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策略分析

2018-05-14卢栋

山西农经 2018年19期
关键词:天然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卢栋

摘 要:森林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林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由传统的经营观念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滥砍滥伐、不重视天然林保护等问题,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结合实例分析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策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天然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9-007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57 文献标志码:A

1 天然林保护总体概述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目的在于有效保护具有生态公益属性的森林,通过对森林的采伐行为进行管控,减少采伐的频次和数量,来实现保护林业资源,实现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目的。在进行天然林保护工程过程中,主要是实现以下3个阶段的目标。

(1)近期目标:通过对林区的林业产量进行调整,完成对林区富余劳动力的分配,达成建设保护生态林的目标。

(2)中期目标:实现林业产业的转型,并加强后备林业资源的培育,提升林业产业的供给能力。

(3)远期目标:实现林业产业生态体系的完善,在确保林业资源能够自我恢复的基础上,实现林业的可持续经营目标。

通过对天然林的保护,不仅实现了生态林保护区的建设,保障了林区生态平衡,避免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而且通过可持续的经营理念,增加林区从业人员的经济收入,稳定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平衡,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 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

2.1 社会目标

所谓社会目标,就是在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同时,还要满足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对各种林业产品相关的各种需求。在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社会目标的过程中,还应当满足以下目标:提供相关的就业岗位、增加林业从业人员的经济收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等。

2.2 经济目标

经济目标就是利用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相关产业(如旅游、畜牧、水利等)的发展作出贡献,提升产业的经济效益。

2.3 生态环境目标

通过对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保持当地生态环境平衡的目标,包括水土保持、改善气候、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以及荒漠治理等多个生态环境目标,避免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3 实例分析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策略

某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大约为17.5 ℃,年降雨量约为1 500 mm。全市植被主要以常绿落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以及灌木草丛为主。

3.1 该市森林资源现状

作为湖南省的四大林区之一,该市的森林覆盖率约为62.96%,相关资源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该市的林业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是结构不合理,其中幼龄林组占到总林业面积的60%以上,同时纯林、针叶树比重大,不仅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较弱,而且本身的林业价值较低,急需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提升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发展。

3.2 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林地生产率

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应当结合市场的发展导向,拓宽林业资源的投资渠道,并做好苗木的选择、幼林抚育、植树造林、定向培育等工作。根据该市的天然林现状,应当重视以下经营措施的开展。

(1)重视低产林的有效改造。对于质量较差,生长量较小,或者本身经济效益较低的低产林进行改造,从而提高林业资源的生产效率。

(2)提高林业的技术含量。通过对相关林业工作者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种苗、栽植、抚育和管护等技术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林业造林质量的目的。在施肥方面,应改变传统的施肥方式,借助科学技术,通过对土地肥力指标的监測,针对性地进行林业施肥。对于一些石山区域,可以采用施放ABT生根粉或者固态水保湿袋等方法,提高林苗成活率,实现较好的造林效果。

(3)加强森林保护工作。通过将林区划分为不同的片区,并对每个片区都设置专人负责,为了避免病虫害、火灾等灾害给林区造成严重的影响,本项目还引入GIS、GPS和RS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了火灾和病虫害的提前预报。

(4)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对于尚未造林的区域,进行林地的补充。在种植过程中,应结合林地的实际情况,栽植相对应的树种,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5)合理采伐。设置严格的林区采伐定量制度,结合本地的生产实际情况,设定月度、季度以及年度林区采伐指标,严禁滥砍滥伐行为。同时,该市近年来还推动了一些林业工程的建设,例如速生生产林工程、碳汇林业建设工程、优材更替基地建设工程、低产林改造工程等,有效地提升了林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3.3 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为了推进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该市工作重点致力于资源培育,同时努力推进5大基地的建设。包括工业原料林基地(以湿地松、杉树、楠竹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优良林木基地(杉木、松树、桤木等为主),木本药材基地(以厚朴、杜仲、黄柏等药材)等。主要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如下:

(1)推进人造板工业发展,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人造板的创新,并实现人造板的精度加工。

(2)推进木竹制品业发展,重点发展以木材、竹材为主的地板、家具以及工艺品等产业的发展。

(3)推动以生态森林为主的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打造国家森林花园,有效提升了该市的旅游经济收入,提高了林农的收入渠道,提高了林农在林业可持续经营方面的积极性。

3.4 增加林业财政投入

通过建立林业生态建设的财务投入机制,推进该市的林业可持续经营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提升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程、森林防火、林业示范基地等林业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归入到地方财政的年度预算当中,确保相关林业建设的有序进行。

(2)充分利用相关的机制或者政策,向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支持本地的林业可持续经营工作,有效地提升林业可持续经营投入力度,保障林业的可持续经营推进。

(3)积极引入社会投资,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的多元化投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机制作用,鼓励社会企业或者个人将资金投入到林业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工作当中。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度,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现天然林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不仅可以改善本地的生态环境,而且还能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长期的经济获益。因此,相关林业管理部门,应当重视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资金、技术等方面保障林业的可持续经营,实现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当地林农的经济收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猜你喜欢

天然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关于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
基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天然林保护问题与对策
中办国办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