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的社会思想论在新时代的意义探索

2018-05-14王朝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王阳明探索

王朝辉

[摘 要]新时代,需要新的思想动力,在千载难逢的历史时刻,中国社会正在靠近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央,中国社会不仅仅在治理好自己也在为全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奋斗的时刻需要思想资源的支持。王阳明的理想社会思想以及为实现这个社会所采取的途径对当下社会建设具有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社会思想;探索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的时代,要有新的气象和新的作为。在新的时代,是一个延续历史又开拓进取的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人民要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伟大的胜利,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好时代,是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艰苦奋斗创造美好中国、逐步实现所有人民美好幸福的共同生活的时代,是全体海内外中华儿女齐心协力、不懈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积贫积弱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卓越的贡献的时代。在新的执政理念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眼光更加远大,胸怀更加广阔,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思想;齐心协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经济全球化向正确方向发展的目标,秉持理性的义利观和互惠共存的外交思路;真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广泛合作;这些实际行动和措施体现了天下一家的大同社会理念,这些执政理念继承和发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王阳明的社会治理思想对今天的社会治理以及天下大同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深入挖掘王阳明的社会思想必将对中国社会在全球的治理提供有益帮助。

1 王阳明的理想社会模式

美好的社会是人类自有历史以来就孜孜追求的不懈目标,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里,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理想目标,平天下就是大同社会,就是人人平等,对这个美好社会的追求从先秦诸子百家到现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从空想变为现实,正在一步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变为现实。王阳明是明代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的思想很是丰富,其学说以心学为著称,主要包括了“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思想。其道德思想实现对程朱理学的超于,打破了程朱理学独尊局面,更是把有陆九渊的“心学”推向了更加完备的形态,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王阳明的思想学说最终的归宿地还是为他的社会理想努力,王阳明的美好社会理想是封建社会达到的最高水平,王阳明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的社会奋斗,其理想社会模式具有一下几个特点:1.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万物一体的思想就是说公爱,使社会中的所有人与人之间都是兄弟赤字之亲,无内外之分,这与世界人类命运体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2.社会上的每个成员“尽其心”。只要每个人都尽其心,这个社会秩序就井然有序。其实,社会就是由一个个家庭和个人组成的,如果每个人能够遵守道德规范,能够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个社会就会和谐一家。3.人人同心同德,亲如一家。王阳明很美好地想象这个理想的社会。他比喻“譬之一人之身,目视、耳听、手持、足执,而手之所探,足必前焉,盖其元气充周,血脉条畅,是以痒疴呼吸,感触神应,有不言而喻之妙。”这个理想的社会包括:其一,每个人都按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目标。其二,每个人人尽其才,无怨无悔。其三,每个有德有才的人都充分得到应用的作用。可以看出,王阳明的理想社会和早期儒家的“大同”社会具有相似之处,但是更具有系统和理论性,这种万物一体就是同心一德,就是社会成员亲如一家,各守规范,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2 论“致良知“与思想控制

“致良知”是王阳明社会论的基础,因此,要首先明白“良知”的含义,核心的良知含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良知就是知是非之心。“知善知恶是良知”。这是对孟子性善论的诠释。(2)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又说“夫良知即是道”。(3)良知就是道义。(4)良知是人人共有。有的明显,有的暗藏。(5)致良知的途径在于“格物”,即“致知格物”,在这里,王阳明的格物不是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是把良知天理贯彻到事物中去,使事事物物都符合良知与天理的要求,即要求人们克服理念中不符合“天理”的恶,而保存符合于“天理”的善。可以明显地看出,王阳明的致知格物就是要人们的理念要与“天理”一致,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以这种善的理念与天理为标准,从而使人们的思想理念与天理符合社会的要求,从而达到理想社会对个人的要求。王阳明从致良知出发,要求人们的思想意念的规范,最重要是要从破山中贼出发加强人们思想的控制,具体论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心在理先,心外无理,心即天理。只有思想理念才有社会规范,思想在社会规范之前,社会规范是人们思想理念形成的。其二,仁、义、礼、智等道德和行为规范,是人们思想理念的表象。心性只有一个,可以应对万物,各种社会的道德与行为规范是心性与思想的各种具体表象罢了。其三,思想是行为的导师。有啥样的思想就有啥样的行为,因此,不断地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是社会控制的前提,一定要从思想与心理方面解决社会问题。

3 论欲望与个人修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社会也有社会的欲望,欲望是人类进步的物质基础,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在一个竞争残酷的社会,欲望有时也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不合理的欲望带走了人的理想和信念,也抽干了人们灵魂和价值,因为对于物质欲望的追求本身就是一个看不到边际的大空洞,我们很无奈地被欲望牵着鼻子在毫无目标的人生道路上卑微地前行。因此,对欲望的科学、合理的控制是现代社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王阳明的“存天理,灭人欲”是有现实价值的。王阳明提倡“良知”和“心”去灭人欲。但是对于人欲的理解,王阳明的思想观念也是合理的。他认为“七情”是自然的,对于人类合理的需求不是“人欲”,但是过于执着地追求不合理的就是“人欲”。对此,王阳明的人欲观有以下几个观点:(1)消去人欲的途径要科学。(2)对于人欲要科学分析。(3)要求用“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的价值取向来改变灭人欲的途径。(4)灭人欲要在萌芽状态就下功夫。(5)人欲产生的原因是欲望的思想支配的,因此要消灭欲望的思想。从以上可以看出,王阳明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提出一系列的方法,这些方法都体现了从思想观念和心理控制入手的特点,为了达到灭人欲的目的,王阳明提出了个人修养的方法,也是强调思想的修养。首先,王阳明指出个人修养的必要性。王阳明认为加强个人修养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途径,进而实现理想的社会目标。其次,个人修养的关键在于一心专注于存天理。要立下宏志,一心一意地做,就可以实现天理和良知,才能把自己修养成一个社会需要的人才。最后,王阳明认为个人修养的过程就是不断克制自己私欲的过程。他说“若不用克己功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己,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日不自见”。因此,个人修养要在私欲克己上下功夫。

总之,王阳明构想了一个理想的社会,这个社会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在这个社会里,人与人达到了共同的文明和谐,同心同德,亲如一家,没有自私自利的表现,相互之间有机配合,毫无怨言,为了实现这个理想的社会,王阳明提出了社会控制论和个人修养的方法来提高和加强人们思想的教育,他的中心思想就是心学,心学的核心概念就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就是要去掉不合理的人欲,只有去掉人欲个人的修养才能实现提高。

[参考文献]

[1] 辛小娇.王阳明治理思想研究[J].南京大学,2014.

[2] 任健.王阳明社会治理思想及其检视[J]. 王学研究,2016 (01) .

[3] 黄海涛.试论王阳明心学中的佛教思想[J].学术探索,2002 (01).

猜你喜欢

王阳明探索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