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文本资源 优化写作路径

2018-05-14王灿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素材结构文本

王灿

摘要 教材是很好的例子。教师应有效、充分利用文本资源,从文本的思想、题材、结构、情感等角度入手,指导学生优化写作路径,写出美妙的文字。

关键词 文本 思想 素材 结构 情感

《文心雕龙》有“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之论,即思想内容充实、感情抒发真实、文辞机巧美妙,讲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但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有情有义”的文章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目的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

一、挖掘文本思想,注重思想熏染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离不开文本的思想熏染。

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深入挖掘文本深层的思想,引导学生去思考、辩论、表达。如教授《窗》这篇文章时,在对比分析了“远窗病人”“近窗病人”的人物形象后,教师有必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窗”的象征意义:这不仅是一扇有形的自然之窗,更是一扇无形的心灵之窗,一扇彰显人性善恶之窗。为此,笔者鼓励学生去续写小说的结尾。有的孩子写发现真相后的“远窗病人”在无尽的忏悔中,真诚地为后来的病人重复着前一位“近窗病人”的美妙生动的描述。故事的延续是对小说人物思想的升华,从而让学生能明白,贪婪可能会葬送一个人的良知,但是只要真心悔过,接纳不完美的自我,打开心灵的那扇真善美的“窗”,就可以看到最美的世界。只有用行动去弥补、付出,才能真正救赎被我们玷污的灵魂,将其还原成最初无私、纯净和美好的样子。

笔者还经常选择时事、自然类的文章让学生品读,选择经典的古诗文让他们诵读,选择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让他们阅读……让他们走近经典、走近名人、走近自然,努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向善向上的人。

二、把握写作方法,注重方法训练

1.素材的选择。

好的写作素材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学生的习作中,存在素材单一、选题狭隘等问题。究其原因,不是学生缺少生活,而是缺少一颗敏锐、观察生活的心。

王富仁在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谈到“回忆性散文”的选材,一般至少有两个因素不能忽略:其一是对往事的记忆,其二是对往事的感受。因此,笔者在教授魏巍《我的老师》一文时,先带领学生厘清文章写了哪几件事,再思考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这七件往事。仔细分析这些事件,学生发现都是围绕老师对“我”的关爱、“我”对老师的感激怀念而展开的。作者选取了处理“我”与“小反对派们”发生纠纷的往事重点叙述。虽然这件事只是一件平常小事,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却给了“我”莫大的精神支持——“你是心清如水的学生”。老师希望“我”能坚强、勇敢,要像清澈的水一样,能屈能伸;不去太在意别人的言论,要学会像广阔的水那样,学会包容他人。如今回忆这件事,“我”对“小反对派们”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怨恨,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感激和爱。

教师应引领学生去关注生活,引导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学生写作时,围绕主题,选择积极向上、触及心灵的生活素材,如卖红薯的老汉、路边的修鞋师傅、隔壁空巢老奶奶等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甚至一朵无名花、屋后的池塘等容易被忽视的自然景色。

2.结构的把握。

结构好比人的骨骼,骨架挺立,脉络分明,才能造就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妙形体。按照一定的结构脉络写作文章,层次就会显得更加分明,详略更加清晰,重点能够突出,文章浑然一体。

记敘文写作的一般结构有“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等。如果对记叙文每一部分进行分解的话,可以分为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开头的方法如环境渲染、开门见山、设置悬念等;结尾的方法如抒情议论、首尾呼应、委婉含蓄点题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结构清晰的典型课文进行分析与解读,然后引导学生去练习写作。如教授《枣核》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以“枣核”为线索,按照“索枣核”“得枣核”“议枣核”安排全篇的行文框架。课后,请学生参照《枣核》一文的写法,写一篇以物为线索的文章,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训练,学会写作的门道。

3.情感的表达。

俄国作家柯罗连科说,任何感情只有在自然的时候才有价值。写作亦是如此。教师在一定的情境下,唤起学生写作的动机,激发学生写作的真情,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情感真挚的文字。

写作中,表达情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指不借助于任何手段,直接表达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如高尔基在《童年的朋友》一文中写道:“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这一段抒情、议论直接表达了阿廖沙对外祖母的怀念与感激之情。间接抒情,即作者的思想情感不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于其他事物间接表达。如借景抒情,作者在对景物的描摹、渲染中含蓄地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通过写祥子迫于生计,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情景,真实而深刻地写出了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唤醒学生写作的激情,使学生笔尖下流淌的文字充满真情,充满生命的活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文本为抓手,坚持思想的熏染与方法的引导相结合,引导学生去发现自然、社会、人生的美好,让学生朝着素材选择之真、写作主题之善、写作语言之美的方向渐进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

猜你喜欢

素材结构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半包围结构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