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优化途径研究

2018-05-14刘洋

财讯 2018年22期
关键词:意识大学生教育

刘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压力越来趱大,社会迫切需要一批创新创业能力度出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新时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及实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最终提出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途径,以期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大学生 创新创业

重要性 问题 途径

前言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及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任务,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帮助大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将自主创业作为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首要选择,这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所以,非常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认识创新创业教育

(1)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指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观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方面的教育活动,从而帮助大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创业的方法与途径的教育。

(2)起源

1912年,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用“创新”理论阐述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探讨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将创新与科技发明区别开来,认为“创新”作为经济概念而不是技术概念,是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上个世纪40年代,创新成为教育新思潮,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1)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目前庞大的就业大军中,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变得更加严峻,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鼓励大学生把创业作为职业的首要选择,不断强化自身专业技能,努力将创业和特长相结合,最终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2)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创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长期的,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创业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并促进产业绩效的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高校肩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创业能力人才的任务,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3)有益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当代大学生敢于突破落后观念,对创新创业的意识越来越强烈,通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实现人生价值,这是时代对大学生成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其必备的重要品质。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认识不到位

很多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以此缓解其就业压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就业指导教育,偏离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

(2)创新创业项目的参与率普遍较低

综观各个高校,每年均组织大量的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大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不过,目前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致使参与率偏低、覆盖面较窄。

(3)课程设计欠合理

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大都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尚未形成独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该学科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仅提供少量的基础课程,难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4)缺乏創业启动资金,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

资金短缺作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主要难题,部分大学生不得不选择用自己的积蓄作为创业启动资金,而通过商业贷款等方式获得创业资金的创业者并不多见,主要是国有银行对于大学生创业贷款顾虑重重,缺少必要的服务意识。

(5)师资队伍亟待提升

各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水平师资严重缺乏,大都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为主,他们虽具备一定的就业指导理论基础,不过,大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缺乏案例分析及实践经验的分享。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途径

(1)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各高校需结合学校的专业实际增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将该课程纳入主修课程,制定合理的教学时数,同时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从而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此外,要注重对大学生实施相关政策、法规等综合性知识的培训,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2)注重保障支持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学校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努力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经费,积极创造良好条件,保障房舍、场地等方面支持,总之,要强化领导,创造条件,并能持之以恒,努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3)营造浓厚的校同创业氛围

各高校需尽可能多的提供社团活动机会,帮助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多组织一些科技竞赛活动,如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这在培养大学生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同时,营造校同科技创新氛围,并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4)加强实训及孵化基地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兼具知识集成性与社会实践性,而实践教育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各高校需积极利用现有条件,主动整合社会相关资源,努力搭建不同层次的创业实践实训平台,首先,可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创建创业同及创业孵化基地等等,并配备相关设施,为大学生体验创业积极创造条件;其次,可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与社会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创造条件。

(5)健全创新创业激励制度

积极构建高校师生创业政策体系,充分调动教师及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教师而言,可给予一定的工作量,并在其评定职称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对于学生而言,可通过其创业成果及学分转化教学管理制度的健全,进一步落实弹性学制,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6)成立创业咨询服务机构

各高校需积极打造一支熟悉企业管理、市场规划,并善于资本运行的创业咨询机构,为大学生传授在创业过程中规避风险的知识,并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工作,能够将成果孵化并及时投入市场,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各高校需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并努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基础教育之中,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1]李思颖,陈莹花.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J].湘南学院学报,2015,36 (4).

[2]岳敏,刘航.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7).

[3]曹瑞明,冉清文.关于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 35(1).

[4]张宇.浅析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时空,2012.

[5]章刘成.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及实践[J].质量探索,2016.

[6]荣海平,武伟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J].大学教育,2015.

[7]陈吉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中国市场,2016.

[8]王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

猜你喜欢

意识大学生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