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思考

2018-05-14赵平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关键技术栽培病虫害

赵平

摘 要 现如今,玉米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会直接性的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整个粮食安全。因此,为了有效提升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就要进一步的加大玉米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力度。合理地优化种子,进行因地制宜的翻地与田间管理来进行栽培技术,运用化学与物理的方式来防治病虫害,进而直接性的促进玉米种植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行列之中。鉴于此,主要分析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与病虫害防范。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1.010

1 玉米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1.1 种子的选择

想要进一步的提升玉米的产量与质量,选择种子尤为关键。在具体选种的阶段,要注重种子的发芽率,一个相对较高的发芽率可以减免一些不必要的投入,另外,提高种子的抗病害能力,可以直接减少发生减产的现象。

1.2 土地的准备

在准备土地的过程中,要预先清除土地之中的杂物,之后再实施平整,进而在最大限度上使種子可以在一个相对较好的环境之中生长。

1.3 肥料和光热准备

各个区域实施种植的时间不一,部分区域由于温度不确定的现象,在有必要情况之下,为了进一步增加玉米生长所需的热度,就必须要进行地膜的覆盖。在肥料准备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就是底肥的施洒[1]。

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1 播种玉米

由于种子大小不一,玉米苗的高度也不一。所播种的玉米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的温度与条件、地下的病虫害以及气候条件等,在具体播种的过程之中,可以适当加大播种量,同时这也是确保壮苗的关键所在。种植密度也要依据气候条件、管理水平、土壤情况、播种方式等因素进行确定,部分相对早熟的品种,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种植的方式可以选择用密植[2]。每一种玉米品种产生的不同,所选择种植密度也不一。在不同的灌水条件之下也会有着细微的差别,玉米的种植密度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缺水的环境下,就可以实施灌溉,确保种子可以实施正常的出苗。除此之外,在播种的过程中,要重视播种的深浅与覆土的厚度,假使在播种的过程中要施化肥,要确保种子与化肥之间的距离,预防因为二者过近而影响到种子,尤其是会烧死种子。

2.2 施肥技术

在施肥时,要依照施肥的具体标准来实施,严格控制肥量,具体进行定点施肥与定量灌袋的方法,所运用的肥料是玉米汉枫肥,该肥料的具体优势表现在可以有效确保玉米增产,基本可以达到10%~12%。与此同时,要尽量做到节约施肥,其主要方式就是提升肥料的使用率[3]。在施氮肥时,要格外注重氮肥的使用效率,缩减肥料的使用。肥料之中会有相应的硫元素,其可以很好地改善土壤,特别是可以很好的缓解土地板结的现象,从根本之上来增加农作物抗寒、抗旱的能力,最终提升作物的质量与产量。

2.3 玉米的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查苗和补苗十分关键。假使发生严重缺苗的现象,可以运用带土移植的方法来实施补苗,之后再针对根部实施浇水,确保补苗可以存活。在玉米作物实施苗期管理,进一步推动苗情的转换。假使是在夏季播种的玉米,就可以及时的做好补苗与间苗工作。做好苗肥工作,推动苗情的转换。依据各类玉米的种类,来选择适宜的留苗密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翻耕松土,预防发生土壤板结的现象,一旦出现任何的杂草,都要及时清理。相应的实践表明,每667 m2春季的玉米所需的水分为300~500 m3。夏季的玉米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为180~400 m3。在玉米播种到拔节阶段都会耗费一定的水分,总数约为20%;拔节到吐丝环节的水分耗费可以占到总数量的38%;相应的吐丝到灌浆环节耗费的水分占到了1/3,另外灌浆到成熟环节耗费的水分约占1/5。

2.4 在适合的时机收获

在玉米成熟之后,要选择适宜的时机来收获,确保玉米可以达到高产。最适宜的收获季节在玉米表面会呈现出来白色,也会裂开。在收割玉米之后再地里晾晒。后期玉米秧苗也会变黄,另外也会及时吸收玉米地的养分。相应在乳熟期玉米收割会发生减产的现象,玉米的品质也会因此而减低[4]。在农户收粮的阶段,要尽量不能出现堆成堆的情况,要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假使玉米在已经成熟,那么就要及时收割,否则和地面接触之后会发生霉变,这对于加大玉米质量与产量十分的不利。

