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线克系列种衣剂在赤峰地区大豆生产上应用试验初报
2018-05-14贺磊刘畅王晓磊康泽然李峰
贺磊 刘畅 王晓磊 康泽然 李峰
[摘要]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东北地区农民种植习惯由玉米逐步转变为粮豆轮作或间作模式,因此大豆的科学化种植必须紧跟农民切实需求。大豆胞囊线虫是困扰大豆产量提升,影响农民种植收益的主要因素,通过多种菌线克种衣剂在赤峰地区的定位试验效果对比,可以筛选出适合本地区预防大豆胞囊线虫的无公害生物种衣剂,杜绝农药残留,节本增效,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为国家种植业结构调整贡献力量。
[关键词]菌线克;赤峰地区;大豆胞囊线虫
[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码]A
1 试验目的
为了响应中央号召,在2017年的农业科技促进年,开展大豆胞囊线虫的田间防控试验和玉米田下茬大豆抗阿特拉津残留试验的展示与示范,为我国农业大豆产业生产提供技术储备。
2 试验概况
2.1 试验地点和时间
试验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城子乡试验地进行。2017年5月19日播种,试验土壤为沙壤土,肥力均匀,试验地块为大豆重茬区。
2.2 供试作物和种衣剂
品种为赤豆4号,种衣剂为沈阳农业大学提供的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种衣剂:菌线克SN100、SN101、SN102、防治大豆胞囊线虫与抗玉米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生物种衣剂SYK300。
2.3 试验设计
试验地选在大豆重茬地块,要求试验田地势平坦、地力均匀。试验采用常规施肥,施肥量一致。播种前使用4种生物种衣剂包衣处理大豆种子,对照为不包衣处理。大区面积2100m2(50m×42m),行距50cm,播量为112.5kg/hm2,试验设置5个处理小区,小区面积150 m2(50m×3m),试验区两侧设置3m保护行。处理1:对照(CK),不使用任何种衣剂处理,底施二铵150kg/hm2、硫酸钾75 kg/hm2;处理2:SN100种衣剂拌种,包衣剂用量769ml/hm2,底施二铵150kg/hm2、硫酸钾75 kg/hm2;处理3:SN101种衣剂拌种,包衣剂用量769ml/hm2,底施二铵150kg/hm2、硫酸钾75 kg/hm2;处理4:SN102种衣剂拌种,包衣剂用量769ml/hm2,底施二铵150kg/hm2、硫酸钾75kg/hm2;处理5:SYK300种衣剂拌种,包衣剂用量769ml/hm2,播后喷施玉米除草剂阿特拉津,底施二铵150kg/hm2、硫酸钾75 kg/hm2。
2.4 调查项目
(1)物侯期:播种期、出苗期(VE)、始花期(R1)、完熟期(R8)。
(2)出苗时间:播种后观察各处理的出苗情况,以定量播种区50%大豆出苗时间为出苗期,记录出苗50%的日期。
(3)胞囊线虫:在胞囊显囊期(约苗后35~40d),在大区内按棋盘式取样法各取20样点,每点拔取大豆植株10株,去掉0~5 cm表土,将植株连根挖出,保持根系完整,计数根上胞囊数量,记录调查时间。
药效计算方法:
对照区胞囊数-处理区胞囊数
防治效果(%)= —————————————×100%
对照区胞囊数
(4)药剂对大豆生育直接影响:應检查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记录药害的类型和危害程度,准确描述作物的药害症状(矮化、褪绿、畸形等)。此外,也应记录对作物有益的影响(如加速成熟、增加长势等)。
(5)产量调查:实收测产。
3 试验结果
(1)通过田间取样监测发现,苗期4种生物种衣剂没有药害,喷施玉米除草剂阿特拉津的SYK300小区药害严重,苗期植株明显矮黄、缺苗;花期和完熟期4种生物种衣剂处理没有药害,物候期一致。
通过表1,应用dps7.0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单因素新复极差法分析表明,胞囊显囊期(苗后35~40d)株高四个种衣剂处理与CK比较,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完熟期四个种衣剂处理与CK比较,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这表明四种种衣剂对大豆株高有影响。
(2)胞囊显囊期(苗后35~40d)大豆胞囊线虫取样调查表明,CK对照区胞囊数为729头,SN100种衣剂防治大豆胞囊线虫效果为-33.89%;SN101种衣剂防治大豆胞囊线虫效果为-62.96%;SN102种衣剂防治大豆胞囊线虫效果为58.16%;SYK300种衣剂防治大豆胞囊线虫效果为83.54%(见表2)。
(3)种衣剂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通过表3,应用dps7.05、单因素新复极差法分析四种生物种衣剂试验处理表明,SN100种衣剂处理与CK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产量负增长,减产15.79%,防治大豆胞囊线虫效果不明显,有待观察;SN101种衣剂处理与CK比较差异显著(P≧0.05),产量负增长,减产22.37%,防治大豆胞囊线虫效果不明显,有待观察;SN102和SYK300种衣剂处理与CK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增产效果,分别增产27.63%和29.60%,防治大豆胞囊线虫效果明显。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实时监测和秋季拷种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使用4种生物种衣剂防治大豆胞囊线虫效果不同,增产效果也有差异,可通过下一年度定位试验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康小湖.大豆栽培与病虫害防治[M]. 北京:金盾出版社,1991.
[2] 张明荣,何泽民,吴海英,等.玉米套作大豆模式复合群体高产高效优化配置技术研究[J].大豆科学,2012,31(4):575-578.
[3] 王雅珍.高油大豆新品种选育初探[J].杂粮作物,2006,26(2):76-77.
[4] 盖钧镒.作物育种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 常汝镇,等.中国大豆品种资料目录(续编一、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6] 任秀荣,张自亮,许海涛,等.大豆玉米间作关键配套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3(4):25-27.
[7] 赵银月,耿智德,詹和明,等.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不同剂量除草剂的效果研究[J].大豆科技,2014(5):17-20.
[8] 陈庆恩,白金铠,史耀波.中国大豆病虫图志[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9] 刘惕若,辛惠普,李庆孝.大豆病虫害[M].北京: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