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达成

2018-05-14

英语学习·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核心目标素养

教学目标的定义、内涵及其在教学中的功能作用

张金秀:随着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发布,以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迈入了核心素养的新时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英语教学中具体目标设计的指导框架。与上一版课标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相比,核心素养目标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为教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与水平提供了思维起点和理论指导。

由于老师们基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框架的目标设计和落实已经有了多年的时间,向核心素养目标框架的过渡不仅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还需要具有实践指导性、可操作性的理念和策略来支持。因此,我们这次对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设计和达成进行实践取向的讨论。

第一个要讨论的问题是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义、内涵及其在教学中的功能作用。这是我们思考优化目标的逻辑起点。教学目标是教师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是组织、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从教学目标的层次来看,教学目标可分为宏观(学校教育目标)、中观(课程目标)及微观(单元或课时目标)三个层次。本次活动主要讨论的是微观教学目标,即对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实践反思。

从国际教育研究领域来看,教学目标可分为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三类。我国在教学目标研究和实践方面深受美国著名课程学者泰勒和加涅的目标模式影响,历来以行为目标为主(戴军,2008)。在行为目标体系下,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行为变化程度,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和先行军。正如加涅指出的那样:设计者开始任何教学设计以前必须能回答的问题是“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加涅,2004)。结合核心素养框架来设计教学目标就意味着教师在开始教学设计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在学完某个单元后,学生要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些方面发生哪些认知和行为变化。

李靜:我认为,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经过学习后应达到的学习效果的期待和预设,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具有导向性作用。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情况可以看出该教师对英语课程性质和英语教学理念的理解程度与落实情况,同时也能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和认知规律的把握情况,甚至能折射出教师的教育情怀。所以,我认为关于教学改进的研究首先要从提升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能力入手。

王文庆:我一直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教学目标等于考试吗?教学目标等于教材吗?教学目标等于课程标准吗?教学目标等于学科核心素养吗?对教学目标的追问激发了我对其内涵的思考。无论是考试、教材、课程标准,还是核心素养,落脚点都是基于语言教学对人的素养的养成。目标是一个要去完成的具体事项,教师要在事项完成过程中一步步去达成对学生素养的培养。

英语教学目标在单元或课时教学中不仅是以语篇为载体、在确定的主题下基于学生理解而形成的教学预设,也是为学生听、说、读、看、写的语言能力表现而设置的教学焦点。英语教学目标具有如下特征:1. 要体现学生语言能力的达成度,并以学生理解为基础;2. 要有智力引领,也就是要具备思维次序架构;3. 要暗含学生的表现性行为,是文化的浸润和品格形成的结果。

在我看来,英语教学目标不等于考试,但考试是检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手段之一;英语教学目标不等于完成教材内容,教学的素材可以是基于主题的各种丰富的学习资源;英语教学目标不等于实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方方面面,但课程标准中具体且标准化的要求是教学的重要参照;英语教学目标不等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但教师要以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行动指南。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育人的功能,发展人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简而言之,教学目标是一个个阶段性的任务,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利用教学素材,依据课程标准,最终达到培育具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人这一终极目标。

史小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一般来说,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他们的心智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人文素养。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后的一小部分。当教师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课堂小教学目标的同时,课程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在45分钟之内是可以达到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而教育成才目标是隐含在教案中的教学目标。隐含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有,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所体现且不影响教学主线,还要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帮助教师顺利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周力平:虽然教学目标不等同于评价,但是教学和评价都需要有确定的目标。教学目标表述的是学生经过学习之后所能达到的行为表现(Bloom et al,1956),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

张金秀:在教学设计系统中,教学目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学设计的方向和灵魂。大家既然提到了目标和评价的关系,那么我们来系统地说说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功能作用。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设计中的先行军,在教学设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导学、导教、导评价的作用。首先,教学目标发挥着导学的作用,即引导学生确定学习重点,了解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这也是教材在每个单元前明示教学目标以及很多教师在每节课开始前先跟学生讨论教学目标的原因及意义所在。其次,教学目标发挥着重要的导教作用,即教师要根据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步骤、教学环节及教学活动,减少教学的随意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思考活动与目标的匹配性,思考该教学活动是为实现哪个或哪些教学目标服务的,从而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最后,教学目标还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导评价作用。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阶段性评价时,必须依据这一阶段以来的教学目标设计评价项目,而不能只考虑哪些项目“好考”或“适合考试”,从而造成评价和目标的分离,引起学生学习上的混乱。因此,教学目标是落实核心素养课程理念的首要途径,需要教师们重点关注。

