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非技术性能力的培养

2018-05-14甘晓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6期
关键词:社科人文人才

甘晓英

[摘 要] 以软件工程教学实践为例,针对工科学生特点,探讨其非技术性能力培养问题。采用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人文社科知识、管理与团队意识等多种措施,加强学生非技术性能力的培养。对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 键 词] 非技术性能力;软件工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253-01

软件工程本质上是一门工程性的课程,主要面对的是工科类学生,是计算机、控制专业的主干课程。作为一个学生,其专业技能知识可能很好,但是其他方面的知识可能相对比较薄弱,如在领导艺术、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知识十分欠缺,这些称为“非技术性能力”。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缜密地思考、严谨地推理等比较“硬”性的思维,长期占据着教学的主导地位。但文科与理科、艺术与工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科技工程上的发明创造都来源于艺术和生活。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与其所从事的工作有着重要的联系,而环境的熏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可以提高工科学生的审美能力、管理能力、团队使用能力等非技术性能力,这是学生教育培养的一个新的挑战。本文以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的教学实践为例,提出了培养学生非技术性能力的一些措施和方法,具体如下。

一、经济意识的培养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们对学生的教育都是注重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对于企业来说,技术是为商业利益服务的,技术的应用经济性决定了企业是否采用该项技术来进行生产。软件工程这门课程正是为了解决在软件开发中遇到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应用软件工程的目的就是要降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这和企业的根本利益是相吻合的。在给学生讲解这门课程时,应时刻把经济意识贯穿到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时刻考虑经济问题,为将来工作的企业节约每一笔开支,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适应企业的根本需求。

二、人文社科知识的补充

相对来说,非文科学生在艺术与欣赏,管理与经济等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在实际的软件工程中,如软件界面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大部分学生仅仅是能够满足技术要求,没有想到如何能够使软件界面更加美观大方,色彩搭配更加亲近用户。对于软件工程这门课程来说,这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一个软件的按钮位置、一个图标的色彩,都直接影响着软件的质量。给用户的第一眼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工科学生应努力培养自身的人文社科知识,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软件工程应该更像一门文科类课程。在软件工程的教学与实践中,一方面可以把管理学、经济学中的风险评估、技术经济分析等概念引入,强调软件的工程化开发思想;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写作文字功底,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技术文档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软件产品的质量。很多开发人员非常讨厌写或者不去写文档,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加强对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的补充已经迫在眉睫,一个好的程序员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作家”。

三、管理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大型项目的开展,而团队合作模式成为目前发展的大趋势,一方面团队强调个体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团队更强调整体的协同性。学生这方面的培养主要从管理的艺术性和原则性方面入手。

要认识人才,作为一名管理者首先要有认识人才的眼光,从不同的视角去发现和认识团队个体的性格、习惯、特长等,不要单纯以“专业技术能力”为标准;其次要爱护人才,用心、用情去不断改造人才,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再就是要合理利用人才,在不同的工作领域,适时地安排最得力的人,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才,发挥不同类型人才的最大效率。

像软件工程这样的课程已经大量的出现在相关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多学科交叉融合,不仅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强调管理、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培养。对于人才来说,个人的能力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层面的问题,还需要许多的非技术性能力。在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应对非技术能力的培养给予充分的重视,在非技术能力培养方面多下工夫,实现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人文素质等全方位、多学科交叉培养,充分体现代教育的交叉融合理念,培养出高素质、全方位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裴小兵.基于软件开发团队的软件工程教学实践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2):55-56.

[2]王耀东,逄奉辉.论卓越工程师的非技术能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1):23-26.

[3]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8):9-101.

[4]莫汝虎,蒋炜,席酉民.未来企业的演化及其对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7(2):23-26.

[5]叶俊民,胡金柱,李蓉,等.软件工程案例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7(7):19-21.

[6]龔克.转变观念大胆试验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中国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10-12.

猜你喜欢

社科人文人才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透析2019年中文社科排名靠前期刊里的大学和学者
余杭区首个“社科之家”揭牌启用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人文社科
毛遂自荐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