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校长领导力的几点思考

2018-05-14史余强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3期
关键词:职校领导力人格

史余强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渐入新常态,职业学校的发展也将迎来又一个春天,然而,机遇总是和挑战并存,一个职业学校的应势发展总是离不开校长领导力的因势重建。长期以来,校长的领导力主要是在行政权力的架构内运行,缺乏与教育教学管理内在机制的有效契合。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重建校长领导力成为推动职校应势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全面推进职校建设的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地从思想修养、人格塑造和行为建构三个方面加强校长领导力的建设,强化新时期好职校校长的“十正”标准。

加强思想修养,重建校长涵养领导力

正心——率先垂范,无欲则刚

古人说“公则四通八达,私则偏向一隅”。一个职校校长思想的最高境界,不应把校长这一职业当作谋生手段或提升社会地位的阶梯,而应在平凡的工作中努力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并且把这一职业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只有自己心先正,时刻为师生着想、为教育着想、为国家着想,事事率先垂范,不存私欲,才能在思想上高风亮节,以德服人,从而形成一种思想内涵的领导力。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山大学校长近12年的黄达人退休后,走訪了250多位中外著名的大学校长。他说,校长首先要注重人品,“宽大”“清正”的品质对校长而言非常重要,这样下级对其人格能够充分信任,进而更高效地执行他的决策。

正念——良愿前置,发展为先

在一所学校的历史中,一任校长就是一个里程碑。判断一个校长是不是好校长,最主要的是看这个校长是否具有促进学校发展的“良愿”,在其“良愿前置”的理想体系中是否具有两个因素:一是是否想在其任期内工作得比前任校长更好,二是是否想给后任校长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好基础。所以,“良愿前置”是关键,发展更是硬道理。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终身教育,在管理中校长要有“正念”,要能够形成“正念”的领导力,主动把握大势,明晰定位,提升理念,良愿前置,通过“适应社会需求、有机衔接校企、多元立交就业”等途径,谋求职业学校在社会竞争中的立足与发展之地。

推进人格塑造,重建校长魅力领导力

“几乎所有的领导都强调,选好领导班子是建好一所大学的关键中的关键”,这里有校长的人格因素。具有高尚人格的好校长不仅是职校管理工作作风的风向标,还是良好校风校貌的引领者。因此,推进校长人格塑造是重建校长魅力领导力的重要举措。

正身——廉洁自律,克己奉公

身为校长,“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是其最重要的人格特征,无论是作为教育管理者还是作为教师,其最终的身份就是一名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一向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作为自己的人格标准。对于一名校长,只有坚持这个标准,才能在师生中树立最基本的威信,赢得最起码的尊重,“廉洁生威,奉公生信”“其身正,不令则行”,这才是一种人格魅力的领导力。因此,推进校长的人格塑造,要不断通过学习社会主义价值观、荣辱观,在工作实践中率先垂范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在全体师生中树立起人格魅力的强大影响。

正派——实事求是,公道正派

学校要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领导作风,最为关键是校长要有实事求是、公道正派的思想作风。一名校长要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针,真正关心师生的诉求,全力谋划学校的发展,为人正派,秉公办事,不偏不私。校长的这种人格魅力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全体师生,促使他们自觉形成科学的是非观和价值观,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另一方面,一个作风正派的校长就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引领了实事求是、公道正派的校园风气,而这种风气恰恰是校长人格魅力领导力的日常化表现。

正气——虚怀若谷,明公正气

校长主要干什么?这是校长的职权问题。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说,校长主要做好三件事,即出主意、用干部、争资源。出主意是指明办学理念、布局学科发展;用干部是用好部门处长、引进高端人才;争资源是能够拿到计划经费和项目经费。一个虚怀若谷、明公正气的校长才能做好这三件事,而一所充满正气的校园才会孕育出大学、大师、大楼,即优秀的理念、人才和资源。只有虚怀若谷、明公正气的校长才具有这种人格魅力的领导力,才能快速高效办好这三件事。

