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蕴涵的辩证关系
2018-05-14徐曼闫咏梅
徐曼 闫咏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高屋建瓴,深刻揭示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面临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政治文化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国际风云气候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正视现实,立足国情,扎根本土,把握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关系全局的战略需要。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对立统一规律是其根本规律、实质和核心,是理解其他规律和所有范畴的“钥匙”。从辩证统一的视角解析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精准把握其深刻内涵与思想精髓,坚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永不懈怠、奋勇向前的决心与信念。
一、人与物的辩证关系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首先体现为人与物的辩证统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凸显的是“人”,人的需求在前,物的满足在后。人与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重要的两个元素,马克思把我们的世界分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对应着人的元素,客观世界对应着“物”的元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的哲学,它不仅要解释世界,解释的目的更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一方面是主观世界的改造,更重要的是客观世界的改造。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人的“内在规定性”,是指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内在的自觉指向,“人的每一种本质活动,每一种生活本能都会成为一种需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营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生产”。也就是说,人的需要不限于维持机体生存的肉体需要,更重要的是超出肉体需要之外的广泛的社会需要。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满足需要的手段与资源离不开客观的外在世界。
新时期的主要矛盾就是要解决好人与物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要尽量满足人的需要,凸显人的鲜明位置,而不是只见物不见人。人的需要包含着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物质文化需要是其中基础性、主体性的需要。人的需求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化,由物质文化需要延伸到了政治、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在层次上既包含了生理需求,更包含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社会参与、广泛交往、精神升华、审美素养、价值实现的需求。另一方面仍然要合理开发利用外在的自然资源。十九大报告中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美丽”主要是基于生态文明的考量。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国家还要设立国有自然资源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因此,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中,处理好人与物的辩证关系是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前提条件。
二、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是奋斗的动力源泉,也是行动的指南。理想源于现实,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同时,理想中包含着现实,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和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脱离现实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社会共同理想是由一个个近期、远期目标的實现构成的,是要坚持不懈,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源于近40年来年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源于人民生活水平的长足提升和人民的需求,源于国家各项事业的根本进步,源于时代的变革,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现实。1982年,十二大提出分两个十年“两步走”的目标早已实现;1987年,十三大提出“三步走”,引领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1997年,十五大谋划“新三步走”,确定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锚定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抵达一个个曾经的目标,又向着下一个目标出发。当然,理想的实现要脚踏实地、立足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思想的基本要求。经过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经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生产力水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人民在满足了温饱、总体上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其他方面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从精神文化到政治生活、从现实社会地位到心理预期、价值认同等方面,对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甚至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相应要求。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由于现实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而不能被充分满足。
今后,我们发展的方向就是重点解决发展中的地区不平衡、城乡不平衡等问题,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社会发展中所有具有创新活力的要素。可以说,主要矛盾转化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对五年来中国发展成就和变革实践的深刻总结,也是对近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总结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是社会理想与发展现实辩证关系的准确把握。
三、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人的需要是具体的,与一定的社会条件相联系并随其变化而变化,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认清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及其增长和变化规律。随着中国社会快速全面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与丰富。过去,人们的需要主要集中在物质文化生活领域,而在新时代,人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们的需要不再是吃饱饭、有钱花的温饱型社会的需要,也不再是能旅游、有固定住房、有受教育的機会的小康型社会的需要,而是从经济文化领域向政治领域以及法制领域延伸,注重自身合法权利的保障,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注重食品与生态安全,等等。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与这些“变”相适应,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目标并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一定要牢牢抓住“人民性”这条主线,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都是将落脚点放在人民身上,聚焦人民的美好生活。一方面,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历史性变革。另一方面,这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本质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同时这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坚持群众观点和践行群众路线,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总之,在辩证统一性之中,我们既要看到变化与区别,又要注重同一与依存。要解决好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要正视主要矛盾之“变”,以发展来促进“变”,以民生来适应“变”,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服务;要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多维需求,保障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要以文化来丰富“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价值观;以法治来保障“变”,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以生态文明来引导“变”,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要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者徐曼系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闫咏梅系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双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