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14吉翠梅
吉翠梅
摘 要: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服务对“三农”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朔州市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管理方面存在的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不合理,内部机制不协调、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不适应新型农业主体的需求、农村信用社销售方式陈旧,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农村信用社销售方式陈旧,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客户满意度低等问题,提出优化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结构,明确投放重点、政府实施扶持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创新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制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支农;朔州市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5-0021-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志码:A
1 朔州市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管理的问题
1.1 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不合理,内部机制不协调
朔州市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由于农民创收能力较弱,农民偿还能力不强,经常容易出现还不上的情况,导致了农村信用社逐步向其他商业贷款转移,导致朔州市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出现偏差,偏离了服务“三农”的宗旨。
1.2 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不适应新型农业主体的需求
农村信用社的服务主体为“三农”,在贷款金额的额度与期限设置上是根据农户的农业生产需求所设置,但随着新型农业主体的出现,农村现代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贷款由短期转向长期,而朔州市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还以短期为主,短期贷款已经无法满足农民合作社、养殖大户的需求。
1.3 农村信用社销售方式陈旧,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
农村信用社社员在销售信贷产品过程中,一直都是坐等顾客上门,缺少对农产品积极主动的宣传和推广。排斥新型的营销手段,在思想上守旧,不愿意积极主动学习现代营销方法。社员对现代市场的营销机制不了解,更不愿意主动去学习新的营销方式,转变传统的信贷产品的销售方式。社员缺乏积极主动性,在销售方式上仅采取柜台销售模式,拒绝上门营销等主动营销方式。
1.4 客户满意度低
农户对农村信用社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原因有三点,一是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手续复杂,而农村信用社又远离农民居住地,农户办理贷款不方便。二是农村信用社的服务令农户不满意。办理信贷的手续复杂多样,农户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导致农户办理贷款极为不方便,甚至往返多次才能办理贷款。三是农村信用社的利息偏高,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农业生产又为高风险的行业,面对高利息的贷款,农户无力偿还。
2 朔州市农村信用社强化支农管理的对策建议
2.1 优化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结构,明确投放重点
朔州市農村信用社优化信贷支农结构,将信贷模式改为较人性化的服务模式,并以村委为单位提供集中贷款服务[3]。
为了保障种粮大户和普通农民的需求,朔州市农村信用社应利用政府的贴息政策为符合条件的种粮大户及农户提供最大额度的信贷支持。对于新兴的家庭农场等农业主体,朔州市农村信用社应充分考虑的新兴农业主体的需求,以及经营主体的收入情况、偿还能力和信用等情况给予信贷支持。
2.2 政府实施扶持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
朔州市政府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的服务,在政策上应当做出改革。加大实施对农村信用社的优惠力度,在税费上实施一定的减免。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2.3 创新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制度
朔州市农村信用社应采取先进的理念,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提升社员的自身素质,对社员进行培训,转变社员陈旧的观念,学习金融理论知识,和营销方法。在制度上要将创新理念融入到信贷产品之中。
2.4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为了提升朔州市农村信用社服务水平,首先需要朔州市农村信用社改善其金融服务环境。设立更多的ATM和POS机覆盖各个村委,村村实现有自动柜员机的便利条件。在农户中要推广信贷结算工具,为农户建立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平台,为农户在使用上提供便利条件。加大对信贷产品的创新。朔州市农村信用社应对不同的农业主体设立不同的信贷产品。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农用机械设备和农副产品抵质押等多种贷款新模式。对农户的粮食和粮食的预期收益实行质押贷款,从而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刘莹莹.新时期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中存在的问题浅析[J].吉林农业,2010,(09):26.[2017-08-15].
[2]侯双梅.广东农村金融政策扶持体系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1,29(04):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