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分析

2018-05-14訾耀海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天气预报农业

訾耀海

摘 要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防灾减灾的水平会直接影响粮食作物的收成,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人们往往寄希望于风调雨顺来保证收成。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天气预报已经能够精确到分秒,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天气预报帮助农业防灾减灾,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还能够为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关键词 天气预报;农业;防灾减灾;应急系统

中图分类号:S165.2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7.090

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已经逐渐成熟,但是从近些年对于农业防灾减灾的工作效果来看,天气预报的未来发展和技术应用还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基于此,针对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稳定发展。

1 现阶段气象信息的收集手段

现代化的气象信息搜集手段主要集中在短时天气预报服务。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气象手段,能够为近期的天气预报制作和及时预告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在现阶段通过雷达扫描图能够及时获得降水和风力情况,帮助人们尽快预防龙卷风和强对流天气,并且通过技术手段能够预测天气变化的趋势。同时,气象部门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收集气象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气象信息资料的收集与处理的效率,从而能够更好地避免由于人工收集带来的问题。此外,气象部门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气象技术,对自然灾害天气进行自动识别与跟踪监测,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人为失误。

2 天气预报的特点

2.1 天气预报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在过去,天气预报信息从制作到播出必須要经过非常多的复杂环节,很容易降低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而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能够快速地针对最新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并且利用计算机等平台进行快速专业处理,及时发布天气预报信息,避免了天气信息制作到播出的时间差异,及时为广大群众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有效提高了防灾减灾的效果。

近年来,全球天气变化异常,极端天气出现越来越频繁,对于农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此必须积极通过天气预报指导农业生产,同时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气象部门需要结合农业生产的特点,根据不同农作物对于气象条件的不同要求,提供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保障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平稳发展。

2.2 天气预报更加精准

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随着时效的长短变化而变化。通常情况下,天气预报的时效越长,则预报的准确率越低,时效越短,则预报的准确率越高,天气资料获取越精准,越容易掌握天气的演变趋势,与过去相比,天气预报的准确度越来越高。借助现代化的气象信息收集设备,气象部门能够随时随地地收集所需要的气象资料,然后通过相关的信息技术分析软件,能够把握天气变化的规律,从而能够准确预报短时性天气。

3 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效果

3.1 短期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短期天气预报通过对短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收集与整理,并且利用多种软件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保证了天气信息的时效性,避免因为天气预报的传输时间过长而延误人民群众获取天气预报信息的时间。短期天气预报,能够帮助农民群众提前了解天气灾害,避免因为灾害预警不及时而造成人员伤亡。短期天气预报在农业减灾防灾的应用,既能够满足农业生产,也能够有效降低由于天气灾害而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此外,短期天气预报具有精准性的特点,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保证作业的针对性和作业效果,进一步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效益,能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2 长期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随着气象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长期天气预报的要求不断提高,必须保证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长期天气预报能够预测未来10 d内的气温、降水量、有效积温,从而能够帮助农民朋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而且通过长期天气预报还可以预测霜冻、冰雹等灾害的发生概率,能够有效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从而能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长期天气预报能够为农作物品种选择、耕种方式选择、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参考。此外,有效积温预报能够帮助农民朋友决定中熟品种还是晚熟品种,并且明确最合适的播种时机,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4 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途径

目前,各种极端的气象灾害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洪涝、干旱、低温、冰雹等恶劣的自然灾害更多,为此气象部门必须做好极端天气的预防工作。

4.1 提高气象预报的针对性与准确性

在进行天气预报应用的过程中,气象部门必须不断提高气象预报的针对性与准确性,要增加与农民朋友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从目前来看,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无法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获取信息。因此,气象部门必须针对农村地区增加信息传输方式,如通过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发布气象信息,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且进一步与农业专家进行合作,从而帮助农民朋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

4.2 提高长期预报的水平

长期预报在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等自然灾害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气象设备得到了全面应用,尤其是长期预报系统能够精准判断较长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气象部门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干旱、洪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进行分析,明确这些气象灾害出现的具体时间,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不断提升长期预报的水平。

4.3 加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应用

短时临近预报在抗旱防雹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气象部门可以利用多普勒气象雷达技术精准判断天气情况,并且实时监测小范围内的强对流天气情况,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尽可能减少农业灾害。同时,气象部门可以利用人工降雨作业、驱散冰雹等方式,达到抗旱、增雨、防雹的目的。

4.4 加强短时天气预报的应用

强对流天气属于小范围的天气系统,在常规气象观测中很难进行准确预报,气象部门通过短时天气预报系统能够对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WS报和闪电等观测资料进行整合,从而判断强对流天气的实时状况,及时检测各种自然灾害,包括强降雨、冰雹、大风等天气,且可以针对未来的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5 结语

天气预报可以指导农民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农事生产活动,能够有效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文针对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农业生产创造有利的条件,推动三农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奎东,杨雷,陈铁,等.提升气象预报服务水平 满足农业生产刚性需求[J].吉林农业,2017(21):100.

[2] 王治海,金志凤,杨栋,等.基于Arc Engine的茶叶生产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1):185-19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天气预报农业
天气预报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如果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