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特征的调查分析

2018-05-14王雨珊

财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生代流动农民工

王雨珊

农民工是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产物,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力中最大的部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7卓越的贡献。随着老一代农民工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农民工群体开始发生代际更替,由于成长环境和社会背景的不同,新老两代农民工的个人特征和群体特征都有显著差异。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愿望更强烈,接受新的事物更快,然而,融入城市的能力的提升也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地区横向流动性增强,而对其收入的垂直向上流动并无显著的推动作用。

新生代农民工 老一代农民工 流动性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正式关注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显示了党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工作条件、流动选择和个人特征设计了调查问卷,于2017年3月份对在湖北省武汉市务工的新老两代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当前新老农民工的流动特征进行了归纳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市民化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分析

“农民工”一词最早出现在1983年,是由中国社会学家张雨林教授提出的,用以描述户籍在农村,脱离本地进入城镇务工的人员。根据学界(刘生龙等,2016;金晓彤等,2016)定义,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指20世纪80年代年以后出生,拥有农村户籍并进城务工或经商的年轻人。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的农民工普遍缺乏务农经验,但他们受教育水平较高,务工年龄偏年轻化,流动性高,对未来期望值较高。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方法,从个人特征、工作条件、家庭结构和未来居留选择几个方面的制作问题问卷,在江汉路步行街、武昌火车站前广场、徐东销品茂门口、街道口未来城、光谷广场等外来人口密集的街区随机抽取农村户籍来武汉市务工的新老两代农民工,分发调查问卷,直接采集相关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针对性,问卷采取不记名、封闭式作答方式,收集新老农民工的个人特征和工作状况,了解影响新老农民工流动性的因素。此次调查一共分发了500份问卷,收回451份,经过筛选得到有效问卷385份,问卷有效率为77%。参与问卷的新生代农民工有282人,占总人数的73.2%,老一代农民工为103人,占总人数的26.8%。

男女比例构成中,参与调查新生代282位农民工中,男性有136人,女性为146人。新生代农民工的未婚率为31.3%,其中男性未婚占比为25%,女性未婚占比为37.1%。

在教育水平上,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较高。参与调查的282名新生代农民工中,有209人有大专及以上的学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性中女性受教育比例为97.1%,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的女性受教育比例,提高了59.6%。

取是否在城市中居留为自变量v,居留为1,回家乡为0。学历、收入、年龄、是否有家人在外务工、是否更换过工作、工作稳定性、储蓄率、满意度、是否签合同、工作时间及参与保险为协变量进行赋值。用logistic二分法研究各项因素对新老农民工居留的影响,得到新生代农民工个体特征,如表1所示。

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学历与收入具有正相关性。新生代农民工流人城市不再只是追求更高的收入,而是寻找改变生活方式和更好发展的契机。他们渴望扎根城市,融人城市,愿意为了更好的发展平台而接受低薪工作。

在工作上,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类型更加偏向于服务和技术类。调查中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有72.1%参与了职业培训,并签署了劳动合同。新生代农民工突出的另外一点是,工作条件是影响他们居留选择的重要因素。他们工作的耐受性较低,更为追求工作的舒适度,强调工作条件的合理和合法性。相对于收入和工作条件,新生代农民工更偏向后者。

此外,婚姻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转折点。婚姻意味着家庭和稳定持续的发展,个人的家庭责任加入对迁入地的选择之中。分析显示,已婚的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明显低于未婚者,区域的横向流动性减弱,同时婚姻也是决定他们是否留在城市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在结婚之前到家庭新成员出现不久的这段时间内,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未达到适应城市生活的收入水平,那么新生代农民工将很有可能会逆城市化,向家乡中小城市迁移。

武汉市新老两代农民工流动特征的比较分析

男女比例中:参与调查的老一代农民工中,女性只有43人,男性有60人,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男性有186人,女性为96人。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劳动市场上女性劳动力比例上升,其中未婚女性参與工作率高于往期。

教育水平上:老一代农民工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之前,国民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农村生活水平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性中女性受教育比例为97.1%,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的女性受教育比例,提高了59.6%。

消费观念上:第一代农民工趋向于储蓄财产,消费保守,较为顾家,对生存性资料消费程度较高,消费结构单一,储蓄率高。新一代农民工由生存型消费想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过渡,注重服务体验,储蓄率低。

流动的影响因素:数据显示对老一代农民工来说,影响其居留和流动选择最主要的因素为收入水平。在社会福利制度和劳动法未健全的社会背景下,老一代农民工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收入是其最重要的生活保障,个人收入在其居留选择方面占重要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是吸引其流人城市的主要原因。而储蓄作为他们生活保障的方法,并不会影响他们的迁移决定,乐观的收入预期才会吸引他们的步伐。

