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下“互联网+”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践研究
2018-05-14汪志霞
汪志霞
摘要: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使其为教育所用,这是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用英语口语教学为切入点,将“互联网+”引进到高校英语口语教学中。通过对改革前后学生英语口语成绩调查和分析,找出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方法。此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建构主义; 互联网+;学生主体性;英语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18)03-0058-03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highly emphasizing the subjectivity of students,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grand function of internet and applying it to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outlet of English education reform.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nstructivism,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into college oral English study. By surveying and analyzing students oral English grad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the study attempts to seek for the efficient approach of college oral English teaching, arous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enthusiasm, reinforce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oral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
constructivism; Internet+; the subjectivity of students; oral English teaching
建構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灌输对象[1]。尊重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构建,而非被动接受这一认知规律是必要的。然而,在这个互联网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学生对于电子产品、信息技术的依赖越来越显著,忽视甚至抵制这种情况显然是不理智的。所以,遵循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原则,尊重其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将他们依赖性较强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来,是教育工作者应当寻求的一条改革之路。
1 建构主义理论和高校英语教学现状
1.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2]。建构主义理论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定位。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身份是知识的传播者和运输者,而学生则为知识的传播对象和被动接受者。传统教学理念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3],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才是知识的构建者。承认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对新旧知识进行信息加工并合成为自身的知识,这是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建构主义教学观具备以下特点:1)学习情景化,即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2)活动互动化,即强调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3)学习个性化,即强调教学和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和个性化;4)促进高级思维技能的培养,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而非记忆等低层次的思维技能[4]。
因此可以看出建构主义教学观既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又强调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遵循且尊重人的发展,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高校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高校公共英语课时普遍较少,学生人数多,基本为大班教学,教学设施虽为多媒体教学,但对于当前这个互联网时代,这种程度的教学也只是让知识呈现得更加立体一点,并未改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现实。从教学设备而言,单纯的多媒体教学也是不够的。此外高校,尤其是笔者所在的高职高专,大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大多数水平较差,个别同学稍好。
在这个互联网普及的大数据时代,学生人人拥有智能手机,高中时代的家长约束已经不再,学生年龄且多处在十八岁左右的青春期,自我意识膨胀,但自我约束不足。很多同学无法抵制手机的诱惑,课堂上、课间休息、晚自习,利用手机玩游戏和聊天的情况屡见不鲜。作为教育工作者,无法忽视,无法阻止,更无法禁止。基于以上这种现象,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将建构主义和英语教学相结合是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的路径,而将“互联网+”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合作及认知的多样性,而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发挥其数字化、多媒体化及智能化的优势,正好能满足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也将建构主义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引进教学实践成为一种可能。
2 将“互联网+”理念引进高校英语口语教学实践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互联网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浪潮冲击着世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同样,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迅速推动了教育从形式、内容到手段等方面的全面变革。“互联网+”教育带来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为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全面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4],加强了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信息共享,使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与上述建构主义教学观不谋而合。
东南大学李霄翔教授就“互联网+教育”进行过深度剖析,强调教育信息化的概念,认为教育信息化能促进教育公平性,并积极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5]。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原则,本研究将“互联网+”引进到了高校实用英语口语教学中。
2.1 方案实践
2.1.1 方案设计和实施