其次,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实践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教师缺乏为学习活动创建真实语境的意识。这会导致教学活动尽管“穿着丰富活动的外衣”,实质上还是一个以教师为中心、自上而下的过程。第二,教师不能很好地将学生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在这种情况下,热闹丰富的阅读课和枯燥机械的单词、语法教学轮番登场,致使学生错失了在语境中体会和学习使用语言知识的机会。第三,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不在一条逻辑主线上,不能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梯度,导致学生会有一种跳跃感,不明白参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另外,由于活动之间缺乏关联,学生也失去了不断内化语言知识的机会。同时,整个课堂最终还是由老师牵着学生走,老师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这不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个人的理解和判断。

张金秀:贺老师提到的这些问题非常现实,特别是核心素养目标与应试之间的关系是很多教师的困惑。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而学生考试成绩的一次次下滑是当下立现的。但随着新中考、新高考的不断改革,我相信从考试角度解决核心素养的教学及评价一致性问题的方案会出台的。

周力平:核心素养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具体落实,这是很多教师心中最大的困惑。在中小学老师的培训中,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什么学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核心素养培养来分析和思考我们的教学目标。

李静:核心素养与考试评价都是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目标与意义,考试评价是对教学成果的检测与反馈,二者要统一。现在的考试改革在努力体现对核心素养的落实,正在向教、学、评一致性的方面发展。

史小:不同地区的学情和教情都不相同。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是个新建校,很多教师都是应届毕业生。他们的问题更多地集中在小学初学阶段的教育目标与初学者实际能力的不相符上。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该如何从教学活动的组织及有效操作上进行考量?在核心素养思想的引领下,教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和激励作用?

王文庆:教师们对以下问题也行会感到比较困惑。例如,《课标》提出的思维品质目标可能会让部分教师觉得无从入手。而教师对文化意识培养中关于了解中外文化的目标认知是清晰的,但是用什么工具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呢?另外,主题和话题又有什么区别?教师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加以区分。

李静:说到主题和话题的区别,我认为话题是topic,是谈话的范围;主题是theme,是谈话背后的核心思想,也就是主题意义。例如,“动物”是话题,但是谈话的主题可能是保护动物、表达对动物的关爱等。

张金秀:总体说来,教师们目前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存在的问题有:1. 观念问题,例如,如何理解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和单元或单个课时具体目标之间的关系?2. 策略问题,例如,如何将抽象的核心素养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如何落实框架中新出现的思维品质目标?3. 工具问题,例如,运用什么样的文本解读工具、学生调研工具以及教学评价工具,才能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实现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培养?

賀亚丽:个人认为,首先,一线教师应该通过学习和研究来构建既符合《课标》要求又能体现个人教育理念或研究兴趣点的阅读教学框架。在此,我向大家呈现我在参加北京教育学院“青蓝计划”学习后总结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指导框架及关键词(见图1),并简要阐述一下该框架图的理念和内容。

1. 只有当教师设计的阅读课堂教学目标与《课标》的要求和理念一致时,才不会让自己的教学方向跑偏。我们可以将《课标》中的一些关键词与日常教学关联起来。例如,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我们可以将其细化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可以将其视为课堂教学中的价值观部分,等等。

2. 只有基于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设计的教学目标才能建构教师、学生和文本课堂教学三要素之间的生成性互动,如通过课堂导入激活学生背景知识,通过活动设计帮助学生解决预估的教学难点,通过情境创设将文本内容与学生建立关联,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文本和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课堂生成等。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突出学生在阅读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即:不仅将学生视为语言知识和文本知识的学习者(learner),还将学生视为基于语篇、通过参加活动主动建构文本意义的阅读者(reader),更将学生视为运用已有背景知识和从文本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和创新迁移的使用者(user)(贺亚丽等,2018)。

3. 只有兼顾词汇教学和思维品质培养的阅读课堂才能确保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课标》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构成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任何忽视语言基础知识的阅读教学都无法真正地助力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发展。只有当教师把文本的语言知识与篇章的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活动中通过运用话题词汇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学以致用。

如何在课堂中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张金秀:贺老师提到的解决方法已经帮我们过渡到第四个要讨论的话题,即结合案例的教学目标优化策略分享。