3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玉米的病虫害

导致玉米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的关键就在于玉米虫害,玉米虫害主要有玉米蚜、黏虫以及红蜘蛛等。红蜘蛛是一种小的红色蜘蛛,其会损坏玉米的叶片与茎秆,会使得玉米的生长严重受损,严重的情况发生玉米枯死的现象。黏虫主要是玉米黏虫,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的方式来在短时间之内将叶片吃光,导致减产,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发生绝收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1~2龄的幼虫取食叶片会发生孔洞,3龄以上幼虫为害叶片后会出现不规则的缺刻,随即在暴食的情况下发生吃光叶片的情况。大面积出现该类情况,会将玉米叶片全部吃光,仅仅只剩下叶脉,进而引发十分严重的减产,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发生绝收[5]。

3.2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3.2.1 红蜘蛛的防治

假使在玉米发生该类现象,在不严重的现象下可以运用辛硫磷治疗,其自身的浓度在3%,每667 m2喷洒1.5 kg。一般运用10 00倍液的辛硫磷乳剂(50%)来喷洒,可以很好地起到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功效。且在玉米的叶丝期期间可以运用相关药剂来针对雄穗实施必要的滴注处理,一般则运用800倍液敌百虫(90%)作为药剂,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有效确保玉米授粉的合理性。

3.2.2 玉米黏虫的防治

针对成虫来进行防治,要利用黏虫成虫自身的趋化、趋光性,来运用杀虫灯、性诱捕器以及采用糖醋液等无公害防治方式来诱杀成虫,可以显著的降低成虫的产卵量,缩减田间虫口的密度。防治幼虫的时间,在全省大范围区域是9月上中旬,防治对象田则是中迟熟夏玉米田,具体的指标则是玉米田虫口密度30头/百株。防治中,每667 m2运用的是50%辛硫磷乳油75~100 g或者是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75~100 g,另外也可以运用20%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 000倍液,其中添加40 kg的水来实施全方位、均匀的喷雾。

3.2.3 玉米蚜的病害防治

1)运用麦棵套种玉米栽培的方式,要比麦后播种的玉米提前10~15 d,可以很好地躲过蚜虫繁殖的盛期。

2)在预报的形势下,依据具体的蚜量,来核查天敌单位占蚜量的百分比、具体的气候情况、发生玉米蚜的具体情况等,最终确定具体的药种类与时间。

3)运用玉米种重量0.1%的10%吡虫啉可以湿粉剂浸来搅拌种子,在播后的25 d来进行飞虱、蓟马以及苗虫的防治工作,最终的效果尤为显著。

4)在玉米达到了拔节的过程,一旦出现中心蚜株,可以立即喷洒0.5%乐果粉剂或40%乐果乳油1 500倍液。蚜株率在30%~40%时,发生“起油株”(指蜜露)的过程之中要实施全田普治,可以进行乐果毒砂的撒施,其中每667 m2需要40%乐果乳油50 g兑水500 L稀释之后喷洒在20 kg细砂土上,一边喷一边搅拌,之后在将搅拌均匀的毒砂撒在植株上,即可达到防治的最终目的。

4 结语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而言,玉米的高产尤为关键,不仅仅要积极探寻高产技术,还要在逐步强化对于病虫害防治方式的研究力度上,逐步提升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力度,这对于玉米达到高产的意义十分深远。所以,加大玉米的产量会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对于各类新型技术的相对滞后,在病虫害防治之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为了从根本上来进一步的强化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还要不断加大病虫害防治的力度,逐步提升玉米的产量。

参考文献:

[1] 向存芬.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新技术探究[J].南方农业,2017,11(35):20-21.

[2] 许玉良,方敬会,陈海燕,等.玉米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J].乡村科技,2017(14):62-63.

[3] 饶珠光.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5):64-65.

[4] 付军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J].农业与技術,2017,37(4):95.

[5] 马金玉,张国华,李贵锋.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6,36(23):21.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关键技术栽培病虫害
防雷关键技术在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无人机集群作战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草莓的立体栽培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TD—LTE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