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校园足球教练员的现状与培养
2018-05-14聂柏其
聂柏其
[摘 要]完备的足球人才链结构是国家足球成功的基础,建立足球人才链结构,必须发展校园足球,并以高素质足球教练员为保障。从校园足球发展视角探析校园足球教练员培养与改革,通过中外比较,提出构建校园足球教练员培养模式及最佳培养方式的建议,旨在推动我国青少年足球乃至中国足球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校园足球;教练员;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1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职业素养及角色定位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职业素养是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程度及其水平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
1.1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职业素养
校园足球教练员承担学校足球运动的普及训练、各年级以及学校足球队的组建、足球比赛的组织及管理、足球运动项目的教学工作等。在训练和比赛中发现优秀、有潜质的足球人才,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足球运动水平。通过教学和训练,让青少年感受足球的魅力和足球精神,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坚韧顽强、不服输的优秀品格。
在我国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中,中小学阶段学生至少能够得到9年足球的培养和训练,部分学生还可以在大学阶段有3~4年的足球训练。校园足球是一个科学、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教练员一方面通过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足球技能和身心素质,根据不同学生个体基础和条件,有针对性地教授技战术;另一方面在教学及训练中不断调整球员的状态、使球队成为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建立队员之间的默契。可见,对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基本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要求很高。
因此,校园足球教练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技能素质、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心理健康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及较丰富的社会经历和阅历。只有具备上述职业素质,才能更好地熟悉和掌握青少年足球运动身心和发展规律,不断增强球队凝聚力和球员之间的融洽和谐关系,最终实现校园足球运动的宗旨。
1.2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校园足球教练员担任着多种角色:第一,优选足球人才的“伯乐”角色。能在众多青少年中识别和优选出有培养价值、对足球运动具有天赋和的球员,第二,训练指导及管理者的角色。教练员对于足球运动员既是辅导者,也是队员训练过程中的管理者,第三,球员心理医生的角色。球员比赛前以及比赛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情绪,影响团队的整体配合及水平发挥,教练员对球员在现场指挥的同时还要在场下及时进行心理指导,第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教练员因组织和参加比赛等活动经常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是球队与媒体的沟通者,其形象和言行都会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2 我国校园足球教练员的现状
国家足球运动发展,校园足球是基础。2014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就我国校园足球运动发展出台系列文件,并指出,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足球发展水平和成就中国足球梦想的基础工程。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办公室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7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218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102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12个,招收高水平足球队的高校共有77所,注册球员有近50万名。大力发展校园女子足球,在所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女子足球运动,与国际足联、中国足协开展女子足球推广活动。
从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看,青少年足球人口不断扩大,对校园足球教练员的需求数量将逐渐增加,随之对其培养任务也将更加紧迫。总体上看,校园足球还存在发展还不平衡及教练员培养滞后等问题。
2.1 校园教练员的足球理念落后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足球理念对深化足球运动的持续发展,提高足球运动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足球运动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树立和形成现代足球的先进理念。在我国,足球教练员对足球运动的认识水平和理念与足球运动发达国家比较差距较大。缺乏对足球运动的战略性认识,相當部分足球教练员缺乏正确的足球发展理念,凭主观对足球的理解和感性认识去开展训练活动。或者尚未理清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的区别,凭经验教学,过于注重体能与技术的训练,忽略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兴趣的培养。致使足球人才培养陷入不良循环之中,限制了校园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2.2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数量不足
目前,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是缺乏足球专业师资,以某地方综合性大学为例,在校生1万余名,校园足球开展得比较好,每年均举办校园足球杯竞赛,学生参与度很好,校足球队常年训练及参赛,全校共有31名体育教师,但足球专业的仅有3人。据统计,在全国目前有20218多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其中大部分学校都面临缺乏专业足球教练的类似困难。同时具有足球教练实战经验的足球教练员较少,限制了学校足球教师足球实战能力的提高和校园足球专业化程度的形成及发展。
2.3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我国的足球运动多年在低水平徘徊,关键因素是培养后备人才的校园足球教练员专业素质及综合能力偏低。据调查,目前我国学校足球教师大多只具有体育教育理论知识,缺少专业实践的支撑,在对青少年足球专业培训上很难把握好方向,对学生缺少足球专业正规实战及技能的教授。
