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学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2018-05-14刘杰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态学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刘杰

摘 要 在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开始将生态学思想引入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基于此,在阐述生态学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对生态学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运用的原则及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健康、可持续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生态学;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7.033

1 生态学思想的内涵

从19世纪6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生态学”概念开始,生态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工业高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能源紧张等问题,促使人们进一步利用生态学原理来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1]。虽然生态学作为学科概念时间仅有100多年的时间,但是人们的生态学思想却传承了数千年,例如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西方世界的“田园思想”“浪漫主义”等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积极的生态学思想。

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关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既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发展,同时又通过生产劳动对自然进行利用与保护,无论是科学生态学还是人文生态学,都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2]。在生态学思想指导下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意味着要尊重自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促进园林景观的协调发展,必须在充分了解生态学原理及思想内涵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路径,以最终实现园林规划设计的持续性、科学性及人文性。

2 基于生态学思想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1 遵循自然原则

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当地的地理地形、气候条件进行灵活的处理。在地理地形上,園林景观的规划设计需要尽可能地尊重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条件,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及基础设施,包括植物地被、水系等,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保留园林景观的自然风情风貌[3]。

在自然气候条件上,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日照、温度、降雨、风向和湿度等因素,选择恰当的植物材料,除了多层面采用本土植物外,设计师还要综合当地的气温、日照特点,对植物种植方式进行合理安排,以形成更具季相变化及景观效应的园林。

2.2 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

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最大特色,也是体现园林生态化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中,需要充分把握园林植物的多样性配置,保障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完善,尤其是群落的垂直结构上,可根据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苔藓、地衣形成的基本植物群落,根据“近自然群落”理论进行合理搭配,构建出符合自然生态的景观体系。同时,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利用植物的季相特征,使不同时节的园林景观特色鲜明,最大程度地凸显园林景观的生态性、观赏性与艺术性。

2.3 遵循经济适用原则

经济适用是生态学思想的基本要求之一,经济性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化效益,充分发挥基地原有景观资源的价值。在设计上,紧密结合园林景观的特色与目标,为人们亲近自然创造有利的条件。生态化的园林植物景观需要结合大众对园林的审美、场所活动需求,营造出景色优美、环境舒适、方便有趣的园林景观空间,满足游人休憩、游览、健身等活动的需求。

3 基于生态学思想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3.1 地理资源的利用

在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背景下,生态化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需要进一步深化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除了对自然环境中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外,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还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废弃工业场地,在原有基地的基础上,进行更新设计,既能够加强园林景观与游人的联系,也能够避免原有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以及土地资源被浪费,保障了园林景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3.2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既能够缓解地区水资源压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也能够促进实现园林景观生态效益。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可充分利用雨水、节水灌溉设施来促进生态化园林景观规划建设。

园林景观雨水的循环利用,可以利用绿地系统促进吸收地下水。因此,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可以利用坡度设计、蓄水低洼地、草皮覆盖明沟、透水性铺装地面的方式,来提高雨水的渗透能力,同时,将雨水储存与利用形成统一协调的系统,在减少园林景观建设对城市自来水依赖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园林景观中绿地浇灌、卫生清洁等。针对大多园林由于浇灌浪费影响水资源利用率的情况,需要引入生态化的节水灌溉设备及技术,如利用喷灌、滴灌、地下滴灌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保障园林绿化植物的水分需求。

3.3 废弃材料的利用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建设中的废弃材料不断增多,为推动形成生态化园林景观,需要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进一步引入生态恢复性设计,将城市建设中产生的混凝土板、钢筋材料等,融入园林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中,既能够减少废弃材料对生态环境破坏,也能够促进对废弃材料的可持续利用。将工业废料、城市建筑废料等运用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既能够使园林景观更具地域特色,也能够激发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真正实现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的目标。

3.4 生态技术的利用

生态化技术是对自然资源进行生态化处理,以实现可持续利用的现代技术。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技术,对园林景观的照明等提供支持。

在生态型城市建设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园林景观的生态环保技术不断更新,如土壤改良技术、碳技术等,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可以充分引入恰当的技术,为生态化园林景观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依据。例如,在园林景观生态环境的处理上,也可以利用植生袋边坡处理技术、净化系统技术等,来维护人工改造的景观环境的生态性。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还要积极引入无土生态栽培技术,循环利用生态化栽培材料与技术,满足植物对水分、气体及矿物质营养的需求,实现园林景观的生态循环。

3.5 园林植物的设计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可以充分挖掘并利用植物的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小气候。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及构建原则,在园林景观中设置不同规模的植物群落,以整体性的植物群落配置代替零星、点缀式的植物景观构建模式,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与环境效益。在植物景观的配置上,还应根据生物多样性原则,采用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物种、类型,使园林景观环境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子生态系统,实现园林景观的生态环境效应。

4 结语

生态学思想对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生态学思想指导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能够使设计者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生态、景观、园林环境的关系,促进景观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仅如此,生态学思想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还有助于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运用生态学思想时,需要遵循自然、生物多样性、经济适用等原则,充分利用原有场地的生态资源,如土地、水资源等,同时积极引入生态技术与废弃材料,最大限度地增强现代园林景观的生态、审美及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 孙秀月.从生态学园林的灵感探讨城市大园林的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6):45-47.

[2] 郝日明,钱俊秋,吴建忠,等.运用恢复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天目湖植物园[J].中国园林,2003,19(9):25-28.

[3] 张玮,苏静,王慧.园林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浅析[J].北京农业,2015(22):78-79.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生态学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浅谈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成本的控制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