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农村教学教育教学管理

2018-05-14韦茂生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农村学校

韦茂生

初中中学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其对推动我国综合素质具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也是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初中农村学校所处的社会条件较差,受经济政策和农村人口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初中教育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造成我国农村初中学校教学管理一直收不到良好的成效。

初中农村教学教育中的管理难题

缺乏自主性及灵活性

目前我国农村中学普遍采取的是校长负责制,但是该制度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学校仍采取上级领导服从制度,由上级部门统一管理具体的教学事务,学校拥有的各项人、事、物等教育资源都由上级部门统一配置。但是,由于初中农村教育的经费及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教师的具体需求和实际的教学需求。另外,上级部门对学校的人员配置往往没有科学、合理的人员配置计划,使得学校的管理直接由上级部门说了算,严重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初中农村学校的教育潜力无法发挥出来,农村中学的长远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管理方式过于死板

我国普遍的农村初中学校都会制定各种条条框框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教师、员工以及学生的行为。但是,这些规章制度缺乏一定的弹性,管理的方式也过于的单一,促使很多教师及学生将不违反规章制度作为工作目的,使得农村初中学校内缺少活跃度。另外,农村初中学校的规章制度缺乏相配应的激励机制,导致教师和员工的积极性有所降低,教师和员工的教学潜力没有被激发出来,管理的方式过于死板,进而使得部分教师将负面情绪带到工作当中,最终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

教学环境差

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而言,还是比较落后的,大多都属于欠发达地区,无法为农村初中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农村经济条件的欠缺使得学校的经费严重不足,想要举办各种教学活动也无有力的人力、物力作为坚实的后盾。目前,我国农村初中学校的教育经费多半来自于政府财政的划拨,这对推动农村初中学校的发展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农村初中学校的教育缺乏有力的物质保障,也让学校的教学管理效果得不到明显的提升。

初中农村教学教育开展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提高了教师的管理意识

从现代教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来看,教师不仅要充当学生教育生涯中的教授者,还应该是学生学习上的管理者。一方面教师不仅要承担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设备的工作,还需要对每位学生进行授课和检测作业等活动。因此,只有当教师自己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教学定位不仅仅是教授人,更应该是学生教育生涯中的管理者,只有清楚的、深刻的认识到这些之后才在此之上提高农村的初中教学效益。

强化了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教育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到农村初中学校教学管理效果的直接因素。因此,农村初中学校应该不断加强对教师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学习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师资力量。因此,学校应该不断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以思想教育为主要切入点,对教师予以形势任务教育、职业道德培训。

建立了完善的教育约束机制

通过提高农村初中学校教育的教学管理效率及质量,建立起健全、完善的教育约束机制,使得学校的管理有章可循、老师的教学有理有据,也使得院校员工的办学行为日趋规范。如此,在此基础上才可能为农村学生构建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大大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受实践因素的影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通过对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教学管理当中的“硬”管理与“软”的人文精神的得到有效地结合,使得农村初中学校的制度与人文管理实现了融合,权利经验管理与学术管理的结合,最终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也让教师在愉快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

提升初中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强化管理制度的建设

第一,建立创新的管理模式,积极调动起学校内部的活力。农村初中学校要想实现对管理制度的深度建设,首先就必须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中长期目标,也就是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创新型的管理模式。通过行之有效、目标明确的管理制度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将农村初中学校的每一分教学资源都发挥出作用,最终通过调动起学校内部的教学氛围,激发各教师的教学活力。

第二,加强对教师教学過程的监管,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标准。为了督促每一位教师都能按照教学规定来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从学生的角度上好每一堂课,并将每一项教育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做好,学校可以将教师的常规工作和教学研究活动纳入到年终考核之中,并配设相应的监督激励制度,以此端正教师的工作态度,确保各项常规工作和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第三,使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了加强农村初中学校的师资队伍,为农村初中学校引进先进的教育型、管理型人才。学校应该树立先进的人才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学校的用人环境,强化农村初中学校的师资团队。在农村初中学校推行教师聘用制,让每位教师通过正式的聘用程序上岗,淡化传统的教师身份意识,建立起具有竞争力、激励性的用人机制。

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第一,加强对教师教学思维的先进性培训。由于农村教育信息的滞后性,农村教师接受现代教育理念要比较的滞后。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基本详情,定期邀请外校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进校开展演讲活动,通过各种交流活动来汲取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

第二、 不断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育。教师在教育领域中都会各有所长,但是由于农村中学的教学资源有限,使得教师的专业素养成长速度较慢。因此,农村初中学校要想实现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就必须注重对教师的专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多多创造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第三、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受经济条件的束缚,农村初中教学依旧使用的是“黑板+粉笔”传统教学方式,使得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明显的提升。因此,如果在当地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初中学校的资金投入,适当引进多媒体设备,并加大对教师的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培训,以此推动我国农村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初中农村学校教育的教学管理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使得我国农村素质教育无法有效的推展开来。因此,为了推动我国全面素质教育活动的有序进行,农村初中学校应该充分激发广大交教师的主体意识,引导教师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农村教育基本国情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制度,以此构建起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农村教育环境。

(福建省寿宁县坑底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农村学校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学校推介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