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麻新品种华亚3号的选育

2018-05-14康庆华王玉富张树权姜卫东宋喜霞孙中义吴广文袁红梅姚玉波黄文功谢冬微于莹陈晶胡莹莹邱财生关凤芝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7期
关键词:选育亚麻新品种

康庆华 王玉富 张树权 姜卫东 宋喜霞 孙中义 吴广文 袁红梅 姚玉波 黄文功 谢冬微 于莹 陈晶 胡莹莹 邱财生 关凤芝

摘要 2005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波兰引进种质资源Pekinense(编号原2005-12)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采用系谱法选育出DZH系列品系,通过鉴定和品系比较试验,将表现优良的株系DZH-1在黑龙江、云南等地进行抗病性和产量性状鉴定,并于2017年通过安徽省联合鉴定试验并命名华亚3号,该品种作为纤油兼用、氮高效亚麻品种在安徽省登记。

关键词 亚麻;新品种;华亚3号;选育

中图分类号 S5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7-0039-03

Breeding of New Flax Variety Huaya 3

KANG Qinghua1, WANG Yufu2,ZHANG Shuquan1 et al

(1.Institute of Industrial Crops,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6;2.Institute of Bast Fiber Crops,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ces,Changsha,Hunan 410205)

Abstract The variant single pla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germplasm of Poland flax named Pekinense (Number:Yuan 2005-12), which was introduced by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Crops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2005 by pedigree method. Through identification and strain comparison tests,excellent line DZH-1 was selected and then its disease resistance and yield traits were tested in Heilongjiang and Yunnan Province, and it via test of Anhui Joint Identification Test and named Huaya 3 in 2017. Huaya 3 was approved and registed by Anhui Provincial Nonmajor Crop Identification and Registration Committee as an oil and fiber concurrently variety.

Key words Flax;New variety;Huaya 3;Breeding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D020110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6-E04);哈尔滨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16RAYYJ005);农业部东北亚麻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麻类种质改良中心亚麻分中心。

作者简介 康庆华(197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研究员,硕士,从事亚麻遗传育种研究。*通讯作者,研究员,从事亚麻栽培研究。

收稿日期 2018-05-31

亚麻是古老的纤维及油料作物,广泛应用于纺织业、服装业、化妆品、饲料、化工、医药、食品、建材、造纸以及汽车制造业等行业。目前全世界亚麻种植面积有21.37万hm2,产量69.71万t。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产量也有所下降,但是单产有所提高,总产下降幅度不大。亚麻有纤用、油用和油纤兼用亚麻之分。纤用亚麻以收获纤维为主,亚麻纤维具有强力高、色泽柔和、吸湿性好、透气性强、抗静电及防腐抑菌等特点,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均具有抑菌性[1]。油用型亚麻以收获种子为主,其种子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木酚素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同时提取获得亚麻胶9.67%,亚麻籽油3946%,木酚素11.03%(纯度为28%),蛋白质15.27%(其中含有5%左右木酚素)。亚麻籽经过提取多种功能成分剩余的残渣主要为不溶性膳食纤维和部分蛋白质,得率约为2218%[2]。其脂肪组成中α-亚麻酸含量最高。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人类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健康疾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等具有改善作用[3]。

纤维用亚麻种子与油用亚麻种子含有同样的营养物质,但油用亚麻种子脂肪含量略高,蛋白质含量低。2种类型脂肪成分中的α-亚麻酸也无差异,但是纤维亚麻种子的环亚麻肽高于油用亞麻[4]。植物环肽具有抗肿瘤、安眠、免疫调节、子宫收缩等活性[5]。无论是亚麻纤维还是亚麻籽,对人体健康都有诸多益处。因此,界于两者之间的油纤兼用型亚麻是一种极具综合开发价值的多用途作物。

我国纤维亚麻育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育成品种50余个,这些品种在当地种植原茎产量4 500~7 000 kg/hm2,纤维产量800~1 000 kg/hm2,长纤维含量18%~20%,纤维梳成率315%。育种方法主要采用杂交育种、辐射诱变、DNA导入等技术[6-12]。国内育成的油用亚麻品种100余个,种子产量984.45~2 533.35 kg,含油率36.65%~44.6%,亚麻酸4663%~54.03%[13-18]。目前国内的纤用亚麻品种纤维产量、纤维品质、长纤维含量与法国、荷兰等国家品种仍存在一定差距;油用亚麻品种种子产量、油分及亚麻酸含量等指标与加拿大的品种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因此国内亚麻品种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21世纪开始就以优质、高纤、高产、高油、抗逆、适应性广为育种目标,开展育种工作。

为满足市场及生产对原茎和种子双高产、优质、抗倒亚麻新品种需求,提升亚麻的综合开发价值,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联合,以纤维、种子双高产、优质兼用、抗逆性强为目标,育成亚麻新品种华亚3号,于2017年11月在安徽省登记推广。

1 选育过程

华亚3号是2005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波兰引进种质资源Pekinense(编号原2005-12)中选择的优良变异单株,采用系谱法选育出DZH系列品系,通过所内鉴定和品系比较试验,将表现优良的株系DZH-1于2014—2016年在黑龙江、云南等地进行抗病性和产量性状鉴定,在黑龙江和云南种植鉴定,该品种表现出集种子高产、抗倒、抗病、氮高效于一体的优良特征。2017年参加了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鉴定试验(编号为H003)。选育过程如图1所示。

