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活动式作文教学
2018-05-14唐倚仪
唐倚仪
【摘要】现在小学生害怕写作文、作文空洞乏味。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因此要充分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领学生走出狭小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参与、投入到活动中去,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手去制造,用心灵去体会,从而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再加强活动式作文的指导,教会学生从活动中提取作文素材,剪辑写作材料,谋篇布局,写出好文章。另外,还应注重作文评价,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关键词】活动式作文;设计;指导;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活动式作文,就是通过课外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写作内容,产生写作兴趣,并感悟发现各种写作技巧和修改技巧的作文思路。活动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的始终,解决学生作文写什么、怎么写和怎么改的问题。通过研究,我们对小学活动式作文教学积累了以下的经验。
一、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学生的课外活动为什么那么单一、贫乏呢?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如现在很多学校、老师过分追求升学率,大量占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即使组织,形式也非常单一;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参与活动时间严重不足;许多家长认识错误,担心孩子参加课外活动会影响学习,会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
因此,我们将以学校为单位,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包括校内的田径运动会、升旗仪式、各项读书、演讲、书画、文艺、科技小制作等比赛;校外的远足活动、游览参观、调查访问、探访老人等。另外,我们还会根据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其他相关活动,如捐款活动、辩论大赛、征文比赛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充分感受自然、社会、生活之美,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体验、表现、想象、感悟、生成;让孩子在酣畅淋漓的快乐中萌生写作的欲望,真正实现“自然生成”“自然表达” ,尽情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在长期的习作素材积累中“信手拈来”,用之不竭,让他们真正从“作文难”的 阴影中走出,彻底解决作文“无米之炊”的困苦,写出文质兼美的习作。
我校曾举行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其中“国学经典天天诵”系列活动是成功的范例。活动涵盖了古诗词朗诵比赛、古诗文知识竞赛、古诗文书法大赛、征文比赛等。通过环境熏陶、制定校本课程、活动实践、坚持学科渗透、家校诵读相结合等做法,让经典诵读在全校师生中形成诵读期待,逐步掀起诵读高潮。通过活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名篇佳作,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阅读和写作水平等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语文素养也得以提高。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表现、观察、想象、感悟、生成,习作素材“信手拈来”,用之不竭,因此在最后的“国学经典伴我成长”的征文比赛中,一篇篇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文章也就应运而生!
二、加强活动式作文的写作指导
(一)教会学生在活动中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学校除了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真正使举行过的课外活动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怎样教学生学会观察?方法有很多,首先可在活动前期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有目的性地观察。但这个方法要巧妙、科学、得当,不要让学生觉得带任务参与活动而产生抵触情绪。其次是活动过程诱 导,教师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以提问、聊天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能及时进行体验、感悟,并最终内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萌生表达的欲望!再次是活动结束的表达,其中写日记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写日记既可以学习观察和积累,学习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更可以提高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因此,教师可在平时引导学生多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学生一旦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将有利于观察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一习惯,也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引导学生活动后先说后写,激发表达欲望
在习作教学中,学生最大的困难是不知写什么,大多数学生对书面表达难有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是习作教学的关键。人总是先学会说再学会写的,在活动式作文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应遵循这一规律,在活動后让学生先说后写。由说到写,是一个去粗求精的过程,把有用的留下,把没有用或不够恰当的去掉,其实是一个选择、组织材料的过程。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先说一说,再各组派代表在班上说,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看谁说得具体,看谁说得详略得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说,有时间说好,并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及时地把内隐的作文构思活动外显化,去粗求精,就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效降低习作难度。持之以恒,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教会学生对活动进行剪辑提炼,理清写作思路
活动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固然是小学生写作的主要材料,但是有部分学生不会剪辑、取舍材料。因此,指导学生剪辑、收集素材需要老师花点儿心思,想想办法。六年级毕业前夕,我让孩子们写一篇《我爱我的母校》的作文。许多孩子都说,六年了,对母校太熟悉,想说的也很多,但提起笔不知从何写起。我想,这样应该就是所谓的“熟视无睹”吧!为了加深学生对既熟悉又“陌生”的校园的印象,我在班里开展了一项活动——班际《校园一角》摄影比赛,要求每位学生报送3张优秀的作品参赛,还要在课堂上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作品可以是校园环境、设施,也可以是在校园中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可以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动态,还可以是校园里令人难忘的一件小事,甚至是一瞬间……
于是,学生行动起来,背上相机,走遍校园去选景、选角度,还真是有模有样的。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孩子们的足迹,学校的每一处景物都尽收孩子们的眼底,连那不为大家所容易发现的精彩一瞬间都被他们捕捉出来了。自己最满意的3张照片出来了,孩子们的作文有了写作素材,还是从六年来经历的这么多的事情、场面中剪辑出的最有价值、自己感触最深的材料。还有,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介绍了自己的照片,也是一个活动后的“先说后写” ,确定写作主题、理清写作思路、降低写作难度的过程。结果,学生分别以记叙文、散文、诗歌等多种形式写下自己的肺腑之言。学生文章的感情之真、进步之快,让我感动与惊叹!
