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流域降雨变化
2018-05-14王嘉志
王嘉志
摘 要:汉江流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研究降水规律对当地合理规划农业生产,科学利用降雨资源对农业结构调整,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通过对汉江流域60年年平均降雨量进行研究,发现汉江流域的年平均降雨量处于大幅波动状态,提取汉江流域相关409个地面测站的降雨量数据,利用IDW插值、克里格插值和全局Moran指数聚类分析,得到汉江流域时空分布的降雨特征,钟祥-广水及其东南的汉江下游流域最多,丹江口-南阳一线西北部汉江上游流域降雨量较多,汉江中游流域降雨量介于两者之间。老河口-房县一线的西北部绝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最低,天门-广水一线东南部年均暴雨量较低。
关键词:汉江流域;降雨量;农业生产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2-0089-01 中国图书分类号:P333.6 文献标志码:A
1 汉江流域水文特征
汉江发源于宁强县蟠家山,全长一千五百余千米,是长江流域的最大支流之一,流经陕西、湖北两省, 在武汉市汇入长江。汉江流域位于我国中部,涉及鄂、陕、豫、川、渝、甘6省市的20个地市,78个县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同时也是我国南北方气候分界的过渡地带。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气候因素,造就了汉江流域独特的降雨特征。
2 汉江降雨量分布规律
2.1 降雨量时间分布变化
汉江流域降雨量总体是比较丰沛的,1980-2012 年汉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 882mm,各地年平均雨量都在600~1300mm之间。流域各地降雨年变率普遍在20%以上,降雨的月平均降雨表变化率更大,降雨量多发季节的月平均降雨表变化率更高。以每年的4月-9月为夏半年,统计的20-30年的数据中,各地面测站所测得夏半年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百分比71%~79%不等,而夏半年降雨多集中在6-8月,占年降雨量的40%~49%,而夏半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8月三个月,降雨量约占年总量的40~50%。从10月起至第二年年3月,全流域降雨量显著减少。
对1950年-2010年年平均降雨量作累计距平线图,从累积距平百分率来看,汉江流域的年平均降雨量处于大幅波动状态,距平百分比在一些年份达到-40%~50%,旱涝灾害频发且十分严重,尤其是1968年、2000年出现了百年罕见的旱灾,距平百分比都达到-30%以上。
统计汉江流域站点日降雨强度等级出现频率的百分数可以发现,日降雨量为50-100毫米频率一般在54%左右,最大者达73%,平均相对湿度与日降雨量分布趋势比较一致,在70、80%左右。由于雨量的年变率和月变率且大,所以汉江流域经常出现雨量不均的情况,极端天气现象和旱涝灾害发生频率较高。
2.2 降雨量空间分布变化
在研究降雨序列和降雨量空间分布变化时,利用空间插值方法形成降雨空间化信息是较为常用的方式。本文采用局部插值中的IDW插值方法和整体差值中的克里格插值方法进行插值,用两种插值得出的降雨量空间分布进行相互补充、对照,将Moran指数引入降雨量空间变化,从而得到汉江流域降雨量空间分布特征。这里以2000-2009年年平均降雨量为例,对409个站点进行聚类。
年平均降雨量聚集大致与汉江流域地势一致,呈西高东低。在409个站点中,66个HH类型的站点,占总雨量站的16.1%,59个LL类型的站点,占总雨量站的14.4%,4个HL类型的站点,占总雨量站的1%,3个LH类型的站点,站总雨量站的0.7%,2009年平均降雨量聚集呈西高东低分布。
结果表明,降水高值主要集中的 3个地带:①流域西北角特别是靠近秦岭南坡和米仓山北麓的地区域;②大巴山北麓的地片区子流域,堵河中上游区域 的子流域;③汉江中下游的皇庄附近。降水低值主要集中的 3个地带为:①秦岭南部夹河片区的子流域,外方山南部丹江流域 的子流域 ,伏牛山 南麓老灌河流域 的子流域,以及天河、丹江口庫区的子流域和堵河下游地区的子流域;②唐白河流域片区的子流域;③汉江流域东部南襄盆地的子流域。可根据降雨量,将汉江流域分成若干区域。钟祥-广水及其东南的汉江下游流域最多,丹江口-南阳一线西北部汉江上游流域降雨量较多,汉江中游流域降雨量介于两者之间。老河口-房县一线的西北部绝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最低,天门-广水一线东南部年均暴雨量较低,其他部分地区年均暴雨量处于平均位置。
参考文献:
[1]崔讲学,等,2005年汉江秋汛气象水文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07,12,15:34-37
[2]方建刚,白爱娟,陶建玲,等.2003年陕西秋季连阴雨降雨特点及环流条件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5,16(4):509-517.
[3]蔡述明,杜耘,曾艳红.长江中下游水土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6):564-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