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沦陷区的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
2018-05-14刘素新
刘素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把工作重心放在广大农村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同时,十分重视开展沦陷区的抗日斗争,特别是被日军占领的北平、天津等重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工作。1938年9月,党成立了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点”指的是北平、天津、唐山三个城市工作委员会,“线”指的是北宁等铁路沿线党组织),有力地加强了对天津等沦陷区城市工作的领导,推动了华北敌后抗战的深入发展。
卢沟桥事变与天津沦陷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激起全中国各族人民的强烈愤慨。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即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7月9日,天津《益世报》以醒目标题报道了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的消息,天津人民义愤填膺,要求坚决抗击日本侵略者,武装保卫平津,武装保卫华北。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者继续增兵华北,扩大侵略战争。7月27日,日军向北平中国守军发动大举进攻。同日,天津日租界也立即呈现出战争状态,交通断绝。驻塘沽日军急速向市区开进,天津危在旦夕。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第二十九军驻天津守军断然采取军事行动,各部队于7月29日凌晨向日军同时发起攻击。在驻守天津日军受到沉重打击的情况下,7月30日凌晨,日军疯狂反扑,大举进攻天津市区。其间,日军每天出动60余架(次)飞机,对市区先是进行不分目标的狂轰滥炸,后又将轰炸和炮击的目标集中于国民党天津市政府、警察局、保安司令部、火车站、造币厂、造纸厂、法院、电台及日军认为是抗日活动据点的南开大学、南开中学、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等处。在日军强大炮火攻击下,孤立无援的天津守军伤亡严重,战斗力锐减,陷入敌人的四面包围中。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7月29日下午撤离天津,天津保安队于7月30日晚也被迫从市区撤退,天津沦陷。
天津沦陷后,日军惨无人道地对天津人民进行了血腥屠杀,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残杀我同胞3000余人。在津郊农村,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一系列惨案。日军蹂躏中国妇女的事件也不断发生。日本侵略者的践踏使沦陷后的天津顿时变成一座人间地狱。
1937年8月1日,在日本侵略者的扶植下,汉奸傀儡组织——天津治安维持会成立。从此,日本侵略者开始了在天津的法西斯殖民统治,天津人民陷入日本侵略者长达八年的血腥统治之下。
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的建立
全面抗战爆发后,特别是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產党为领导和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制定了一系列斗争方针和策略。
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在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下,华北各级党组织迅速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转移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轨道上。为配合八路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1937年8月,中共河北省委在天津建立了新的领导机关,领导平津及冀东一带沦陷区工作。
1938年5月,中共河北省委书记马辉之奉命到延安,向张闻天、刘少奇等汇报冀东抗日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刘少奇除对冀东武装抗日起义作出具体部署外,还指示尽快筹建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由吴德负责,归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此外,刘少奇还对点线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和城市工作的重点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城市工作由点线委员会领导;城市中的党组织要短小精干,主要是坚持秘密工作,利用多种方式了解敌情,向根据地输送人员和物资,聚积力量,配合将来反攻,收复失地。
马辉之在回津途中到武汉向博古传达了关于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归长江局领导的决定。博古指示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可与武汉、香港建立电台联系,并由马辉之将电台呼号、密码带至香港和廖承志取得联系,研究确定电台通信具体办法。7月13日,马辉之回到天津。8月,葛琛到津。经中共河北省委研究决定,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改由葛琛负责。9月,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葛琛任书记,赵耕田任委员,顾磊任干事。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下辖北平、天津、唐山三个城市工作委员会和北宁等铁路沿线党组织。葛琛负责北平城委和唐山城委,赵耕田负责天津城委和北宁等铁路沿线党组织。顾磊负责天津城委和北宁等铁路沿线党组织的联系工作。
