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小镇建设的思考
2018-05-14王之凡
王之凡
[摘要]近年来,特色小镇的建设不断蓬勃发展,有关研究层出不穷,但西南地区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尚未成熟。云南省对于特色小镇的建设有着天然的发展优势,应充分利用其资源,推动特色小镇进入全国一流行列。以思茅普洱茶小镇为例,对建设云南特色小镇的资源现状进行针对性分析,从产业体系、管理体系、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提出特色小镇发展战略。
[关键词]特色小镇 ;规划建设; 普洱茶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1 特色小镇建设背景
特色小镇是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小城镇发展建设的一种新兴形式,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建制镇和政府或企业创立的产业园区,在当地划定出特定区域,聚焦当前的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如互联网、大健康行业等,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节点,也是乡村振兴、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一个创新创业平台。在规划过程中,各个小镇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挖掘出地方文化底蕴和生态资源、产业特色,确立适宜发展的主导产业,实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科学规划。近年来,国家在推进特色小镇做出了不少重要决策。
1.1 全国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2015年底,国家主要领导人先后对特色小镇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学习浙江的特色小镇建设模式,正确把握可复制和不可复制的内容。在正式提出特色小镇这一概念后,特色小镇的数量呈逐年增长形式,相关的研究论文综述也大量发布。2016年到2017年间,国家陆续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单。截至目前,国家特色小镇数量已经达到 403 个,从规划建设分布情况来看,沿海和西南地区分布较多。
1.2 云南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云南省地质气候条件复杂,山区较多且山高谷深,地区与地区之间链接不密切,且人口分布不均,城镇化不可能大集中,只能以小城镇为主,但其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多彩的民俗风情,为云南省具有建设特色小镇带来得天独厚的优势。2017年,云南省紧跟国家政策,正式发布《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议,明确到2019年,全省建成20个左右全国一流的特色小镇,建成80个左右全省一流的特色小镇,力争全省25个世居少数民族各建成1个以上特色小镇。作为一个旅游业发达的省份,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基础较好,但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许多小城镇还处于以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时期,走拼资源、拼投入的粗放式的发展道路,整体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思路不清晰、地方特色产业集聚力不强、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还很突出。本文以思茅普洱茶小镇为例,以当地特色茶产业带动小镇发展,浅议当下云南省热区特色小镇如何建设与发展。
2 思茅普洱小镇的建设优势
在2017年云南省特色小镇公布名单中,思茅普洱茶小镇作为省级特色小镇,
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产业基础、文化内涵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建设优势。
2.1 地理位置
思茅區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南部,地处北纬22°27′~23°06′、东经100°19′~101°27′之间。澜沧江流经思茅区,自古以来此地就是云南三大海关重镇之一,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南亚东南亚的链接十分紧密。现今普洱市委、政府都设在普洱区,作为普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连接东南亚的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2 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
思茅区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量充足,气候湿润,一年四季温度适宜,年最低气温14℃,最热也只达到26.7℃,且地处内陆,海拔较低,非常适宜人类居住,适宜建设休闲养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5600种,动物1496种,被誉为“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王宫”,这样独特、具有多样性的生态自然环境为建设特色小镇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
云南气候和地理坏境独特,土壤类型丰富多样,不仅盛产优质茶叶,动植物产品种类也不少。除普洱茶外,还有各种特产,如:核桃、蕨菜、竹笋、各种食用菌等,普洱还盛产紫米、香糯、芒果、甜酒、竹筒酒、木雕、篾编等特产,品种繁多,都富有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以设立相应的农产品贸易区域,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2.3 产业基础深厚
