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气象监测的实现

2018-05-14董晨洁靳巧芝张庆广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业气象物联网监测

董晨洁 靳巧芝 张庆广

摘 要 传统的农业气象信息都是农民根据农务经验推算出来的,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很多行业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对于农业气象也是如此,现如今的农业气象监测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相关的信息与数据。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气象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并能通过网络分享农业气象监测信息,让人们了解更多区域的气象信息。

关键词 物联网;农业气象;监测

中图分类号:S1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7.083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过去,农民获取的气象信息都是靠自身经验推测出来的,现在借助相关软件就可以及时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或数据。且这些网络信息是具有科学依据的,比传统获取气象信息更具有准确性。物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延伸出的一种新型网络技术,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1 实现物联网与网络技术之间的关联

物联网是能够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使人们能够享受科技带来的方便,通过网络技术控制生活中的事物,或者是通过网络获取事物的相关信息。事物本身具有很多类型,当不同的事物使用同样的网络时,需要对事物本身进行查看,然后根据事物的类型进行分类。由于物联网还处于最基础的发展阶段,所以,物联网中的系统还不够完善,无法对所有的事物进行细致划分,但物联网中有识别不同事物身份的方法,就像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和条形码,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表明事物本身的身份。

2 利用电子标签识别农业气象信息

1)要想规划、监督农业气象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要在物联网的基础上设置监督、管理系统,以此来弥补物联网自身的不足之處,使物联网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方便区分信息的种类。2)区分物联网中使用的网络。在物联网中,不同的农业气象信息可以应用不同的监测网络技术进行识别,例如,灾害气象、潮湿地气象等,根据不同类型的气象信息进行类别数据信息监测,如果监测到的信息相似而系统中无法进行辨别的时候,会使用户在网络系统中找不到相关有用的信息。3)在农业气象监测系统中,应设置多个监测点,在监督的范围内每一模块应设置一个监测总点,例如,监督范围内的乡下,在同一个时间点,在地里、地外的天气温度均不同。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应根据现实情况设置独立的监测点,从而就能掌握与气候相同的信息,并能根据信息进行识别,使人们掌握现有的气象,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气候信息的准确性[1]。

3 构建农业气象监督系统

在农业气象中使用电子标签识别技术以后,应创建具有科学性的农业气象监测系统,这样就可以将监测点与物联网进行衔接。监测系统是因农业气象而产生的,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应装置传感器技术系统,将传感器与物联网进行衔接。在传感器传送与农业气象有关的数据时,在传送的过程中加入idinfo数据一起传送,就可以将监测系统中的信息与气候信息一起传送到相关网站上,完成识别信息工作,节省了购买RFID设备的费用。在设备应用上,应对气候数据进行监测,定时查找所有控制范围内的数据信息,并对数据进行科学处理[2]。

为了完成农业气象数据在网络中进行传送,应正确选择相应的通信协议。无线通信协议比较常见的有蓝牙等,这些通信系统都是根据不同要求设计出的设备,并不符合无线通信协议提出的需求,为此使用ZigBee协议来满足无线通信协议提出的要求,从而完善无线通信协议。紫峰协议具有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和低数据速率等特点,自身的成本较低,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送的无线网络协议。

紫峰协议中包含两种类型不同的设施,第一个是具有完整功能的设备,第二个设备具有简化功能。在正常的情况下,完整功能设备要比简化功能设备在硬件上的资料要多,完整功能设备可以完成各种功能提出的任务;而简化功能设备不具备这一特点,但简化功能设备则能够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转化得更加简单。而在网络中,节点可以分为协调器节点(负责创建网络)、路由器节点(可以直接创建连接点融入网络中,也可以与终结点进行连接)、终结点(传送相关的数据)。这些节点自身符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的要求,能够应用在农业气象监测仪器中。利用节点传感器所监测出的数据并不全面,所以不需要较高的速率,农业气象监测系统中可以加入更多的监测系统,从而获取大规模的网络数据。在紫峰协议中所涉及的设备使用时间较长,因此协议具有低功耗的特征,在延长时间的情况下减少了维护所需的成本,有了ZigBee的自组织和自愈性,在设备出现崩溃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稳定运行[3]。

4 结语

紫峰协议是最基础的传感器系统,具有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和低数据速率等特点。自身的成本较低,在农业气象监测中可以实现实时监控,但此协议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所以相关人员要根据问题进行创新,从根源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创新中不断扩大储存空间,提升物联网在农业气象监测系统中的作用,让人们掌握最为准确的气候变化数据。

参考文献:

[1] 翟俊菁,李必龙,贾香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气象观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农学通报,2016,

32(32):182-187.

[2] 章威,王刚,洪杰,等.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气象监测的实现[J].农业与技术,2016,36(4):222.

[3] 陈昱.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气象监测的实现[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5(8):24-25,29.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农业气象物联网监测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探讨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和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
学习监测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