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妈妈的信

2018-05-14陆芳

新班主任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交流妈妈孩子

陆芳

每年的3月8日,孩子们都会给女老师送花,懂事一点的孩子还会给妈妈也送一朵。但是,康乃馨的花语他们真的懂吗?妈妈的爱他们又是否真正感受到了?

记得有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让孩子们回忆妈妈对自己的点滴关心,谁知最后竟成了“吐槽”大会:妈妈真唠叨,一点小事翻来覆去讲无数遍;不喜欢的菜,妈妈硬逼着吃,真讨厌;星期天想和同学一起去踢足球,妈妈就是不允许……这么多的抱怨,看来,孩子们并不明白妈妈对自己的爱,更谈不上感恩了。

今年的3月8日,我决定让每位妈妈给孩子写一封信。

节日前两天,我委托孩子们给自己的妈妈布置一項“作业”:让妈妈给你写一封信,一定要手写,写好后封好,3月8日这一天带到学校来。孩子们觉得挺新鲜:妈妈给自己写信,这可是第一回!

作业是布置下去了,但我的心里仍很忐忑,有几个妈妈会给孩子写信呢?

3月8日早晨,我一进教室,便看见孩子们开心地扬起手中的信——全班45名学生,居然每一位妈妈都给自己的孩子写信了!

妈妈会写些什么?课间,好多孩子缠着我要拆开信封,我笑着摇摇头。

队活动课开始了,孩子们拿着妈妈的照片,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妈妈。看着那一张张小脸上的骄傲、得意,我不禁感动:那是在为自己的妈妈骄傲、得意呀!他们的心里,肯定深深爱着自己的妈妈!

可是妈妈到底会对孩子说些什么?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认真地读起了妈妈的信。教室里静悄悄的,放眼望去,孩子们的神情快乐、喜悦、激动、惊奇……

一个孩子跑上来,要把妈妈的信读给大家听。这个瘦小调皮的孩子,读到妈妈赞扬他力气大,4岁就能帮爸爸搬工具箱时,大叫起来:“我4岁时的事情妈妈还记得呀!”底下的孩子都嚷起来:“我妈妈也记得!”Z,一个极其内向的孩子,他父母曾经多次对我说,跟儿子没办法交流。他拿着妈妈的信不肯打开,要我读给他听。他妈妈在信中唤他“心爱的儿子”,称赞他优秀,是父母的骄傲,还说由于工作忙很少和他交流,内心愧疚。听着听着,他低下了头,抹起了眼泪。可爱的女孩G,妈妈在信中夸她聪明、懂事、善良、孝顺,可能妈妈平时很少这么夸她,她激动得小脸红彤彤的。而Y的妈妈,要她遇到困难,有什么心事都和妈妈讲,这个平时大大咧咧的孩子若有所思。妈妈们在信中或回忆孩子小时候的趣事,或夸奖孩子能干懂事,或鼓励孩子改掉坏习惯,取得好成绩,或内疚曾经的粗暴批评……这些信,有的文字精彩,有的还有错别字,但都满含着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

孩子们拿出漂亮的日记本开始给妈妈回信。没有人抱怨无话可写,也没有人头疼不知道写什么,每一个孩子都认真地书写着,写下对妈妈的爱,对妈妈的感激,许下对妈妈的回报。

每一位母亲都深爱自己的孩子,也许不善于表达,也许疏忽了,也许是“爱之深,责之切”……妈妈和孩子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产生了陌生感和距离感,于是,妈妈深深的爱孩子却感受不到。妈妈给孩子写一封信,让孩子读懂了妈妈的爱,理解了妈妈的爱,体会到了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

爱,在妈妈的信中得到了升华;感恩之情,也在孩子的日记中缓缓流淌。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荡口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

猜你喜欢

交流妈妈孩子
如此交流,太暖!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不会看钟的妈妈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