
近年来,成都积极发展入境游,出台了很多政策优惠。2015年四川发布了入境旅游奖励政策《办法》,《办法》规定,组织境外游客到四川旅游,旅行社能获得现金奖励。2016年5月10日,四川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揭牌,吸引更多企业来四川进行旅游合作。成都市对全省旅游收入贡献大,首位城市的带动作用强。2016年全年成都实现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总人数占全省的1/3,分别为32.47%、31.64%。成都市入境旅游占全省绝对比重,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占全省的88.19%,接待入境游客272.31万人次,同比增长1778%。旅游外汇收入12.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77%。
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国政府把更多的商业、建设资源灌注到西部地区,把更有利的政策提供给成都等西部城市。 “一带一路”战略为成都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特别是在旅游目的地市场和旅游客源市场上,成都旅游业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2.4 挑战
2.4.1 旅游竞争。
成都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面临日益加剧的旅游竞争。比如,云南丽江等古镇毗邻四川,与成都传统村落旅游产品存在某些相似性。由于众多影视剧的热播,加上畅销小说的描写、著名博主的推文,丽江古镇已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稳定的客源市场,旅游开发已经日臻成熟,对成都传统村落构成一定的威胁。
显然,与川外同质性旅游产品和川内异质性旅游产品比较,成都传统村落还存在特点不突出、品牌效应较低、专程旅游成本较高的问题。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获得更多机会的同时,也加剧了多个省市在旅游发展方面的相互竞争,会直接影响到旅游市场的发展。
2.4.2 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如何不对成都传统村落的文化、环境、资源等造成破坏,进行保护性的开发,是一个艰巨的课题。某些地区过于追求经济发展,忽略了对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保护,甚至在传统村落及其周边建厂,使其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某些传统村落自身管理不完善,在大力发展旅游的同时,没有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对其古建筑加以保护,加上某些游人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在古建筑上刻字,顺手带走几块古砖等,导致传统村落的古建筑、文物和历史遗迹等遭到严重人为破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将继续存在,需要有关部门用大智慧来解决。
3 成都传统村落旅游市场需求分析
3.1 调查问卷
对成都传统村落进行深入实际的调查是了解旅游市场需求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设计出相应的游客市场调查问卷,主要在以下方面展开调查:游客特征、游客决策行为特征、旅游偏好行为特征。
调查方法主要包括问卷与访谈,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0份。随机选取10个成都传统村落为调查点,分别为洛带镇(成都龙泉)、黄龙溪镇(成都双流)、街子镇(成都崇州)、平乐镇(成都邛崃)、安仁镇(成都大邑)、五凤镇(成都金堂)、青城山镇泰安村(成都都江堰)、鱼凫村(成都温江)、鹤鸣乡新民村(成都大邑)、长秋乡石马村(成都蒲江)。每个点15份问卷。
3.2 游客特征分析
游客的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是游客的基本特征,影响到游客的旅游观光能力、出游行为和消费水平[15]。不同特征的旅游者,其消费需求和对旅游服务的评价也有所不同。从表3可以看出,成都传统村落游以30~40岁的游客最多,其次是30岁以下和40~50岁人群,这说明中青年人更愿意选择传统村落为旅游目的地。游客的文化程度都比较高,大学和大学以上的高学历人群占到了调查的76%。这部分人群的特征是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懂得合理分配工作、学习和休闲娱乐时间,体验更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在设计旅游项目时应更多考虑这部分人群的需求。收入水平以中高水平为主,其中月收入在3 000~5 000元的占39.33%,5 000元以上的占3867%,在设计和打造旅游产品的时候可适当考虑到这部分游客的需求,设置中高档的旅游产品供其消费。游客的来源以本省为主,其中本市的占到了26%,本省其他市的占到了48.67%,且本省的游客大多数是来自于成都以及附近的城市。这说明目前成都传统村落的消费群体是以成都周边的城市为主,因此,成都传统村落游适合以周末度假游的形式进行重点开发。
3.3 游客决策行为特征
游客决策行为主要受旅游动机、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及最大效益原则等因素影响[15]。旅游动机是指推动旅游者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因。成都传统村落的游客在对“旅游动机”的回答中,依次是游玩古镇商业街、游览名胜古迹、观赏自然风光、朋友同游及聚会,属于观光和休闲的动机较大(表4)。这个结果体现了游客选择成都传统村落的目的就是要放松身心和体验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是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渠道和了解程度。统计表明,在影响成都传统村落游客出行的决策中,前3位分别是媒体、亲友介绍、历史文化和特产。这说明媒体的宣传、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亲友介绍在旅游决策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企业和政府进行规划的时候应该注意宣传传统村落文化特色,加强在各种媒体上的宣传,特别是网络的宣传利用。另外,应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游客满意度,提高旅游产品在游客亲友圈的口碑。87.33%的游客人均消费在500元以下,一方面说明成都传统村落旅游区的消费水平比较低,来此观光旅游比较实惠;另一方面说明目前的成都传统村落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服务项目单薄,还具有很大的潜力。
3.4 旅游偏好行为特征
旅游偏好行为是指游客对旅游过程中的“游、购、娱、住、吃、行”六要素的参与情况和喜好程度[15]。对游客的偏好行为的调查可以了解到游客的旅游意愿,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安排旅游项目。调查数据显示,对成都传统村落景点偏好依次是古镇商业街、传统村落古建筑、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寺庙、新建游乐区。这表明游客倾向于了解和欣赏与传统村落文化及自然风景有关的景点,这就需要在建设时多发掘其自身的文化和地域特色。游客最喜
