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老生”张国立:我不是狡猾,我是懂了
2018-05-14心若无尘
心若无尘
62岁的张国立没有想到,在这个干什么都讲有没“流量”的时代,自己会被安上“流量老生”的称号。不过,确实因为在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里周到、圆融、左右逢源的主持,张国立竟在花甲之年又火了一把。其实,还远不止这个,2017年,张国立参加了4档综艺节目、4部影视剧、1部话剧,让似乎沉寂了很久的他再次出现在了大众的眼前。
“我不是狡猾,我是懂事”
1994年播出的《宰相刘罗锅》,开创了古装戏说剧的先河,剧中张国立饰演的乾隆留两撇小胡子,手持折扇,风度翩翩,一下在各大电视台掀起了收视热潮,红遍大江南北,正是这部戏,让观众认识了“皇上”张国立。
趁着这股东风,张国立又先后拍摄了《康熙微服私访记》和《铁齿铜牙纪晓岚》,凭借这三部剧,张国立奠定了自己在演艺圈的地位。
荣誉加身,影响力也足够,但很快张国立的圈中好友就发现,他想要的更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演员这个角色。抛去光环,对张国立来说,在做好一个演员的同时,经营似乎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于是,1995年,张国立成了国内最早一批下海的影视剧演员,成立了“国立影视工作室”,10年后,升级为“国立常升影视公司”。
从默默无闻到名声大噪,混迹娱乐圈多年,张国立早已懂得只有克制欲望,方能不忘初心。张国立在圈里是出名的人缘好,朋友中既有清高的文化精英、青年后生,也有体制内的大佬和资本新贵。跟其他影视演员年纪轻轻就成立公司不同,张国立靠的是一路走来的阅历和人脉,再加上他的厚道、勤奋和精明,从事影视经营可谓水到渠成。
2008年,刚刚关注电影的张国立急于想运作一把,这时候宁浩带着剧本《疯狂的赛车》找到了他,仔细研究剧本后,张国立觉得可行,可就在准备签约投拍的时候,好友蒋雯丽一个电话把他召了过去,在饭桌上,蒋雯丽面对这个多次合作的好友,胸有成竹地说:“你得先投拍我的电影。”张国立没有当场答应,只说看过剧本之后再决定。
“只要张国立答应看剧本就有戏”!蒋雯丽信心十足,可没想到,半个月后,张国立的电话就来了:“故事好看,也有意义,但拍出来不赚钱啊!”张国立非常直白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蒋雯丽当然不服气,两人在电话里较起了劲:“那我就再找别的投资人,上映之后看成绩!”蒋雯丽很不甘心。
两个在演艺圈各自占有相當阵容的好友打起了擂,蒋雯丽还特意请来冯小刚作证,但没想到,冯小刚听完两人的战局后,不由得乐了,对蒋雯丽说:“国立太狡猾,我看你输定了。”冯小刚话音还未落,关于张国立“狡猾”却在圈内盛传开了。
结果,张国立投资的《疯狂的赛车》,这部低成本的电影为他带来了上亿元的票房收入。而蒋雯丽的电影《我们天上见》却正如张国立的预见,票房遭遇了扑街。
这次较劲,蒋雯丽虽然输了,却打心眼里服气,再见面时,她拍了一下张国立的肩膀说:“老谋深算,果然狡猾!”张国立呵呵一乐:“我狡猾,但其实也是懂事啊!”“这话怎么说?”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但张国立的一席话,却让蒋雯丽对他的认识攀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张国立说:“投拍一部电影,耗时费力,大把烧钱都只是表面的辛苦,背后承载的却是一群人对于电影的梦想,你想啊,一群人跟着你吃苦受累,最后拍出来却没有人看,钱没了可以再赚,信心的重塑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蒋雯丽默默无语,良久才蹦出一句:“你可真够懂事的!”