促进行为建构,重建校长决策管理的领导力

正向——全球视野,本土使命

在职业教育的治理体系中,无论是宏观制度层面的“法人”,还是微观制度层面的“负责人”,校长都是学校与政府和社会联系的重要桥梁,是党委决策与行政执行的重要纽带,是行政系统与学术系统交互的重要结点。校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因此,校长要培养“正向”意识,要不断开阔眼界,培养前瞻能力,能够深刻理解现代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和使命,以全球视野来判断社会的需要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把握学校的定位和学生培养的方向,坚定走自己的路,办出学校特色。

正位——把握大局,有的放矢

对于职校校长有许多不同的定位,党和政府的要求是政治家、教育家,教师的希望是科学家,学生的期待是慈祥的教育家,公众的定位是高级知识分子代表、名人或官员。上海市社科联主席秦绍德认为,校长是教学科研活动的领导者、行政管理的决策者、学校的经营者、社会公众人物。我理解的职校校长应该是“小专家、大校长”,小专家即要懂一些教学科研,大校长即优秀的管理者,因此校长一定要精准把握自己的定位,要形成自己的格局,能够把握大局,管理上有的放矢,有所作为,充分发挥自己“大校长”的领导力。

正策——探寻路径,人尽其才

校长靠什么管理学校?一靠思想教育,二靠规章制度。思想教育是基础,规章制度是保证,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法宝。以制度管人、管事,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客观,因此校长在管理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思路,探索有效的路径机制,促进事半功倍、人尽其才。校长用人的思路在于,一个学校绝对不能藏龙卧虎,是龙就得让它腾,是虎就得让它跃,龙藏着虎卧着,就是一种最大的浪费。对校长来说,探寻路径,创新变革,正确地发现和使用人才,就要创造一个好的用人体制。这个体制包括用崇高的理想激励人才,用宏大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合理的待遇奖励人才,用深厚的感情留住人才。这样的体制建立了,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才有根本保证。

正“法”——制度设计,循章而治

哈佛大學荣誉校长陆登庭说得好:“哈佛的成功主要是形成了一种明确的办学理念,一套系统的制度和机制。所以现在即使没有校长,哈佛一样可以正常运转。”制度建设搞得好,校长就不仅当得好,而且当得不累。“无为而治”是校长追求的理想境界。所以,每个好校长都有一套好的管理办法,要让一种高效科学的办法成为一种制度,再让制度成为自己领导力的重要构件。优越的制度设计是校长管理的“软实力”,也是各部门按章办事的“硬约束”,全校上下依制度办事,做到有制可依、有章可循,这样,校长就可以逐步推进职业学校的现代治理体系建设,用制度的领导力实现“依制治校”。加强校长领导力的制度建设要富有弹性,在处理 “管”与“不管”的问题上,校长可以将许多问题放权到基层,不直接插手,实施依法管理,提纲挈领,纷而不乱,这恰恰在另一个维度上显示了制度的约束力和校长的领导力。

正干——稳中求变,与时俱进

当前,我国职校校长多数由上级任命,在管理上具有丰厚经验和方法,但许多校长在新履职时常常面临迷茫与困惑,自我感觉缺乏作为新形势下职校校长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条件。因此,校长一方面要不断加大自己知识行为能力结构的建构,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另一方面还要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其人格、勇气、胆识、谋略领导等气质能力结构的优化,形成一种稳中求变、与时俱进的个性能力特征,并以一个“探路者”“改革家”的姿态引领学校各项事业发生深刻变革。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委员会主席托马斯·威廉松认为,学术领导并不难,难点是人力资源方面的领导力,对于职业学校的管理者而言,校长只有具备这种独到的气质领导力,才能完全驾驭职业学校发展和职业教育这艘航船。因此,在职业教育面临新形势的今天,职业学校校长更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气质领导力,在兼顾稳定性和变革性过程中,稳中求变,与时俱进,推动学校快速发展。

结语

陆昌勤认为,校长领导力是学校效能的重要因素,它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目标、分享专业领导地位和强调领导的专业特征三个方面,显然,这种领导力使校长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校长领导力的强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长治理下的学校效能高低。总之,职业学校是一个大舞台,校长是舞台上的导演,只有自觉对照“十正”标准,调度得法,指挥有方,充分发挥其领导力,才有可能把职校管理变成不被时间淘汰的艺术。

(江苏省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职校领导力人格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的名与实
百年职校与支教项目“美丽中国”共探教育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