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青花开生面

2018-05-14连辑

中国艺术时空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人艺术文化

连辑

摘要:文化包含着艺术。假如登堂入室是一个文化人所要行进的路径的话,登堂,必须登文化之堂;入室,才能入艺术之室。一定是文化在前,艺术在后,不能绕开文化走后门进入殿堂。后门开着可以进去,但是从后门进艺术殿堂就是艺人或者是匠人。

关键词:文化 艺术 文人 登堂入室 文人青花

十九大召开过后怎么发展文化?或者说怎么做好习总书记所倡导的文化强国的战略?总书记讲到文化要创新性发展,不能停留在回顾历史,欣赏古人,对于我们自己当下的问题和未来的问题如没有更多的实质性探索恐怕也不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邱春林同志是在传统基础之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理念、艺术内涵、艺术方法的探讨,并且取得了成绩。

刚才主持人郑工研究员请我先说,我也没准备,我想了一下,凭我的日常积累谈一些看法。

我先从人说起,我们国家的文人既有它特定的含义,也有比较宽泛的含义。在中国古代,从汉朝开始我们就有类似科举的制度,当时叫察举制与征辟制,主要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等到了隋唐,已形成了非常正规的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把官员首先培养成文人,必须是文人才有可能做官。做了官以后他可以管水利、农业、盐务等诸业,但官员的底色一定是个文人。所以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管理层面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文人的,这是印象中的历史现象。

中国历史上,无论有钱还是没钱,老百姓只要到了入学年龄都会开始学习“四书五经”等文化,这样就使得百工、诸业的底色都是儒家文化,有了文化才有可能做好其他行业。比如齐白石也不一定好好念过什么书,他的诗文不按韵文写,但是看齐白石的诗、齐白石的自传和口述文章,都很有文采,说明他一定是小时候受过严格的中国传统文字的、诗词歌赋的专业训练,一定是这样!文化是所有人的基本教养,中国的历史就是这样。

我们现在呢?各行各业相比较而言,好像习惯于从行业区分来看文化,写字的、画画的、唱歌的、跳舞的可以当文人,其他可以不当文人,其实不行!

而我们现在有一批艺术家,他们自称是艺术家,但没底气说自己是个文人。比如书法家里头大概不懂韵律的,不会写诗词歌赋的为多数,这怎么好说自己是合格的书法家呢?我们很多人说自己是画家,大概不懂诗词歌赋的为多数,甚至连字都写不好,题款也不会。我们很多人说自己是学者,他可能真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但是能不能像过去的学者那样,甚至像自然科学家那样,比如苏步青,既懂科学而又通人文科学?我们现代人能不能经得住这个问题的拷问?我们也别粉饰太平,说一切都好。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或者几千年的民族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主要是文化的传承。所以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这是核心。

书归正传,邱春林,如果称他是一个艺术家,前提首先他应该是一个文人。他大学经过中文的训练,有文字功底、文学功底、理论功底、学术功底,因而他在艺术的阐发上是有厚度的,是有积累的,是有思考的,也是有追求的。他艺术的表达是有目的性的:比如一种艺术主张的表达;比如一种艺术观念的表达;比如一种时代精神的表达;比如对历史文化的一种看法的表达等等。如果没有这种主观思想的支撑,那不就成了画匠了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支持邱春林目前的这种文人所走的路径,支持他目前这种以文人的身份,以学者的身份探索艺术的方法。

建议当下的艺术家,要像邱春林这样,先把自己塑造成文人,或者是把自己补充塑造成文人,不要只满足于学习艺术技巧,甚至说精通艺术技巧,不要满足于此!这是我想说的第一层意思,就是怎么看人。

怎么看文化和艺术的关系?这也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我最近读十九大报告得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文化包含着艺术。假如登堂入室是一个文化人所要行进的路径的话,登堂,必须登文化之堂;入室,才能人艺术之室。一定是文化在前,艺术在后,不能绕开文化走后门进入殿堂。后门开着可以进去,但是从后门进艺术殿堂就是艺人或者是匠人。一定要从前堂,按部就班地登文化大雅之堂,然后游于藝,进入艺术之殿。

为什么必须这样?因为总书记把新时代的文化思想做了如下描述。他讲的文化是大文化概念,包括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思想道德。这几个包括之后才讲具体的文艺创作、文化产业。在总书记的报告中,他的文化是这样一套体系,那么这套体系怎么理解呢?前面的精神文明也好,意识形态也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好,思想道德也好,属于文化里头的思想文化的论述。什么叫思想文化?就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在传统文化中,什么叫思想文化?孔孟之道,汉的儒学、晋的玄学、唐的佛学、宋明理学……这些东西是中国文化中的智慧和精神的核心,是思想和文化的组成部分;琴、棋、书、画属于传统文化艺术组成部分,两部分构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总书记把前面这个内容称之为灵魂,后面这个内容称之为根脉,灵魂管思想、道德、伦理,这是传统。那么当今的文化呢?一定是意识形态、思想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东西是当代文化的灵魂。没有灵魂只会画画,只能搞点技巧不就剩躯壳吗?所以你想成为艺术家,首先你是个有灵魂的艺术家。两者之间的关系一定是魂与体的关系.文化或者思想文化为魂,艺术为体,光有体不行,所以绕不开从这个堂进入那个奥,不能从后门进,不能抄近道搞艺术,不行!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的新解读。

