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探析

2018-05-14唐怡倩

财讯 2018年18期
关键词:科技型管理者风险管理

唐怡倩

科技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必不可少,本论文从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现状和意见来进行阐述,以便对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进行详细探析。

科技型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全体成员制定并实施的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为目的的计划和活动。有效的内部控制最终会帮助企业在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上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内部控制不管在传统制造企业还是创新科技型企业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尽管内部控制在不同企业中的部分表现形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其发挥的作用和意义却是有共同之处的。

(1)内部控制可以保证的科技型企业中的会计信息的信息质量

企业中的会州信息表现为资金的活动信息。会计需要全面、及时、系统、准确的反映经济活动并提供相关信息以及对企业内部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和控制,因此会计相关工作具有复杂性、重要性等特点。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谨慎性、及时性,需要使用内部控制对其会计核算过程、会计凭证管理过程、会计帐簿管理过程、财产清查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内部控制能够全面的评估会计工作中的风险并采取‘系列风险控制措施,还可以通过内部管理机制的设置较少会计错误的发生,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

(2)内部控制可以防范科技型企业经营中出现的各种经营风险

在科技型企业经营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可控和不可控的风险,如生产风险、产品风险、采购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资本结构风险等。而内部控制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风险的评估、规避和控制。通过内部控制原则、技术、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并能够针对企业自身具体情况建立起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和体系。

(3)内部控制可以提高科技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型企业普遍存在重视研发而轻视管理的问题,因此在科技型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时,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和管理失效等问题,从而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项开发能力造成负面影响。而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不管在组织结构架设、人员权责分[还是资金的有效运用上均能够发挥重要的控制作用。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管理制度的一员,能够使企业的管理制度顺利实行并及时根据发展阶段和内外环境进行调整,从而保证研发工作的有效运行。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的企业中已经广泛应用,不管是企业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均对内部控制的含义和作用有所了解。可以看到,随着我国市场了挺圣济的不断发展和公司管理的不断进步,内部控制在现在及未来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市场和发挥潜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不仅如此在我国现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在我国的科技型企业中,不管是内部控制的原则把握、方法指导和技术应用都还局限在表面功夫,并没有深入到管理内核之中。

(1)科技型企业对内部环境的监测上存在不足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要准确把握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者只有对企业内部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均深刻了解,才能制定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计划。但是,我国的利技型企业在这方面显然做的并不到位。首先,是企业内部环境的现有状况了解不清晰。内部环境包括公司的治理结构、组织机构架设、企业文化、员工的权责分工和精神风貌、各种财务审计制度、人力资源制度等等。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并不是公司的所有者,在企业经营中很可能存在管理者与所有者的矛盾,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这.点在股权治理结构较为松散复杂的科技型企业中尤为明显。除此之外,管理者.尽管对各种报表信息充分了解,但是管理者身居高位,对于企业内部的员工工作状况、隐藏的问题和整体企业文化存在监管盲区。其次,是缺少对内部环境的未来预测。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面临变化的外部环境,也要注意到内部环境。对于内部环境变化的预测和监管在我国科技型企业中较为缺乏,这样容易使企业无法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进行组织架构和业务活动的调整,使企业i缝失良好的市场机会甚至丧失市场地位。

(2)科技型企业在风险管理上做的并不到位

所有企业都需要用最小成本的风险管理方法去获碍最大的效益,并在风险的认识、衡量、预测和分析卜都做好充分的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尽管风险管理的理念已经普及开来,但不管是方法论的指导还是实际应用中的实践都存在不足之处。在事前风险的预测和认识卜存在不全面的缺陷,在事中的风险控制工作中存在人員组织和机构建设不完善的缺陷,在事后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中存在思想不重视的问题。很多时候,在科技型企业中,风险管理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往往都是风险已经来临并且产生可见的危害时,企业才开始有所行动。这种问题的出现既和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机制设置存在缺陷有关,也和企业管理者不重视有关。

(3)科技型企业中信息沟通不流畅

内部控制活动的进行在于信息、的流通和传递。管理者需要知道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才能进行内部控制目标和计划的制定,下一级管理昔和基层员工只有知道上级有关内部控制工作的目的和计划,才能进行有效的执行。但是,在目前我国的科技型企业中普遍存在内部沟通不顺畅的问题,这种沟通问题既存在于横级之间,也存在于企业纵级之间。横向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较少,各个部门在接到上级指令后往往都是单打独斗的独立完成各自任务。当财务部门不去了解其他部门的资源使用情况和需求情况,只能做出主观臆断的错误的财务计划;当研发部门不去了解营销部门的市场信息,那研发出来的产品只能是没有销售市场的废品。除此之外,我国科技型企业中纵向的沟通也存在不足的现象。上下级沟通不畅就会导致管理者计划制定的无效性,执行者计划执行的无效性。

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建议

(1)加强对内部环境的监测

内部环境的监测既要掌握现状又要预测未来。企业的管理者作为企业各项管理的指导者,需要给予一定的企业所有权,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代理人问题,保证管理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之中。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也需要到企业基层进行实地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指导企业存在的具体的细节的问题。内部环境的监测不仅仅是靠管理者一个人的推动,还需要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监事会、董事会、各层经理人、员工的共同监督才能保证企业内部环境监测的全面性。成员的集体参与是必要条件之一,还应该建立起能够参与其中的机制,将内部监管通过公司章程和内部管理机制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由于环境监管尤其是预测的专业性和难度,管理者应该建立一支专门负责环境监管和预测的团队,由专家出谋划策。

(2)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在风险管理机制中首先要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职能和程序,再将各种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匹配和投入。在风险管理中,对于风险的有效评估、对于风险的准确估测、对于风险的全面评价、对于风险的合理控制、以及对于风险管理效果的评价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要想完善风险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机制架设和人员组织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这些硬性要求,企业全体成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也是必不可少。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通过各种宣传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和成员的思想中。

(3)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依靠于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全面。因此在建设企业内部的沟通机制时,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进行全面建设。建设沟通的渠道是前提条件。在上下级沟通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如汇报、谈话、意见箱等渠道,让上下级之间既有正式沟通的渠道又有非正式沟通的环境,尤其是要鼓励下级主动与上级尽心沟通与反馈。同时,横向部门之间可以通过建立沟通机制、改变工作组织架构、组织非正式的聚会等方式进行沟通。

结束语

科技型企业发展历史较短、各项管理制度建设的并不是很完善,因此就更需要内部控制进行风险的防范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达成。尽管内部控制存在着如上的缺陷,但是随着科技型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意识的提高,其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都会大幅提升。

[1]胡华夏,杨雪琳,刘梦蝶科技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基于价值创造视角[J].财会通讯.2015(07)

[2]宋晓华,祁晨,祖丕娥.内部控制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4(12)

[3]王社教.中央科技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3(01)

猜你喜欢

科技型管理者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开始啦
窗口和镜子
贵州省590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并入库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机理及仿真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