2 选育结果

2.1 黑龙江和云南鉴定试验

2014—2015年在黑龙江省农

业科学院民主示范园区组合品比试验中,原茎平均产量

5 000.0 kg/hm2,纤维产量达到1 305.5 kg/hm2以上,种子产量1 604.2 kg/hm2,比对照品种黑亚14号增产34.8%。2016—2017年在黑龙江鉴定原茎产量5 138.6 kg/hm2,略低于对照,种子和纤维产量均比对照品种增产14.7%以上,且黑龙江试验中该品种减氮50%和未施入氮肥区与全量氮肥对照区间原茎产量未见明显差异;在云南大理宾川县金牛镇示范种植100 m2,测产结果原茎产量9 350 kg/hm2;种子产量2 300 kg/hm2,收获株数695.9株/m2(表1)。华亚3号是一个集高产、抗病、抗倒、氮高效于一体的高产型亚麻新品种。

2.2 华亚3号安徽登记试验

2.2.1 华亚3号生长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该亚麻品种与对照品种的出苗期相同,从播种到出苗期大约为7 d。13 d后进入枞形期,比对照品种提前1 d,枞形期长11 d左右,4月21 日比对照品种提前1 d进入快速生长期,22 d后比对照品种提前1 d进入现蕾期。5月18日比对照品种提前1 d进入开花期。开花20 d后,即6月7日到达工艺成熟期,早于对照品种6 d。6月13日进入种子成熟期,比对照品种早熟6 d。在种子成熟期后的第2天,分别进行收获。该品种生育期为79 d,比对照短5 d。在抗倒性方面华亚3号强于对照品种中亚麻2号。

2.2.2 产量性状比较。

品种登记鉴定试验采用随机区组,3次重复,小区面积10 m2,10行区,行长5 m,行距0.2 m,有效播种粒数2 000粒/m2。区间道0.5 m,组间道1.0 m。由表3可知,华亚3号原茎产量4 690 kg/hm2,低于对照14.3%,方差分析显示未达极显著水平;种子产量851 kg/hm2,比对照高39.97%,差异极显著。

3 特征特性

华亚3号花紫红色,茎深绿色,叶披针型,抗倒抗病性强。其种皮黄色,千粒重5.2 g,安徽省种植生育日数78 d,属早熟型品种。株高90.3 cm,工艺长度67.9 cm,分枝5~7个,蒴果20~25个;出苗密度1 956株/m2,茎粗为2.196 mm,比对照粗0.368 mm,茎杆直立,有弹性,抗倒伏能力强。

4 栽培要点

4.1 适时播种

北方4月下旬—5月上旬均可播种。根据耕作制度,采种田应尽量适当早播,采麻田可适当晚播,有利于提高原茎产量。播深2.0~3.0 cm。

4.2 合理密植

北方春播保苗1 600~1 800株/m2。南方繁种田保苗1 200~1 500株/m2。

4.3 科学施肥

华亚3号抗倒性强,对氮肥要求不严,可施尿素105~150 kg/hm2,磷肥225 kg/hm2,钾肥150 kg/hm2。磷钾肥可作基肥一次施用。

4.4 合理轮作

亚麻不宜长期连作,应轮作,前茬玉米、大豆、马铃薯皆可。

4.5 适宜区域

华亚3号适应区域较广,适合在黑龙江、安徽、云南等省区种植。

参考文献

[1] 田英华,刘晓兰,郑喜群,等.亚麻脱胶与纤维抑菌性能的关系[J].高师理科学刊,2016,36(12):36-38.

[2] 杨雪艳,聂开立,林风,等.亚麻籽功能成分的综合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油脂,2017,42(1):116-120,124.

[3] 邓波,门小明,朱冬荣,等.亚麻籽和鱼油对蛋鸡蛋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7,29(8):2751-2761.

[4] ZOU X G,CHEN X L,HU J N,et al.Comparisons of proximate compositions,fatty acids profile and micronutrients between fiber and oil flaxseeds(Linum usitatissimum L.)[J].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 analysis,2017,62:168-176.

[5] 左洋.亚麻籽环肽分离纯化及其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5.

[6] 康庆华.亚麻种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7] 赵德宝,关凤芝,路颖,等.“十五—十一五”黑亚系列优异创新种质简介[J].中国麻业科学,2012,34(4):196-198.

[8] 李秋芝,姜颖,夏尊民,等.双亚系列亚麻品种特征特性的综合评价[J].农业与技术,2017,37(17):22-23,32.

[9] 王玉富,邱财生,龙松华,等.中国纤维亚麻生产现状与研究进展及建议[J].中国麻业科学,2013,35(4):214-218.

[10] 康庆华,宋喜霞,于莹,等.亚麻新品种华亚1号的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18,40(2):49-52.

[11] 王玉富,邱财生,JAN SZOPA,等.纤维亚麻新品种中亚麻4号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24):40-41,45.

[12] 郝冬梅,邱财生,王世发,等.亚麻新品种中亚麻5号的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17,39(6):273-277.

[13] 张丽丽,乔海明,曲志华,等.油用亚麻新品种坝选三号的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17,39(4):180-182.

[14] 张辉,贾霄云,张立华,等.我国油用亚麻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6-8,115.

[15] 曹秀霞,张炜.宁夏胡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87-88,104.

[16] 高俊山,陈强,郭宝庆,等.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胡麻生产发展状况[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5):105-106.

[17] 元新娣.山西胡麻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12,28(5):7-8.

[18] 高鳳云,张辉,贾霄云,等.丰产、优质、抗病亚麻新品种“内亚九号”的选育[J].中国麻业科学,2017,39(6):283-287.

猜你喜欢

选育亚麻新品种
亚麻引领环保新风潮
青菜新品种介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新申亚麻: 从展会到秀场
新申亚麻&孙林:亚麻时尚的民俗融合
新品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