贺亚丽:下面我将以英语教材中比较常见的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作为案例,呈现如何通过设计学习活动来落实以上设计教学目标的理念和策略。

案例一:记叙文。

本案例选自人教版《英语》必修4 Unit 2 Reading 板块语篇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这是一篇关于科学家袁隆平先生的传记。作为“00后”的新生代,我们的学生衣食无忧,特别是对于从来没有参与过农耕体验的城市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对粮食产生深厚的感情。“假如没有了大米,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原本我想用这样的设问来让学生感觉到“压力”和“恐慌”,从而引导他们对袁隆平的卓越贡献心怀感激。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曾被学生的回应浇了一盆冷水。例如,有学生回答道:“没有大米,那我们可以吃面食啊。”还有学生满怀欣喜地说:“那正好我可以减肥啦!”而现在,当我再讲这篇课文时,我不再把“是否有粮食”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因为之前的设问并不会与没有生存危机的学生产生共鸣。学生们都是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都怀揣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梦想。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情感特点为出发点,设计能够吸引他们的兴趣、能够调动他们参与讨论热情的问题和活动,由此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主题意义。我为这个文本设计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如表1所示。

张金秀:人物传记是教材中的常见语篇,贺老师这个案例很有典型性。

贺亚丽:

案例二:说明文。

该案例选自人教版《英语》必修2 Unit 1 Reading板块课文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只是走过场地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俄罗斯的稀世珍宝琥珀屋的有关史实,这就很有可能会让学生觉得这篇文章平淡如水,而且跟自己毫无关系。因此,要想抓住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他们探究主题意义的动机,教师就要通过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找到教学的中心问题,即“琥珀屋的前世今生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以及想要挖掘的价值取向,即“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是什么?作为社会公民的我们应该怎么保护文化遗产?”。此外,教师还要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来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为本篇文本设计的教学目标和相应的学习活动如下页表2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例中,在分析俄罗斯和德国为什么要一起重建琥珀屋的讨论环节,有一名同学说:“这说明德国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国家,因为琥珀屋之所以消失,二战时期的纳粹难辞其咎。”他的发言把这堂课探究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上升到了国际社会交往的高度,并让学生们意识到,只有负责任的国家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和信任。

张金秀:贺亚丽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两个高中学段的典型教学案例,大家觉得她的教学目标设计和活动设计体现了核心素养培养的哪些特点呢?

李静:贺老师的教学目标以布卢姆的认知分层理论为基础,发展了学生不同层级的思维能力,且体现出外语学科“用语言做事情”的特点,同时还将对情感价值、学习方法的培养隐含其中。

张金秀:我个人认为,贺老师的教学案例体现了教学思路的整体性。贺老师根据高中生的语言储备和生活经验,以思维品质为主线来设计教学目标,并将其他三个维度的素养目标渗透其中。此外,贺老师的教学目标设置也是按照布卢姆认知分层理论逐阶进行的,而且她设置的目标都非常具体。

李静:接下来我来分享两个小学学段的教学目标设计案例。

案例一:小学三年级的新授课。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习一些食物的英文名称,并表达对食物的喜好。具体教学目标设置如表3所示。

案例二:小学六年级的故事阅读课。本课主要是介绍关于“过年”来历的传说。具体教学目標设置如表4所示。

张金秀:The Story of Guo Nian这个阅读教学课例从选材上就体现了核心素养所提倡的中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李静:此外,以往的课堂教学研究多是针对某一课时,教师对各课时之间的关联性和递进性思考得不够,目标的设定并不能围绕单元总目标开展,导致教学出现碎片化和逻辑性偏差等问题。随着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提出,专家们倡导“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课标》也指出,要关注主题意义,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设计与编排有很多是以“单元”作为学习单位的。如何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设计单元整体教学,如何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制定各课时教学目标,从而使各课时的教学紧密围绕单元目标开展,这些问题应该成为新的研究专题。基于此,我所在的北京市海淀区就开展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以下是两个主题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案例。

主题单元教学案例一(见表5)。

主题单元教学案例二(见表6)。

周力平:基于主题的单元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厘清单元之间及各个课时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才有利于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李静老师提供的案例都是围绕某一话题展开的,课时之间的教学目标层层递进,体现了叙事思维。

张金秀:从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到单个课时目标设计是《课标》所提倡的单元教学理念。这一理念能够帮助老师们从更大的格局来看待单个课时,从而解决好整体培养和局部学习之间的关系。李静老师提供的这两个单元教学设计结构对我们很有启发。