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机关设在天津法租界寿德大楼(今和平区和平路322号狗不理饭店)4楼68号房间,对外以耕石刻字社为名,住机关掩护并工作的人员有刘耕石(刻字社老板)、刘锦纯(老板娘)、周英等。秘密电台是中共河北省委留下的,设在英租界62号路伊甸园(和平区沙市道45号),直接受葛琛领导。负责人为王士光,工作和掩护人员有王新等。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就是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下联系、带领党员群众坚持开展敌后城市工作的。
1939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由长江局划归晋察冀中央分局(北方分局)领导。当时由于分局机构尚未健全,聂荣臻即指示冀热察区党委书记马辉之暂时代管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在此后的艰苦斗争中,区党委通过电台与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保持着密切联系,还建立了四条交通线,第一条由田家台经妙峰山到北平;第二条由镇边城到北平;第三条由北平经松林店、张坊到平西;第四条由北平经三家店到平西。这四条交通线,打通了抗日根据地与北平等敌占城市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开展城市工作打下了基础。
5月,冀热察区党委派赵普宣到天津任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书记。赵普宣曾在天津做过《火线》出版工作,熟悉天津情况,而且在地下秘密斗争中接触过的人不多,从未暴露过,便于隐蔽。赵普宣到任后立即与顾磊取得联系,传达了区党委的指示,并做了明确分工,赵普宣负责北平、唐山城委工作和电台工作,顾磊负责天津城委和铁路沿线党的工作。
1939年秋,日伪势力渗透到租界,抗日斗争环境极其险恶。国民党设在英、法租界内的秘密电台迭遭破坏。因此,冀热察区党委电令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电台停止使用。
1940年5月和1941年5月,赵普宣两次到平西根据地汇报工作。晋察冀中央分局组织部部长刘仁听取汇报,并分析了平津唐城市工作及干部情况,作出进一步部署。赵普宣对干部和工作做了新的安排和部署。7月,由于叛徒出卖,赵普宣被捕,关押在天津日本宪兵队。鉴于此种情况,为防止平津党组织遭受更大的破坏,1942年2月,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通知顾磊撤回根据地。3月初,顾磊到达晋察冀中央分局,向城委刘仁和刘慎之汇报工作,并将所负责的天津城委和铁路沿线党组织关系全部交给刘慎之。分局决定顾磊留根据地工作,不再回天津。至此,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全部停止。
开展城市抗日斗争
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及其所属党的组织,自1938年9月至1942年2月,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特别是1939年12月以后,按照党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在敌占城市共坚持了3年零5个月,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重任。他们在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和冀热察区党委领导下,恢复和重建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为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抗日根据地输送了大批干部和党员,特别是1939年初到1940年夏,点线工作委员会通过北平、天津、唐山三个城委和铁路沿线党组织,不断向抗日根据地输送党员和抗日群众,支援和充实了根据地党政军各级干部力量;通过多种渠道为根据地采购和运送物资,支援了根据地的军需民用和抗日战争;搜集了一些重要的军事情报,并通过秘密交通线护送一些国际友人到晋察冀根据地参加抗日工作;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向城市各界人民宣传党的抗戰政策和统一战线方针,团结爱国力量和广大群众,推动了敌占华北城市抗日救国运动的深入发展。
天津城委成立后,在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坚持秘密工作,领导和发展党的组织,在城市中宣传党的抗战政策,利用各种渠道了解敌情,有力地配合了根据地的抗日游击战争。从1938年9月到1942年2月,顾磊一直担任天津城委书记。为便于掩护机关、开展工作和互相照顾,党组织为顾磊组建了一个临时家庭。成员包括两位“老人”“妻子”和“女儿”,顾磊随老人姓李,化名李子元。另外,又由杨思宗(又名梁波)协助顾磊联络党的关系。当时,天津城委领导着王兰庄党支部、小站党支部、公大纱厂和北洋纱厂联合党支部以及天津民先队队部的党员。在天津城委的领导下,这些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抗日斗争。1941年春,在顾磊的领导下,中国青年抗日先锋队也建立了党支部。同时城委还联系了民先队地方队部的一些党员,恢复和发展了民先队队员。到1939年8月,民先队队员已有200余人,主要分布在耀华、圣功、中西、省女中、法汉、志达、省一中、广东、工商附中及工商学院等大、中学校。
在加强组织发展和巩固的同时,天津城委努力推动抗日斗争的开展。一是输送党员、民先队队员和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到冀东、冀南、冀中、平西等抗日根据地,有的还去了大后方或延安。二是为抗日根据地收集、提供天津乃至华北的社会政治和军事情报、地图,并通过各种途径及时送往各根据地,为党的决策和八路军的作战行动提供依据。三是通过联系周围的群众关系,开展多次募捐活动,除募集经费外,还包括可供御寒的衣物、文化生活用品,特别是适合抗日游击战争需要的药物、供包扎医治外伤使用的急救药包等。四是利用多种形式,广泛联系周围群众,开展抗日宣传工作。
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及天津城委的工作,为天津地下斗争的开展、为天津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力地支持了华北敌后的抗日战争,在天津人民抗日斗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 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