2.4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培训制度尚未健全
为强化对青少年足球选手的培养,自2008年以来,中国足协不断加强对基层足球教练员的培训及培养,举办多期、多种形式的足球教练员培训班。近年来已有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区校园足球布局城市教师以及基层教练员接受了培训,覆盖了全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园足球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增加了校园足球教练员的数量,校园足球教练员专业水平不高与校园足球运动发展需要的矛盾得到一定缓解。
但是,经常性、制度化的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制度尚不够健全,中国足球协会组织的基层足球教练员培训班的培训班时间一般都较短,培训期往往只有3~5天,最多10天左右,“速成班”速成,培训效果不佳。在培训过程中,对于青少年足球理念及兴趣、足球意识及战术、足球早期训练方法等的培养不够系统,不能解决教练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训练方法和指导手段未能体现实战性。同时,校园足球管理多部门、多元化,缺乏统一领导和协调体系。
3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培养
培养一定数量高素质校园足球教练员,需要建立和完善校园足球教练员培养体系,采用多种方式,拓宽培养渠道。
3.1 培养足球精神,提高教练员对足球的战略性认识
足球运动体现公平竞争的精神,体现民族综合素质与文化底蕴。崇尚理性、尊重传统、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强调秩序与纪律是足球运动健康发展的动力。在足球发达国家,人们对足球认识的基本点包括:第一,足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民族荣誉感和归属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第二,足球教育是青少年身心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现一种国民教育;第三,从社会视角看,足球是社会情感的宣泄桶和安全阀。
德国足球发展的历程及成功经验表明,精神品质是足球的灵魂,其决定了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伯尔尼奇迹”所展现的是德国人优秀的品质,包括竞争性、纪律性、永不妥协、吃苦耐劳,足球的精神品质是奇迹发生的内在动因。
中国足球的崛起需要足球精神,需要提高教练员对足球的战略性认识。在进行青少年素质教育和足球竞技能力的培养中,要注重青少年集体主义、纪律性、竞争性、吃苦耐劳和永不妥协的精神品质即足球精神的培养。
3.2 构建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课程体系
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课程体系的搭建,对教練员教学和训练中选择教学训练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执教水平和决策能力等都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按照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开发教练员有效学习的课程,全面系统构建培训课程体系。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知识层次、需求及执教对象等的不同,以及教育背景、经历和基础的不同,构建分类、分级培训课程体系。
3.3 完善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机制,提高执教水平
在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培训机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青少年足球有关管理部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按照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建设方案尽快建立和完善多级多类足球教练员培训机制,引进国际科学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指导手段,提高对教练员培训的系统性、实战性和实效性。
第一,借鉴德国经验,完善青少年教练员培养工作。创新教练员培养方式,与教育部门合作构建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组织专业足球教练员进校园承担教练员培训工作或开展系列活动等,推进校园足球发展。
第二,加强国内外校园足球教练员的交流与合作。分批、分阶段组织各省区之间的交流,与足球发达国家之间建立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合作与人才交流机制。教练员相互学习交流,吸收先进足球理念、学习先进教学与人才培养经验。更新足球思想理念、培养现代足球精神、引进先进训练方法、弥补各地区足球教练人才不足、逐渐形成完善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聘请足球发达国家足球专业讲师集中指导,或定期组织教练员讲师赴国外学习及实地考察相结合,更新和提高足球训练思想理念。
第四,改革普通体育院校及专业足球院校教练员人才培养体系,系统的专业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如设基本素质及体能教练员班、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班、女子足球教练员班等。同时,增加青少年教练员培训班的数量,壮大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提升专业水平。
第五,大力开展校园足球竞赛活动,适度增加国家级区域校园足球比赛,让足球理论应用到足球实战实践之中,提高校园足球教练员实战指挥能力及水平。
第六,吸收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入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招聘体育院校或普通高校足球专业毕业生以及具有足球专业队经历的运动员,进入校园进行教学、训练及竞赛指导,并承担部分体育课程。
3.4 规范校园足球教练员资格注册及考核制度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校园足球教练员队伍,还需要健全培养、评估和奖罚机制,培养、使用和考核并举。
第一,建立校园教练员注册制度。通过注册制度健全持证上岗机制, 具有相应级别证书的校园足球教练员方可执教,防止不经培训直接执教情况出现;第二,培训中应严把考核关。对不合格的教练员不予以资格认证、不予以注册;第三,建立校园足球教练员继续教育及定期考核制度,防止和杜绝不合格人员执教;第四,规范教练员的聘用制度, 维护注册制度的严肃性。
综上,教练员的素质决定校园足球的发展,需要中国足协扎实工作,继续努力。只有健全科学、长效的校园足球教练员培养布局与机制,增加高素质校园足球教练员的数量,方可满足快速发展的校园足球运动需要。
[参考文献]
[1] 俞宏光.德国足球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01).
[2] 付 宏.基于校园足球视角的基层足球教练员培养分析[J].运动训练学,2015(05).
[3] 严五四.江西省校园足球教练员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