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动态课堂”的“三动”策略
2018-05-14张新慧
张新慧
摘要
为打破语文课堂正襟危坐的格局,打破单一简单的授课形式,构建让学生“动”起来、让学习“动”起来的“动态课堂”,教师应从增强课堂活动意识、设计巧妙的课堂活动、运用科学的学习规律三个方面努力,为学生营造安全、放松的学习氛围,提高语文学习的幸福感。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活动 动态课堂
一、课堂观察
同课异构的比赛现场,课题为台湾学者王鼎钧的《那树》。
巧的是两位教师都设计了一个同样的问题“那是一棵 的树”。要求学生在树的前面加上形容词。
一样的问题,不一样的课堂操作。
师1:学生自由朗读1-5节之后,说一说哪些词语恰当。
师2:课前在黑板上画了一棵有巨大树冠的树,让学生们把想到的词写在树冠中。想到了就自己上黑板去写,可以不举手,无须征得教师的同意。
不一样的操作,课堂的状态也就大不一样。
前者课堂按部就班,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出:坚固、茂盛、古老、无私奉献……,为下面写“那树”的被毁做铺垫。
后者课堂是另一番景象:学生先是试探,后来便争先恐后地在黑板上写下“古老、佝偻、无私奉献、坚韧、坚固、悲惨、永恒、自然而然、无辜、通灵、可怜、慈爱、沉默、默默无闻、神奇……”,一会儿树冠里被填得满满的了。教师随即问了几个同学选词的理由,学生的回答自然合理,而且能够运用文章的语句来印证。
相比之下,很容易发现后者课堂的学生学得更投入,能够从文本中获得更具个性、更独到、更深入的见解,生成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那树”的形象自然分外清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活跃、快乐主动。
二、现象分析
后者的设计看起来只是活动形式的一点改变,但呈现的课堂状态确是大不一样:前者是静止、受限制的,后者是动态、开放的;体现的教学观念也是大相径庭。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语文的学科特质两方面来看,课堂学习“动”起来至少有这样的几点意义:
“动”起来的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幸福感,激活学生的思维。现代神经系统学的研究表明,有活动的课堂是极有意义的。我们一直不动的时候,身体向大脑输送带氧血这一过程就会有压力,而活动促进血液流向大脑。运动减轻压力并释放脑内咖和多巴胺(大脑分泌物,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产生舒适感。而且多巴胺的释放有利于大脑理解信息并将学习内容转化为长期记忆,促进大脑集中精力,提高提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动”起来的课堂可以为学生营造安全和放松的环境。“不用举手”“无须教师同意”等可以体现自由放松的课堂氛围。为什么说是安全的呢?因为避免了常见课堂里,师生一问一答中教师对学生的高度聚焦和不断追问。而且很多同学一起登台,教师、同学的注意力不会只集中在某一个人身上,学生可以减少思想顾虑,自由地表现自己。
“动”起来的课堂更能彰显语文学科的特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重视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收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一定要强调运用,让学生在动态的使用中,在“用语文”中学会语文。
“动”起来的课堂有可能打破当下语文教学中的“迷障”。相比较于其他学科的讲练结合、实验操作、示范练习等形式,语文课堂的样态显得比较单一,有的甚至压抑和僵化,缺少生机和活力。如黄厚江所述,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中心,能力培养以做练习为中心……阅读教学分析成风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会更多地趋向于被动接受。
三、对策研究
打破語文课堂正襟危坐的格局,打破单一简单的授课形式,构建让学生“动”起来、让学习“动”起来的“动态课堂”,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探索的方向。
如何打造“动”起来的课堂?笔者以为要在三个方面做出探索和尝试。
(一)“意动”:增强课堂活动意识。
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这里的“活”就是教师充分创设互动生成的教学情境,再利用生成的教学情境、资源和时机去灵活地组织教学。如何创设这样令人向往的学习情境?