王文庆:个人觉得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去解决同质化的目标设计这个问题,要规避教学目标设计的万能模板,要体现教师们的个性化能力。

张金秀:是的。我个人认为,单元或课时目标分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老师们列出的3?4项目标并不都是主要目标,可根据语篇特点和具体学情来确定主要目标。这也正是王老师提到的目标个性化。

史小: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节前几年我上的初一视听说课。授课材料来源于互联网,讲述了一对外国姐弟为了看各自喜欢的电视节目而相互争抢,最终在妈妈的引导下,两人学会了在协商和妥协中达成共识,并圆满解决问题的故事。

史小:此外,周老师提到的单元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确非常重要。今年暑假期间,我参加了《新维度英语》的工作坊。下面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工作坊中学到的案例(见表8)。通过任务目标一栏,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整节课三个任务之间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而且彼此之间阶梯呈现,每个任务都是下一个任务的铺垫。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目标语言的支架搭得非常自然,从而保证了最后一个任务水到渠成。本案例的思维路径也非常通畅,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實现了思维技能的提升。

李静:史老师提供的案例中有明确的任务和相应的语言,学生完成任务时有语言支撑,且对每个任务都标注了思维层级,清楚地体现了对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均衡培养。老师们在教学设计或教案撰写的格式中借鉴这个表格的结构。

张金秀:如果前面李老师和周老师呈现的是主题单元,那史老师这个案例可不可以理解为任务单元?史老师能进一步解释下这个案例的单元语料特点、目标和活动设计吗?

史小:刚才这个小学学段的案例选自《新维度英语》。这套教材让我感觉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部分,教材在每个单元的第一页分为两个维度,即任务目标和体验目标。例如,《新维度英语》第一册Unit 1“Open the door”的任务目标为能够听懂close、open等指令并做出相应动作,能够用英语对他人的善意表示感谢,能用英语在见面时互相问候。而体验目标则是学会关注他人、懂得为他人扶门是一种礼貌的行为。

张金秀:我个人理解,这个体验目标也就是核心素养中的正确价值观。

周力平:单元设计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需要通读一遍教材,针对学生分析和文本分析提炼教学要点,然后梳理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设计教学目标,课时之间可根据需要作调整。这个适用于小学、初中和高中。

张金秀:贺老师,有老师提出高中的单元课时太多了,有的学校一个单元要上12节课。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单元教学设计很困难。您对此怎么看?

贺亚丽:课时紧张、任务繁重是目前一线教师的教学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更加需要一线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提升自身的教学设计的能力。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最重要的技能需要老师的大智慧。

张金秀:课时紧、任务重就更加需要老师们思考单元和课时的教育价值,选择其中最重要的进行。

周力平:如果老师们在教学设计中还写以下这样的教学目标,那就失去了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了:

Learning Aims:

1. To help the students grasp the key words and phrases about...

2. To help the students grasp some reading skills and reading strategies.

李静:如果老师们能真正关注到语言背后所承载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就能够写出好的教学目标。

张金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一线教师优化教学目标、体现立德树人的核心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框架,落实核心素养要从目标优化开始。要设计和达成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教师们可以:1. 深度理解核心素养四方面目标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及四方面目标之间的关系,整体考虑目标设计。2. 通过文本解读、学情分析、评价工具设计等方式优化目标。3. 通过“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教学设计”体现核心素养目标培养的整体性、情境性以及意义性。

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和各位参与讨论的老师,希望我们的探讨能引发大家对教学目标的新一轮关注。

参考文献

Bloom, B. S., Engelhart, M. D., Furst, E. J., Hill, W. H. & Krathwohl, D. R. (Eds.).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M]. New York: David McKay.

戴军. 2008. 论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模式多元化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 (9): 72-74

贺亚丽, 马欣, 李春芳等. 2018. 基于英语学科能力要素框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改进[J]. 中小学外语教学,(6): 6-11

加涅. 2004. 教学设计原理[M].武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向东. 2016. 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J]. 人民教育, (19): 19-22

余文森. 2017.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张金秀,北京教育学院外语与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教育部国培示范性项目首席专家。

贺亚丽,北京市日坛中学高级英语教师。

李静,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英语教研员。

史小,北京市八一学校保定分校执行校长。

王文庆,贵州省遵义市教科院义教室主任,英语教研员。

周力平,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英语教育研究所所长,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核心目标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