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供水企业如何加强经济管理体系建设

2018-05-14褚立会

财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供水管理体系过程

褚立会

经济管理可以说是作为核心支撑企业一系列的管理工作,这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较为直接的影响。通过对供水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在管理不到位的影响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困境,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也难以实现。针对经济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不断的加强是改善上述现象的重要手段,对企业一系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积极意义。

供水企业 经济管理体系 建设

供水企业现阶段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对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健全。经济管理是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对企业多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有较为直接的影响,这可充分说明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这要求相关企业以及负责人必须提高对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借助必要的措施与手段对其进行体系建设,促使经济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当前形势下供水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不断实践与发展的过程中供水企业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我们还是不能忽略其中的缺陷与不足,现代供水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可在多个方面进行直观体现,我们主要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并进行仔细分析。

(1)经济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供水企业的供水管网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引进以及整改等,上述工作内容主要由个人或者单位进行层层的转包后承建,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并不能实现对企业命脉的有效掌握,同时受到管网材质差、价格高,施工质量不合格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在经济上呈现出一种亏损的现象。

(2)经济管理不到位在票据上存在漏洞

发票的流失可实现对上述现象的直观体现,部分外部员工甚至存在直接开发票的现象,在外私接工程以及收费也是其谋取自身利益的常用手段,这都会对企业经济管理建设的顺利开展造成阻碍。

(3)经济管理中人的积极因素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以人为本”是供水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部分干部员工错误的将供水企业划分到垄断行业中,认为供水企业的管理工作并不是必须存在的,在收取水费的过程中只要依靠政策即可完成,因此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懒散现象。这些都是导致供水企业经济发展受到阻碍的原因,也就是说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实现对上述因素的充分考虑。

加强供水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建设有效方法

针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有意识的加强是促使供水企业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基本手段,同时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准确寻找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1)加强供水企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首先必须促使管网抢修以及维修等一系列工作顺利完成,促使正常供水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要在这一过程中针对排水管网安装、整改等工程不断加大建设力度,这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供水管理实现较大幅度的增强。供水企业在实际承接管网建设的过程中可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进行,这不仅可从根本上实现对供水管网施工质量的保障,同时可彻底杜绝干部员工不法行为的出现。在工程统一管理与施工的背景下企业的收入得以不断增加。

(2)加强供水企业经济管理

材料供给是供水企业经济管理不可避免的一项内容,也就是说在实际针对供水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从材料供给着手,主要是对其进行统一的购买与管理,该项工作主要由材料科以及物资供应站负责,供应商不会在这一过程中参与到中间环节,这对减少管理漏洞以及降低材料成本目标的实现有相当大的作用。

(3)加强票据管理

供水企业在实际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由财务科对票据进行统一的监督与管理,傳统管理工作中乱开发票以及先谋取私利等不法行为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杜绝。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说,可针对员工进行定期的科学培训与教育,促使其服务质量有效提升,最终促使经济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供水企业产销率高低直接反映企业经济管理水平

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产销率的高低是影响最为直接的因素,供水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可通过产销率的高低进行直观体现,下面我们对其做法进行仔细分析。

(1)建立完善的二级考核表体系

为了提高产销率工作的可操作性,安装二级考核表,并将区域产销率与收费员工作挂钩。对二级考核表的管理,要求较近区域一周抄表三次,偏远地区一周抄表不少于二次,查抄用户水表时做好辖区管网巡查。

发现流量不正常,及时向生产科汇报、向检漏队转单,各部门积极配合查找原因、修复漏点直到水量正常为止。事实证明,考核表的安装和有效的管理制度,确实起到了减少供水企业人力、物力,降低供水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良好效果。

(2)加强检漏队伍的建设,及时调整绩效考核方案

检漏队伍在提高产销率的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时调整检漏队的绩效考核方式。

二级考核表体系建立前,将检漏队的绩效考核与营业所总产销率挂钩;二级考核表体系建立后,检漏队除完成日常主管检漏外,对产销率低于60%以下区域进行重点检漏,以产销率达到合理目标作为考核依据。事实证明,考核方式的改变,也促进了检漏效率的提高。

(3)抓好源头治理,强化管网施工质量和材料供应质量

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为了避免陷入“建了没多久就修,修久了就整改”的怪圈,对工程质量监管出台了“终身追责制度”,每个工程都建立详细的档案,工程施工竣工日期、项目经理名单、主要材料供货商明细、材料验收人等全部记录在案,发现施工质量问题一律追责,责任人将依据《员工手册》进行处罚。凡新施工的小区管网工程,在交付使用时要进行产销率考核,产销率必须达到85%以上。否则按工程质量问题进行追责。

(4)开展义务巡管活动,扩大产销率工作的全员参与度

“义务巡管活动”是一个富有公司特色的活动,既服务了产销率工作,又与当前形势下的“创先争优、党员义工”等活动联系起来。。义务巡管活动的开展,使全体员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并肩作战,不仅增强了员工之间的沟通,更增进了感情,增强了员工队伍的凝聚力。

工程施工人员由原来的只是指挥和管理变成积极参与动手施工,由以往“要我工作”变为“我要工作”,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个人收入也得到普遍增长。企业通过强化绩效管理以来,统一了思想,统一了人心,统一出了效益,全面提高了经济管理水平。

[1]鲁芬.探析供水企业如何加强经济管理体系建设[J].经贸实践,2016 (10).

[2]赵晓容.新常态下供水企业如何加强经济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16( 24):70-70.

猜你喜欢

供水管理体系过程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山西力推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叠压供水技术在城市供水中的应用分析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农村片区供水模式探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