欢参与的项目是游览古镇古街和参观名胜古迹,表明游客希望能够亲自体验和观赏与传统村落文化内涵有关的项目。用餐方面,78.67%的游客都希望可以吃到传统村落特色美食,
一方面与多数游客久居城市,吃腻了城市食物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一些传统村落的特色美食声名远播、极具吸引力有关。在对住宿偏好调查时,当天往返的游客占到44.66%,其次是住宿1 d的游客占30.67%,这与现在交通便捷,游客可当天从传统村落回到成都市的中心城区有关,但也说明目前传统村落对游客的住宿吸引力仍不够,这就需要规划者多设置一些吸引游客的项目,使游客在村落停留时间变长。游客的出行偏好首选自驾车和旅游汽车,共占64%,这说明了汽车仍然是游客出行方式的第一选择。火车占7.33%,随着四川铁路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游客选择火车作为出行方式的比例应该会逐渐提高,外省和国际游客大多乘坐飞机,到达后再转乘汽车或火车。值得注意的是有10%的游客是通过自行车骑行到达传统村落,这说明最近共享单车的普及和生态环保健康出行方式的流行改变了人们前往较近景点的出行方式和习惯(表5)。
4 发展建议
4.1 提高成都传统村落游的知名度,打造旅游新品牌
对成都传统村落旅游进行系统分析得知其知名度较低,旅游形象较单一,因此需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电视、广告等手段进行全方位宣传,建立成都传统村落旅游官方网站,加载旅游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系统和完整的区域旅游网络,扩大传统村落的影响力,并将“南方丝路起点”和成都传统村落有机融合,打造新的品牌形象,吸引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游客。
4.2 充分发挥成都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
虽然成都传统村落旅游景点较单一,但成都是四川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文化古迹、休闲度假、风景观光、红色遗迹、丝路风光、山水文化应有尽有。要充分发挥成都旅游资源优势,将传统村落旅游与其他优质景点相结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综合体。比如说,在未来的成都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中,传统村落旅游可与都江堰、青城山、熊猫基地、三星堆等国际旅游线相结合,打造联合精品旅游线路,实现优质旅游产业的整合,促进共同发展;建设规劃不应该只局限于古建筑层面,还要注重民俗文化内涵,提高服务质量,突出亮点,打造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和精品服务示范区;另外,对旅游内外部线路进行优化,使得线路更加便捷、快速;同时,根据调查问卷分析游客喜好,引进受游客欢迎的旅游项目,增加传统村落游对游客的吸引力。
4.3 开发与保护并重
在对成都传统村落的开发中,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政府应积极设计和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科学和人性化的管理,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对传统村落中完好的建筑应原样保留;对部分破坏或残缺的建筑应局部通过改造加固恢复原样;对完全毁损的建筑和街区应恢复其旧貌;对与传统村落风格不协调、影响景区整体性的“新”建筑应拆除。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加强传统村落居民和游客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并不断提高景区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与知识层面,提升景区管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Z].2012.
[2] 赵健.论传统村落保护价值及发展对策[J].工业B,2015(17):272.
[3] 田密,闵庆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傳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C]//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昆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4.
[4] 卜婷婷,胡炜霞,张爱国.基于SWOT 分析的静升古镇旅游深度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6):183-185.
[5] 曾建民,罗丹.对我国川西古镇开发和经营的SWOT 分析与战略选择[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4,25(1):29-3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列入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的通知[Z].2012.
[7] 熊梅.四川省传统村落的景观特征与保护思路[J].中国名城,2014(5):62-68.
[8] 王静.待开发乡村旅游地客源市场调研方法探索:以攀枝花市迤沙拉村为例[J].旅游学刊,2007,22(11):12-16.
[9] 张朴.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藏族的婚姻与家庭[J].西藏研究,2004(2):99-105.
[10] 林光旭,唐建兵.贫困山村脱贫的一种选择:发掘乡村旅游——对邛崃市平乐镇花楸村乡村旅游的调查报告[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54-56.
[11] 余慧.论四川民族地区的传统聚落体系及其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2(3):37-40.
[12] 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M].2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10-111.
[13] 李娟,沙景华.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研究[EB/OL].(2006-12-05)[2017-09-11].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0612-59.
[14] 黄笑.古镇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N].中国旅游报,2009-04-20(006).
[15] 陈兴帮.川西观光茶业的评价及规划[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