(四)鼓励学生写出独特的活动见解,激发写作潜能
在活动式作文指導中,我们的一大困惑是: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的现象严重。新异的角度、奇妙的思路、绝妙的想象力等少年应有的创造力似乎不见了。如何引导学生在活动式作文的写作中有创意地表达,成了一个棘手问题,但也是一个必须要正视、解决的问题。
引导学生写出具有独特见解、有创意的作文的方法很多。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做到边观察边思考,使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产生新鲜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比如,我们学校每年都举行“寻找校园里的春天”的活动,先由语文老师带学生参观校园、观察春天的校园,然后写一篇赞美校园的文章,挑选优秀文章,再由作者进行演讲,最后评出十佳作品。在活动中我们发现,众多的学生会从观察校园的树木、花草入手。于是,我们鼓励学生另辟蹊径,从观察师生的精神面貌入手,可以写同学们鲜艳夺目的春装及洋溢着春意的笑脸,也可以写校园整洁的环境以及师生朝气蓬勃的风貌,表达出自己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从而体现了作者的独特之处。此外,在观察同一事物时,我们还注重训练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按不同顺序进行观察。这些训练,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对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都是极为重要的。
三、注重活动式作文的评价
传统作文评价往往以教师为主体,以单纯的文章做法为内容,以作文的应试技巧策略为目标,忽视了具有鲜活生命力、创造力的学生的发展乃至存在,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致使作文评价存在主体局限、目的片面、标准惟一、内容狭隘、手段单一等不足。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评价是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有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和网络评价等。所以,在活动式作文教学中,我们主张多种评价方式共用,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至于老师的评价,应注意导向性,针对不同的情况以不同的方式给学生评价,语言幽默、确切,有针对性会更受学生欢迎。对于写作水平比较低的同学,应尽量发掘他们文章中的闪光点,以富有情感性的语言去鼓励他们。如在一次郊游的活动作文中,一个学生的文章洋洋洒洒写了满满三页作文纸,但大部分内容是写他们知道郊游的消息后怎么开心、怎么分组、做了哪些准备、去的过程怎么焦急兴奋等,真正郊游的部分只写了两百多字。于是我写下评语:
同学,读了你的文章,老师也仿佛去了一次郊游,只是这一次郊游的“路程”太远了!好不容易才到达目的地啊!希望你能对你的文章进行修改,缩短去的路程,让老师能进行一次舒心的“郊游”!
学生看了我的评语,恍然大悟,赶紧对文章进行修改、提炼,一天后,一篇详略得当、内容充实、新颖独特、流露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出来了。此外,还有家长评价、网络评价等方式,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应用进来,以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而推进活动式作文的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探索和总结出更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让作文教学这朵奇葩开得更加鲜艳迷人!
参考文献
[1]瞿葆奎.课外校外活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田慧生.第十七讲 活动、活动教学的基本概念[J].湖南教育,1998(17).
[3]王彩凤 .试论小学生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J].科技视界 ,2013(35).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