老一代农民工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水平流动性减弱,主要原因是老一代农民工负担子女教育和发展成本,加上年龄逐渐加大,更加偏向于稳定。如果家庭有其他成员同时外出务工,推动家庭的整体收入垂直向上移动,相应的家庭承担的生活费用下降的情况下,将提高老一代农民工居留在城市的可能性。此外,学历对老一代农民工居留来说,在教育不普及的时代环境中,学历的作用并不突出。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收入的影响指数只有0.024,而学历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大部分未婚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作为单个个体,更多主要依靠自己打拼,家庭成员是否外出务工对他们的影响小。

新老两代农民工流动的调查比较分析发现,调查中的61.2%的老一代农民工想回归农村,包括已经在城市购买住房的,也有大部分表达了回归农村的流动意愿。一方面是因为老一代农民工和土地之间的联系密切;另一方面是农村快速发展,交通物流以及生活设施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

新生代农民工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1)新生代农民工流动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和农村发展仍存在差距,受老一代农民工流向城市的曳尾效应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流动依然首选国内一线城市。在新的时代下,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城乡发展的联系纽带,其流动助推着经济的发展,同时新的问题也开始出现。

1.新生代农民工水平流动周期短,流动速度快,流动不稳定。调查数据显示36.3%的新生代农民工主在一年内更换过工作,而老一代农民工这个比例只有19.7%。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技能水平不够扎实,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工作上的韧性不够。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获得劳动信息的面更全,更快;交通运输网的快速发展使跨区的流动更为便捷。大量的就职信息让他们选择更加多,在企业也更缺乏定性,相应给企业带来了高的培训成本。

2.流动有盲目性。区别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动机从“改善生活”向“体验生活、追求梦想”转变,调查显示只有12.4%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外出就业目的单纯为出来赚钱,72%的人选择外出原因是“学习技能,开阔眼界”和“家乡没意思”等。但是他们外出务工年龄偏年轻化,更多出于探索尝试期,没有确切的职业规划,他们的流动性也加深了自身未来的不确定性,造成他们的职业选择更容易受热潮的影响,追求快速的发展。对社会来说会产生单个产业或区域劳动力供给过剩和部分产业或区域劳动力稀缺等问题。

3.身份更加边缘化: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村出生,在城市工作,对农业生产活动不熟悉,在传统乡土社会中处于边缘位置。与此同时,他们对工作条件和报酬的心理预期高于父辈,但耐受能力却低于后者。除此之外,由于受城乡二元文化和经济结构的限制以及自身技能的制约,他们在城市中难以获得既稳定又收入较高的工作,融人城市主流社会尚有不小障碍,他们中许多人在城乡两端都处于边缘化状态。

(2)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的政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物质生活水平更高,受教育水平高,社会保障制度也更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智能手机等移动通讯和交通的发展,降低了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成本。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适应能力明显更高,而一线城市房价的提升,生活成本的增加还是让新生代农民工趋于居而难定的状态。与老一代农民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经济依赖和联系减弱,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游走于农村和城市边缘的困境。新时代背景下,整合新生代农民工,推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城乡和谐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展乡镇经济,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向城市迁移,源于农村劳动力的过剩,以及农村发展水平过低。而城市的容量有限,无法实现所有流动人口的定居,再是城市的盲目扩张跟不上发展需要,只会浪费过多的资源。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务农经验,受教育水平较高,引流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进入本地有助于优化本地劳动力结构,开发地区市场和资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城乡合作,优化劳动信息提供平台。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信息的传播,然而市场上信息纷杂,没有统一官方的有效劳动信息平台,影响地区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建立规范有效的信息平台,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合法,规范的工作职位信息,有助于降低劳动力的结构性摩擦失业,缓解劳动力短缺和区域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

3.完善职业培训,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劳动歧视问题依然存在,合理劳动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企業规范自身,避免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上一代农民工,虽然大部分都参加了职业培训,但实际技能并不扎实,培训内容水平不高。规范化的职业培训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

[1]赵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人进程中住房保障的困境与出路[J].政法论丛,2016 (1): 137-144.

[2]俞林伟.居住条件、工作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的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2016(5):75-84.

[3]常伟,张雪婷.新生代农民工定居意愿研究:基于安徽的经验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3):121-123.

[4]金晓彤,杨潇.新生代农民工与同龄城市青年发展型消费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6(2):13-22.

[5]陈艺妮,李纯青,金晓彤.地位消费对新生代农民工自我保护的影响机理[J].财经问题研究,2016(5):116-122.

猜你喜欢

新生代流动农民工
丁程鑫 偶像新生代 演员请就位
流动的画
网红要逆天!开启新生代创业之道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企业新生代员工激励机制的探讨
辽源市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