本方案实施前,首先对学生现有实用英语口语水平从语音、语调、流利程度及语法等层面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有效的梳理,从中选出5~6个单元难易程度适中的常用会话主题,作为研究实施的重点话题。另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2~4人一组。话题正式进入课堂前,先以任务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教室多媒体、QQ、微信、师生论坛,蓝墨云端等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的所有准备工作全部在课前完成,完成后,务必在上课前一天将完成好的口语会话,通过录音或者自拍视频等方式用互联网传到教师端。
我们在安庆医专2017级护理系和临床系中选取四个班级进行对比实验。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级,实施“互联网+”口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另外两个班级作为参照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改革时间从2017年10月到2017年12月,为期三个月。12月底,再次对四个班级同学的英语口语能力进行评定,评定标准和方法同于教学改革前。
2.1.2 实验结果
根据方案设计,将17级临床6班和17级助产1班作为受试班级,17级影像1班和17级助产2班作为参照班级。受试班级从2017年10月开始将“互联网+”引进实用英语口语教学,教师一共设计6个口语话题,平均两周一个话题,课前教师口头或通过互联网布置,要求同学以组为单位将对话任务在下次上课前以录音或视频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发送到QQ群,每次任务教师会在课上点评并选出最优秀的三组以示鼓励。参照班级同样是两周一个话题,只是沒有使用互联网的功能,而是教师课前口头布置,课上各组演示,教师点评。方案实施前后,教师均对所有受试班级和参照班级学生的口语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实验班级还是参照班级,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学生英语口语整体成绩均所有所高,合格率较之口语教学前都相对提高。
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所有班级的口语成绩较之以前都有所提高,但从合格率、良好率和优秀率的升幅来看,实验班级的升幅率明显较参照班级更高。17级临床6班经过实施“互联网+”口语教学改革之后,合格率达到了84.4%,较之前提升了30.7%。相比之下,参照班级增幅不明显。16级影像1班合格率仅上升5.7%。
2.1.3 数据分析
以上结果表明将“互联网+”引进高校英语口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成效性和实践意义。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方案尊重教学规律
本改革方案是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设计出来的,充分考虑了师生角色中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作为学的主体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人物,而教师只起到辅导作用,最大程度发挥教师引导和反馈作用,这才是现代化教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体现。
2)改革方案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和培养
方案实施中,要求学生的最终成果是提交出自己录制的口语音频或视频。学生在录制前、录制中以及录制后能对自己的表现有个清晰的认识。这种认识,由录前的信心满满,到录制过程中不时出错,再到录制结束后自己回放,较之以前口语训练,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所以,一旦作品让他们不满意,他们会不断重新录制。学生的重新录制过程就是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的表现,也是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最后交到教师端的作品是学生在重复录制过程后最优秀的作品。
3)改革方案优化了课程设置,丰富了课程形式
本方案下的口语教学,教师积极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潜力,让学生从开口讲到流利说,引导他们发散思维,有话可说,充分发挥了建构主义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培养这一特点。通过课前布置练习,并给学生一定提示,帮助他们课下进行思维拓展,优化课堂质量,将浩瀚的网络信息引进到学生的口语学习中,丰富了英语学习形式,拓宽了英语学习方法。同时,重视学生的自我练习,通过自我注意、不断纠正的方式,让学生自我检测或相互检测,比教师在课堂上一对一的检测再反馈要省时、有效得多。收到学生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后,教师一一进行聆听或观看,并将反馈记录在案,课堂上再逐一有针对性的对各组进行点评。这种做法既有效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节约了课堂时间,最终提高了口语教学成效。
2.2 该教学改革实践意义
2.2.1 提高了教学效果
“互联网+”口语教学方案,最直接的实践意义在于遵循建构主义理论,将互联网技术手段加入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来,改变了教师作为知识灌输者的角色。而教师作为知识构建的辅助者和引导者,积极创设出与学生过去知识能链接起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构建能够驾轻就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提高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最大程度上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该教学改革还克服了传统口语教学中课时少、学生多、大班教学无法使每位同学参与到口语预演中、教师无法一对一指导等困难。同时这种利用课下时间聆听或观看学生作品的方式,也减轻了教师课堂上的负担,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尽情发挥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这种教学改革使教师对学生、学生对自己,都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最终使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口语教学质量和效果。
2.2.2 进一步加强了建构主义教育观的实践性 建构主义理论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打破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师角色的改变,使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本次实践使建构主义理论从抽象的理论叙述,走向真实课堂教学,并将其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促进了实际教学效果,使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更加融洽且有意义。
2.2.3 使教育教学内容、手段及形式等方面更加多样化
该改革将“互联网+”引进到教育实践中来,对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不再是简单的多媒体设备、图片、PPT的应用,而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等技术为教育教学所用,使学习者不仅拥有资源丰富的学习内容,更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开展学习计划,学习的手段也较传统学习丰富不少。因此“互联网+”教育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具有更加优质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应重视人的认识和发展规律。学生作为知识的构建者,他们的成长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让互联网为教育所用,让学生尽情发挥潜能,提高知识素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追求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何丽艳, 崔羽航.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83-85.
[2]钟毅平,叶茂林.认知心理学高级教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161.
[3]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30.
[4]李凤岐. 互联网+教育技术革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48.
[5]李霄翔. 多层治理视野下的教、学、管集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 中国外语, 2011, 8(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