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年级新生的第一要务:专注力的培养

2018-05-14朱文宝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3期
关键词:级新生注意力家长

朱文宝

所谓专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对孩子来说,是指他们能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目的。教育专家认为,专注力是孩子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其他所有能力之“母”。这是因为像记忆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书写能力等其他的所有能力,都离不开专注力。通常3—6岁为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期,7—14岁为可塑期,14—17岁为稳定期。而在幼儿阶段,往往因为没有学习任务,孩子的注意力问题、注意力习惯会被老师和家长忽略;在小学阶段,注意力的习惯会明显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和课堂学习效率。如果错误以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孩子进行指责,会让孩子学习压力更大,反而会阻碍孩子专注力的提升。

家长层面,应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不要随便打扰孩子。当孩子很专心地自我活动时,有些家长可能是出于好玩的心态,总是喜欢突然跟孩子闹一下,或是要求孩子去做别的事情,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行为。如果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那么当孩子在很专注地游戏(非电子游戏)或看书时,家长不要打扰他。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尽早给孩子建设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书房),为孩子创设安静、整洁的环境。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要把写字台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起来;文具要简洁,功能单一为宜,避免孩子把它们当作玩具來玩;孩子的书房也要收拾得整洁、明快。当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有电视机、电脑、IPad等声音干扰;家人也尽可能不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

合理安排孩子写作业和活动的时间。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专注力一般不超过1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孩子就会走神。所以,孩子写累了就应该休息一会儿再写。比如,喝水、远眺、上厕所、吃水果、和家人说几句话等。

大声朗读有利于训练专注力。每天安排一定时间(5-10分钟,因人而异)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课文或课外书中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训练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破句子。

当孩子痴迷于某项活动时,顺应他的需求。孩子对某项活动或某个事物(注:不含电子产品)产生深厚兴趣时,为他提供更多与之相关的资讯、材料、可能的相关活动。并帮助他横向或者纵向去拓展,发掘出更多有趣的元素,将探索的触角伸向更多可能的方向。切记,电子产品可以偶尔玩之,纯属消遣与娱乐,绝对不能当作“电子保姆”。

教师层面,应如何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呢?

从课堂常规入手。刚入学的孩子对于任何事情都很好奇,且容易兴奋。从亢奋的状态中立刻回到有序的课堂上,需要经过几分钟的冷却,才能真正地坐定下来。课堂常规训练是一年级新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项目,例如,课本的摆放、坐姿等,都是反复训练的要点。有人说,培养出齐整划一的模式,是机械的,是缺乏生机的;但,只有遵守课堂纪律,才能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对于刚走进小学课堂的一年级新生,必须通过强化的统一要求,才能约束孩子们一盘散沙式的表现。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一年级的孩子,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措施,将他们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很快收拢起来。智慧的教师,不需要强硬的办法来命令孩子集中注意力。(1)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说话语气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2)教师用友善且会说话的眼神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3)教师用幽默、乃至夸张的体态语来吸引。(4)教师借助音乐、图片等媒体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5)活用表扬。将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受表扬的学生身上。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步入求知殿堂,需要每一位老师的精心备课、科学引导,激发、呵护他们对求知的欲望与爱好。教师应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设快乐学习的舞台。因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端端正正地坐着听课,和欢天喜地的做游戏相比,自然后者对他们更有吸引力。所以,教师应努力地把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融合在表演、游戏、故事、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当中。

以生为本,动静搭配。大多数低年级的教师都会发现孩子们最多能认真听讲二十分钟。其实,学生转移注意力是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的,教师不能违背这一科学规则,而应以生为本,动静搭配,合理安排四十分钟教学环节。如果发现个别孩子不能够专注听课,教师可以走到其跟前,悄悄暗示或轻轻提醒。但如果是大部分学生都这样的话,教师一定不要为了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而对孩子们的表现不闻不问。此时教师可安排学生合理休息。如:“小朋友已经有点累了,咱们一起来休息一下。起立。”师生同做休息操,边做边唱儿歌:“点点头,伸伸腰,站要直,坐要正,专心听,勤动脑,好孩子,思想好。”当喊到“坐要正”时,学生一下整齐的坐下了。这一段时间的小休息,既减轻了学生的疲劳,调整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在休息中受到了教育。

设置教学障碍,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学习活动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光有兴趣和动机是不够的,必须磨练意志,增强自制力,养成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完一首古诗或文章之后,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背诵比赛。限制时间,规定条件,明确任务,让学生自己约束自己,使专注力发挥最大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设计、呈现一些“小错误”,一是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思维集中,二是可以让细心的学生获得满足感,促使他们今后上课更加集中精神,更加细心,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专注力。

学生专注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科学引导,长期坚持。一旦形成,终身受益!

(江苏省常熟市古里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级新生注意力家长
让注意力“飞”回来
迷彩青春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4-2017级新生体育素质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
图说
家长错了
熊猫宝宝贺中秋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