表面狡猾,内里却懂事,成了张国立在圈内的人设。或许狡猾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一份责任,而懂事,也是他不愿意辜负他人对电影梦想的胸怀。
不工作就生病的“狂人”
公司发展势头很好,有朋友便劝张国立申请上市,但他却委婉地拒绝了:“小富即安,随缘就好。”这话里有谦虚,有自知之明,有故意放低的姿态,张国立已经精准地掌握了一门叫做分寸感的艺术。
不求公司上市,但愿前景稳固。在经商上,张国立有足够的理性,但是他表现在工作上的态度,却让妻子邓婕毫无办法,用邓婕的话说:“三天不工作,一准儿会生病。”爱妻的调侃,张国立是接受的,他开玩笑说自己除了工作,没有别的爱好,连自己都觉得“毫无生活情趣”,但他就是喜欢时刻在工作中的状态。
2006年在执导电影《第601个电话》时,因为赶档期时间紧,张国立一整天没有去卫生间,憋出了尿毒症,当场昏迷在片场,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昏迷的三天里,张国立在脑子里“拍了三部电影”,都是打仗的戏,一个人在那儿喊:“这坦克为什么不给我开过来呀!”“这个炮打出去落点和弧度为什么没有交织呀!”……看着昏迷在病床上还不忘拍戏的张国立,邓婕心里百味交织,心疼却无奈,偷偷地抹起了眼泪。
等张国立终于清醒过来,邓婕忍不住打趣他:“你这几天都拍的什么戏还记得吗?”张国立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又做梦拍戏了?”邓婕嗔怪地看他一眼:“你啊!不工作就得生病。”张国立两手一摊说:“闲下来反倒一个人坐着发呆,不知所措啊!”邓婕长叹一声,多年相伴,她实在太了解张国立的秉性,既然无法改变,已经退居幕后的邓婕只好从生活上给予更多的细致照顾。
在张国立的日记本上,他甚至把当天要做的事情细化到分钟计算。如果偶然有空闲,张国立也不会随便打发时间,在片场忙碌的日子,身为导演,看见地上有饭盒留下的污垢,他也要蹲在地上擦干净。有合作的演员,看见张国立日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之后,目瞪口呆,声称这根本就是一本“狂人日记”。
从演员,到导演、制片人、公司老板,再到变成朋友们眼中的“工作狂人”,在4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张国立几乎囊括了所有国内专业大奖,但他并不安于仅仅是演戏,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是一个“纯粹”的人,想涉及的领域还有很多。
此话一出,立刻就有各大综艺找上了张国立,从主持人到嘉宾、讲解员,62岁的张国立忙得不可开交,成了影视圈著名的“流量老生”。
《国家宝藏》里,张国立是001号讲解员,承担着半个主持人的角色,不仅凭借老艺术家的“儒雅风范”征服了观众,更因一个暖心的动作获得一致好评。原来,有一期节目邀请了著名的考古研究员郑振香先生,由于先生年事已高坐到椅子上后两腿就悬空了,张国立立刻转身去拿了一个脚垫给先生搁脚,就这一“细节见人品”的举动让他收获了无数粉丝。
《演员的诞生》里,作为主持人,他如何控场接话,化干戈为玉帛,又成了网友喜闻乐见的看点。一期节目中,郑昊被轰是“戏霸”,被章子怡批评表现差,张国立却打圆场“这么一段戏,就用‘戏霸安在一个演员身上,是不是稍微言重了点?”一席话尽透周到体贴,郑昊忍不住在台上红了眼圈。
被需要,成了张国立屹立娱乐圈的动力,在火星四溅的舞台上,他的狡滑和懂事,更多的表现在不咄咄逼人、圆融妥帖,替人挽场救尊上。
流量老生,择一事爱一生
冯小刚曾经有一段对张国立很著名的评价,他说:“国立有非常坎坷的经历,也在蹉跎中练就了生存的智慧。国立很狡猾但不失厚道……能屈能伸、能上能下。”也可能正因如此,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中的老东家一角非张国立莫属。
对这样的评价,张国立认了。他自己都说:“我是在人际关系的长河中被磨圆了的石头。我一般不会让人为难,也不会让对方觉得不舒服,我为人的价值观念就是这样的,哪怕这件事我做完以后挺窝火的。”
但唯有一件事,他不圆滑,那就是对演艺事业的热爱,所以,他才能成为观众们眼中一个合格的“老戏骨”。
2016年初,著名导演哈文找到张国立说:“我准备做一档文化类的节目,需要你支持。”但张国立却沉默了。先后执导过三次春晚,阅人无数的哈文当即明白了张国立沉默背后的含义,便紧接着说:“这个节目实际上是寻访中国瑰宝级文化与技艺,和老匠人一起体验传统技艺。”这句话,一下打动了张国立,他立刻对哈文说:“这比我想象的有意思多了!”两个人马上坐下来,对节目进行了最终的定义:整个节目要从挖掘、再现、传承和保护的过程,燃起更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和手艺的兴趣和热情。
在最新一期的《非凡匠心》中,张国立有幸见到了木雕大师王金生,这是一个和木头打了74年交道的90岁老人,创作过《清明上河图》《五百罗汉图》等令人叹为观止的木雕作品。在那期节目中,张国立拉着王老的手问:“70多年您都在做一件事儿,您有没有觉得这件事情不想做了?”王老回答:“没有,每次我拿起木头的时候,我的内心都一直在和木头对话。”
大师的回答,一下触动了张国立的内心,也让他一下理解了匠心的真正含义:横跨几十年择一事爱一生,排除一切喧嚣,把它做到自己最满意。张国立觉得自己这一生择的一事,就是演戏,而演戏也需要一颗匠心。
他生于天津,长在陕西,在贵州和四川工作过,16岁时还是打隧道的铁路工人,看着火车从隧道里轰隆而过,最大的愿望就是当汽车司机。后来被选入铁路文工团做报幕员,唱过“样板戲”,跑过龙套,说过相声——一度被误以为是郭德纲的“师叔”。再后来北漂,最惨的时候,顶着北京的漫天黄沙,一家一家地问“你们要演员吗?”
但不管怎样,他都坚持了下来,所以他务实。在朋友们眼里他小气爱钱,但绝对好说话;在妻子眼里,他只知道工作;在儿子眼里,他只是个严厉的父亲……他没有一副傲人的皮囊,但却有一身傲人的智慧;他没有显赫的背景,却有着一路走来的阅历和人脉。
在瞬息多变的演艺圈,张国立是一个参与者,从不曾离开表演的舞台;是一个思考者,他见证着演艺圈的变化和发展,观察和反思也从未停止。潜心演艺圈四十年,张国立不仅改写了“流量”这个头衔的含义,还为自己的“狡猾”正了名,他就像一颗在生活的长河中被磨圆了的石头,圆融妥帖,狡猾但不失厚道,这就是张国立在蹉跎中练就的智慧。
编辑贺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