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种植效益探究

2018-05-14铁朝良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技术优化水稻种植效益

铁朝良

摘 要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凭借得天独厚的种植环境,我国水稻产业居于世界前列,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国水稻种植在技术上不断优化,满足产量质量双输出。基于此,探索水稻的种植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在种植技术上提出相应的策略分析,以此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

关键词 水稻种植;技术优化;效益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1.013

我国水稻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现如今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耕地面积的30%,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改革,传统种植技术已无法满足现有的供求需要。再加上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水稻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使农作物在低产状态下出现病变等问题。因此,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改善种植环境,提高种植效益,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我国水稻种植现状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约有65%的人以稻米为主要摄入物。在我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栽培经验,促进现阶段水稻种植技术趋于成熟化。但如果我国水稻出现供应不足,是较难通过进口贸易解决。所以,要保证水稻产量达到人口的基本需求,必须确保在水稻种植产量和质量上引进高精尖技术手段,现代先进科技带领传统的种植技术共同发展,实现水稻种植产量质量的双赢。随着建筑用地的不断扩充,耕地面积不断让步,导致水稻种植密集化,再加上农用劳动力的流失,因此种植技术的改革创新,是我国亟待解决的水稻生产问题。

2 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技术

2.1 种植方式

2.1.1 直播

提升水稻种植效益,首先要从源头抓起,改变种植方式是第一要务。水稻直播操作简单、种植效率高、低节位分蘖良好,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种植技术。但是弊端也较为突出,由于根系插入土壤浅,种植密度大,会导致稻苗倾斜歪倒,再加上直播出米率和产出品质低下,易产生杂草损害。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种植品种入手,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秧苗品种,并选用专用除草剂防止杂草侵害,提升优化直播技术。

2.1.2 抛种

抛秧播种最大的优点在于成本较低、播种效率高,比较适合我国的种植现状。使用抛种方式时,选材上一般都集中选择较为精良的幼苗,抛秧播种对于秧苗的新鲜度和精壮度有很高要求,而且在操作上也是需要特别注意,一般选择在逆风天气进行高抛和远投播种,秧田水深2 cm位置最为适宜,并且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播种,第一次只选用秧苗70%左右,剩下的则填补首次抛秧的空白区域,由此提高水稻种植覆盖率[1]。为了更好地省时省力,技术人员研究开发新型水稻抛秧器,可以更好地进行水稻种苗均匀抛秧播种,节约抛秧盘和秧苗,减少了农用劳动力的投入。

2.2 水稻种植的生长环境

水稻生存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水,种植水稻的整个阶段的需水量一般在700~1 200 mm,所以稻田必须保证充足的水分。据调查,当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低于80%,会导致水稻光合作用的减弱,出現幼苗枯黄问题,所以提升水稻种植区域的水循环系统是首要问题。在幼苗生长期间出现的倒伏问题,可以采用技术手段帮助水稻直立生长,一般是采用支撑物的方式,帮助幼苗成长。返青期、开花期的水稻最需要水分的滋养,这时候要特别控制水量的使用,过多的水量会导致结实率低下甚至死苗情况[2]。

3 优化改进叶龄种植技术

叶龄种植技术是目前比较新颖的水稻培育方式,它是指根据水稻主茎叶的发育状况,结合水稻器官的同伸原则,明确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以及相对应的高产培育方式的技术。其新颖之处在于较传统技术相比,技术更加标准化,产量输出高,将这种技术大量投入到水稻培育中,会较大幅度降低种植成本,对提升种植效益有很大的帮助。运用这种技术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建立科学的观测点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需要建立科学的叶龄观测点,农户通过对水稻叶龄的实时观测,可以针对产生的不同情况快速准确地调整培育方案[3]。但在建立叶龄观测点时,需要对当地的水稻品种以及气候环境等进行系统详尽的调研解析,最好可以对每一区域的种植情况进行数据列表,这样在后期培育方案改正时可以提供数据参考。

3.2 应用叶龄田间诊断

水稻种植最忌讳病虫害等一系列自然灾害,这将严重威胁水稻生长,导致产量的大幅度减少。要避免这些灾害影响,就要熟练应用叶龄田间诊断技术,实时监测种植环境,从基础措施上减少病虫灾害。此诊断技术需要根据当地种植现状和水稻的实际发育为原则,对生长过程中的种苗转移,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产生的问题及时提供解决对策,保证水稻的丰收高产。

4 水稻种植技术的策略

水稻种植技术主要沿用的就是“三控”技术,指的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控制水稻的肥料用量,控制水稻种苗以及防止病虫害的技术。专注于这三项技术的研究,可以使水稻种植的产量提升,优化水稻种植效益。

4.1 控制水稻的肥料使用量

在控制肥料使用量的问题上,通常是控制氮肥的使用。氮肥的施用量过高,实际上使用的有效种植面积较低,这是传统水稻种植中最为显著的问题。农户忽略了水稻土壤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导致施肥面积不均,生长出的水稻出现枯黄、存活率低下、病虫侵害等问题,这样就急需解决水稻的用肥问题。在水稻幼苗时期,要降低施氮肥的比例,在水稻的后续生长中加大氮肥的使用比例,提升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利用率[4]。同时,也需要均衡其他肥料的配比情况,在分蘖期补充尿素和氯化钾的施用量,防止水稻在抽穗期提早衰败。

4.2 控制水稻种苗

要在对水稻幼苗的选择上进行管理和控制,采取因地制宜的选择标准。依照土壤的需求程度,地理环境以及当地气候选择更适宜的种植环境。再者传统的种植技术,使得水稻在成长过程中茎节分枝,也就是常说的分蘖。处理这种情况时,可以在施肥环节注意肥料的选择,注意把控施肥的时间以及施肥方式等,全面有效地控制分蘖情况的产生,这样就能使水稻达到高产。

4.3 防止病虫害的技术

水稻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幼苗茁壮生长,防止病虫侵害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本源上采取防治措施,先要将病虫害进行分类,如稻曲病、蝗虫、田鼠害等灾害,利用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等手段降低水稻病虫害。例如,解决稻曲病,每667 m2需要采用20%井冈霉素50g,抽穗前15d左右兑水喷雾。减少水稻病虫害的肆虐,保护和改善种植环境,促进水稻产量的提升的同时也能保证质量的高度[5]。

5 结语

水稻已成为我国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材,人们对于水稻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因此,提高水稻种植技术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这对水稻种植效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不断提升种植技术创新,改革和打破传统种植技术壁垒,不断优化现阶段种植技术,扬长避短,学习并借鉴先进的种植技术,因势利导解决水稻生长期间的诸多问题。这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产量最优化,质量标准化。

参考文献:

[1] 潘丰.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7,8(12):135.

[2] 朱文勇.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栽培技术措施[J].河南农业,2015,7(20):34-35.

[3] 路明德.推广水稻机直播技术 提高稻农种植效益[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6,6(16):40-42.

[4] 张洪程,龚金龙.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研究现状及发展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2014,7(17):1273-1289.

[5] 孟燕.提高插秧技术 增进水稻种植水平[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4,1(22):35.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技术优化水稻种植效益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水稻种植中关于抗病技术的创新探讨
重庆云阳同一地区不同土质种植的质量分析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优化与实现
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