我国茶文化由来已久,其中普洱茶兴于唐、盛于清,思茅区是当时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普洱茶在这里生产、加工、销往全国乃至各国,经过长期的种植、采制、饮食、普洱茶的贩卖运输,形成了一条以普洱茶产业为主的产业链和服务体系。各级政府也在财政、税收、服务、工商等方面制定了许多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方法,为茶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由于品质优、营养佳,普洱茶在国内外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产品背后也承载着悠久和厚重的社会文化功能,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深厚的茶文化为普洱茶特色小镇的建设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4 多彩的民俗风情与茶文化
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底蕴深厚的茶文化,为普洱茶特色小镇的建设加入了民族、边疆、生态的色彩。与中西部相比,云南省热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傣族、哈尼族、彝族、景颇族、壮族、苗族等分布在各个地区,尽管各个民族的语言、服饰、风俗习惯、文化信仰不同,普洱茶在联结个各民族间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茶马文化” “马帮文化”都是由古时“茶马古道” “茶马市场”的茶叶贸易活动而形成,成为民族交流的佳话。不光要结合民俗风情,当地的一些历史文物古迹,如:思茅文庙、石屏会馆、思茅老海关等,还有历史人物,都需要深入挖掘其内涵,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
3 思茅普洱茶小镇发展策略
虽然普洱茶闻名国内外,但普洱茶特色小镇作为一个新的地方产品,其内涵和形象没有确定,缺乏感召力,尚未进入大众的视野。在众多的特色小镇之中,如何规划出自身的特色脱颖而出,还需要正确把握消费者市场,将茶文化与当地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相融合。
3.1 明确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
思茅普洱茶小镇要以特色资源为法宝,这里的法宝就是普洱茶。所谓一招鲜吃遍天,“鲜”就是资源,如何将“鲜”打造成独一无二的味道,小镇要以茶文化为依托,充分开发独具普洱茶特色小镇的茶文化。对小镇进行规划首先明确各个功能分区的定位,将其分为三部分:茶文化村、茶产业园、茶交易中心,其内包括茶文化博物馆、茶产品园、普洱茶交易中心、特色小吃街、养生别墅区等,如图1,建设三位一体特色小镇,以茶产业为主,带动文化旅游、养老服务、文化主题商业街等相关产业发展,打造精神高地下的“茶”文化产业小镇。
在规划小镇的同时也要注重产业的集聚,确立茶叶生产的主导产业地位,树立产业品牌,打造茶产业与大健康、互联网+相结合的主要产业,同时发展扩展产业,如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养老保健行业,相应的发展关联产业,如餐饮服务、物流服务等(见图2),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循环生态圈。
3.2 完善相关管理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生产质量体系,制定普洱茶及衍生茶产品的有机、绿色、无公害的生产规程,对达到产品标准、有创新意识的生产经营主体分别奖励相应的金额,提高生产主体对生产优质茶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大数据时代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普洱茶小镇信息服务中心”,开设茶产品品牌化建设窗口,通过平台对接上级部门,及时发布信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品牌创建项目;开展市场调查,及时发布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品牌产品市场扩展方向;发挥产业集群作用,对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和家庭农场,提供品牌化建设的各项技术指导服务。三是分类考核体系。把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等品牌化建设纳入农业局、工商局等部门的考核范畴,进行分类计分考核。
3.3 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媒体宣传。通过拍摄专题宣传片、电视广告等方式,宣传推介思茅普洱茶小镇。例如,邀请电视台拍摄“舌尖上的普洱”,以品牌化茶产品为重点,推送到优酷、百度等网站进行宣传。二是电商宣传。充分利用阿里巴巴,全面开展线上普洱茶农产品展销,形成铺天盖地的宣传氛围。三是举办特色节日。通过举办“寻找茶仙子”“普洱茶文化节”“茶艺师大赛”等,以节会开门会商,进行宣传,提高思茅普洱茶小镇的知名度。
3.4 以PPP模式推动特色小镇建设
政府与企业共同成立思茅普洱茶小镇建设项目,主要由项目公司负责,对思茅普洱茶小镇进行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等一系列活动。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要考虑长远效益,不能以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为代价。产业运营是PPP项目形成稳定收益的重要环节,在推进特色小镇的PPP模式时,不光投资方注重产业运营的策略,地方政府要解决资金问题也不能忽视产业运营,要考虑到产业链条的整合。地方政府要提供财政、税收、市场上的相关政策支持,加强产业运营的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吉福.特色小镇建设路径与模式—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01):145-151.
[2] 罗应光.特色小镇建设:西南边疆地区推进城鎮化的主要载体[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11):43-44.
[3] 谢家平.普洱市思茅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探讨[J].南方农业,2014,8(15):95-96.
[4] 杨明艳,袁学安.普洱市庄园旅游可行性分析—以茶文化为主导模式的休闲观光农业[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3,9(04):280-284.
[5] 宋喜锋.ppp模式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业,2017(23):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