拿这个当成一把尺子去观照当前各种文人、艺术家,拿它衡量一下我们自己每个人,我们够不够做艺术家的资本。

拿这个尺子去衡量邱春林,他是够格的!他进入文化艺术的堂奥是从文化人手。比如在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各大院、所里,从讲政治立场、思想道德、艺术立场、创作导向,或者越说越具体,从这些方面来看,邱春林所坚持的和现在中央所倡导的,以及和文化部、我们院、所要求的高度一致。他在和艺术大师们交往时的文化形象一定是带有引领性、楷模性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他的青花瓷展览是有深刻内涵的,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从艺术本体来看,邱春林的青花瓷创作,也是从专业上做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他自己的藝术思考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放到当下的与此相关的艺术家行业里看他的作品,也是有个性,有特点的。

这里面比较核心的,是他的文人青花瓷的美学精神是值得总结,值得咀嚼,值得推崇的。那么,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总书记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了很多,我就不重复了。从中国传统美学的概念来看,他这里面有很大的继承性,比如温润、和谐、安静、辽远等等,当然,像这样的一些美学思想或者是精神,在他的作品里表现得非常充分。他的这种美学追求和精神又和他个人的修养和为人高度契合。邱春林本身是一个学养深厚的人,经过这种后天的训练,再加上先天的性格,让他变得很安静,很祥和,很有定力,很有智慧,也很有戒律。

戒、定、慧,是佛教阐述的人生境界,这种超然于物外的精神境界在他的作品中能够明显感觉出来。超然于物外,不受当前这种纷繁复杂的、物欲化的、市场化的、嘈杂的市声影响,我觉得这种美学精神就是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他在市场化大潮下搞这种创作,可能是他坚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了他自己认定的中和、正直、安详、守正的美学精神,也是对当前过分纷繁、浮躁的文气的回应、批评和反动。你看他在做自己,实际上是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这你就不是绅士了,成了战士了!从这个意义上也值得充分肯定。这是从艺术作品中我能看出来、挖掘出来的他的艺术思想,或者是美学精神。

在艺术表达上邱春林也有他的特点。到目前为止,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是元青花,我也见过不少与此相关的实物或者图片。元青花既可以画装饰图案,又可以画山水,还可以通过绘画来讲故事,包括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那么到后来,特别到了清朝以后,这种东西更多的和纯粹装饰有关,具有这种文人的山水情怀,崇尚自然的情怀越来越少了,青花瓷的温度、生命感、鲜活性就显得比较弱了。青花瓷总在元这个历史高点上下不去,这和后面的上不去有关,大概是这么个情况。

今天一些画家画陶瓷,就是刚才邱春林讲的,过多地用这种所谓大写意的思路和方法。在纸上可以大胆落墨,在瓷上也这样做,可不可以?可以,但因为材料所限,表达出来的东西和宣纸上的大写意相比有很多不足之处,事实上留下很多遗憾。

我觉得邱春林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这个工与艺、工与写的问题。一是工于刻画,一定是很工整的;二是布局全景式的山水图式。虽然陶瓷是一个不足两平尺视觉的面积,但是因为你画的是有平远的,或者是高远的构图的山水,就把人带进了无限的自然空间和艺术空间,这样就解决了有限的绘画材料和无限的艺术画面之间的矛盾。即使是个小瓶子,但是人好像能够深入进去,可以把自己置身于无限的大自然之中。他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有限与无限的问题。如果你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不做精细刻画是做不到的。所以他在这些绘画过程中采用了中国宋元山水的技法,包括构图的办法,非常精致地画出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石一桥,交代非常清楚,这样全景式的自然景观就出来了,虽然面积很小,我认为这是他很独道的地方。

青花和我们说的墨一样,单色画,在这个绘画中,几乎把我们国画中能够用得上的各种皴法都用遍了。因为陶瓷素胚不像宣纸,不好去渲染。他比较成功地用线、用点,用积、用皴,这又把他的传统国画功底和技法巧妙地应用出来,我认为这一点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从意境上来看,安静是他画面意境的本质。我个人理解出于三点考虑: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静本来就是中国文化的美学追求;二是个人的品德养成所使然;三是和当前的喧闹反其道而行之,我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有意识追求,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从以上这么几点,我对邱春林先生所做出的这些艺术成绩表示肯定。

五、两点建议

我也倡导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其他学者,在学习相关理论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地探索艺术,因为你们和纯粹搞艺术的人相比已经算是文人了,因为你们已经登堂了。所以建议各位文人学者有时间在实践性艺术上有所突破,这是一个建议。

第二个建议,建议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家们,不管是写字的、画画的,还是搞雕塑的,要倒回头,回归文化之路,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文人,文化人,然后你才可能在艺术上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就是如此。

猜你喜欢

文人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文人气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