1.设计预学活动,调动学生兴趣。
有个“塔西佗陷阱”是说,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那么他做的好事或坏事都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这可以引申到学生对于课堂的认知上。一旦学生讨厌了这节课,你再怎么努力地调动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反之,他对课堂充满了期待和兴趣,学习的愿望自然就会更为强烈。这种期待一方面来自于教师一贯的课堂创新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来自于课前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预学积极性。为课堂和单元学习拟定计划,提前告知学生课堂内容、任务及有可能出现的活动,让学生弄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这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会让他们为即将开始的学习活动做好心理准备,促进知识的掌握。
2.转变备课观念,着眼活动设计。
有不少教师觉得组织学生活动浪费时间,不如自己讲课效率高。这其实是错误的师生观的表现。于漪老师说过,课堂最不合理的浪费莫过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旁观的位置,而没有主动、积极地做学习语文的主人,没有自觉地、兴味盎然地投入语文训练活动之中。教师应从备知识点转化为备学生活动,真正着力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学法指导上。
3.建构组织形式,预设学习氛围。
活动性的课堂课前要有周密科学的预设,包括教室的环境如何更具吸引力,桌椅的排放如何尽可能方便学习活动,活动的形式、流程如何保障学习有序而高效,小组的组织形式如何利于合作学习等等。有时一个小变化就可能有不一样的效果。有学校将座位改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摆放,有利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改善。课堂不再只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他们互助合作、协同发展。
(二)“活动”:设计巧妙的课堂活动。
心动只是预热,怎样才能让兴趣延续、保持呢?课堂上必须要有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杜威说,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能力。组织设计巧妙的、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卷”进来的学习活动,是构建“动态课堂”的关键。这里介绍几种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活动类型。
1.趣味先行。
这样的课堂最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最容易抓住他们的兴趣点。一样的教学内容换一种方式呈现,孩子的热情程度则迥然不同。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执教《七颗钻石》的“进入录音棚”,王君执教《孙权劝学》的“在孙权的朋友圈学习有效沟通”等都是激发学生发现文章意蕴的巧妙的活动设计,打破了严肃的讲解,把课堂变成生命成长的沃土。
2.任务主导。
不同的文本具有差异,有时我们未必能寻找到一个“漂亮”的活动载体。相对质朴的任务型学习可能更接近学习的本质,可更多地运用于我们的教学。所谓任务型学习,是指以问题为主导的“活动性”课堂,教师选择几个知识点开展训练活动,形成“活动单”。学生始终有事可做,是学习者而不仅仅是观众。于漪老师执教的《晋祠》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他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一处名胜古迹,要求说清楚、速度快。学生依序说下去,全班44个学生全都发言,全员参与。于老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训练了思维的敏捷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
3.跨界开放。
要保持语文课堂灵动的活力和持久的魅力,教师一定要树立大语文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充分调动各种教学资源,与生活、时代结合,积极开展有创意的个性化教学活动。
(1)打破教室的空间束缚。
南京市第十七中学袁爱国老师《背影》的实景课堂教学很有创意。2016年11月24日下午,在百年南京浦口火车站,在《背影》故事的发生地,在绿皮火车旁,在望父买橘的月台上,摆上了二十几张桌椅和一块黑板,搭建了个露天课堂,袁老师讲授《背影》。同样的冬天,从上课环境的“冷”巧妙引出和探究《背影》中的“冷”和“暖”。袁老师拓宽了教室桌椅的范围,超越了课堂狭小的时空,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和意义。
(2)打破学科的知识限制。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的融通课程是很有价值的探索,由语文、历史和体育老师共同上《文以修身,武以养德》一课。体育教师现场教授几招武术招式,历史教师从“武”的造字讲起,告诫同学“武”能伸张正义但不代表“以暴制暴”,语文教师带领同学诵读经典“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武德与儒学的一脉相承。再如,语文、地理、历史教师共同来讲《城南旧事——汉语中的南京味》一课,从夫子庙文德桥的地理位置讲到王谢两大家族、谢安的“东山再起”,引出与南京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这样丰富多彩的课堂从某种程度上也是给语文教学引入了“源头活水”。
(3)打破传统技术媒介的桎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教学当然也不能凭一支粉笔打天下,运用常规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也已成为常态,这对激活课堂形式有助推作用。近年来网络、移动终端进入语文课堂,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了教学手段的更新,同时更契合了初中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律动”:运用科学的学习规律。
无论是哪一种活动形式,都必须尊重学习规律。追求“动态课堂”至少要遵循以下几条规律:
1.要富含学科思维。
学科思维即语文的思维,用语言文字的运用解决语文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一节语文课上的是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学习完课文后,教師请孩子们谈谈学习的收获,可以说一段话,也可以唱一首歌,也可以画一幅画。开放型的思维是好的,但唱歌、画画不是语文的表达方式。活动只是一个载体,指向永远是语文学习。课堂不能只重视活动的形式,而忽略学习的实质。
2.要对接知识训练。
帮助学生学活、用活知识,在活动中使知识增值。所有的活动设计离开了知识训练,就是无聊的活动。《晋祠》中关于园中小品石雕小和尚的一段介绍非常有趣,于漪老师就请一个同学按作品中描述的样子做一做动作,其余同学读相关句子看他做得像不像。这个活动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文中说明的文字通过表演“立体”起来,使学生准确地品味出语言的精当之处。
3.要充满快乐意趣。
要让知识活起来,教师需要巧妙地处理知识,创设有意思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辛弃疾的《破阵子》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如何让七年级学生理解词作中复杂的情感?用拍摄一集电视剧的形式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选场景、选道具、选演员等具体活动中理解内容、感受细节、把握人物形象。新奇、好玩的活动一下子就“粘”住学生, 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追问、想象、探究、表达。
4.要运用科学评价。
“动态课堂”常表现出自由松散的表象,似乎不及接受性学习的课堂那么有序、高效。传统评价重在检测知识点的掌握,在这一评价标准下,教师常常会采用“速成”的做法节约时间,导致学生被动参与活动,学习过程中刚刚有一点感觉,又被教师的讲解拽回来,这样就很难达成活动的目标。要构建“动态课堂”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学会等待,给学生足够的时空体验;重视过程,不单一指向知识结论;鼓励表达,允许共性与个性并存。以科学的评价促进“动态课堂”的构建,促成学习的真正发生!
让语文课堂“动”起来!“从各自呆坐的学习走向活动性的学习”“从习得、记忆、巩固的学习转向探究、反思、表达的学习” ——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挑战!这也是充满生机的课堂革命!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盐城市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