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环境建设

2018-05-14李华芸

新丝路(下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摘 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少数民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建设直接关系到民生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环境建设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擘画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彰显出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一、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多数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依旧山清水秀。自然生态保护较为完好。这在部分人看来是自然改造能力低幸而得以保留的缘故。但是人们怎知道,这片青山绿水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这里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地方,青山没了,绿水也就没了,两者都没了自己的生存也就岌岌可危。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

地处祁连山东段、黄河流域中上游和石羊河流域源头位置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幅员面积为7149平方公里。县境内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海拔在2040-4874米之间。管割范围为下辖9镇10乡,共有176个行政村,18个社区。现居住人口21.52万人,共有藏、汉、土、回、蒙古等28个民族。属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出产白毛牛、高山细毛羊、青稞小麦、高原蔬菜、洋芋等。森林在本地区生态环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完好关乎其它生态因子如土壤、气候的变化。天祝县是甘肃的重点林区和重要林业基地,全县林地面积454.2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863.5万立方米,森林资源遍及全县,生物环境多样,境内森林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为主,占全县森林总面积的96.4%,占整个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40%,是武威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生态屏障。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林业生态大县。天祝县境内河流分为石羊河水系(内陆)和黄河水系(外流)两大水系。黄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大通河、金强河、石门河等,石羊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毛藏河、哈溪河、南岔河、响水河、西大滩河等17条河流。在维护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同时,天祝县又处在青藏高原的东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严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森林资源一旦遭受破坏,恢复和发展十分困难。

天祝县始终把森林资源保护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落实政府和部门“双线四级”负责制,从行政一线做到了县长包全县、乡(镇)长包全乡(镇)、村长包全村、组长包全组,从业务一线做到了林业局长包全局、林场场长包全场、护林站长包全站、护林员包责任片的资源保护管理责任制。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2011年起,又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推行草原休牧禁牧和草畜平衡。仅“十二五”期间,25.24万亩的封山育林,20万亩的退耕还林补植补造,以及160万亩草原禁牧、13.64万羊单位草原减畜,为天祝换来了更多的绿水青山。

发源于天祝县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的石羊河水系,年径流量达10.24亿立方米,灌溉着石羊河流域200多万亩肥沃的耕地,是武威绿洲得以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库”。

保住这座高原天然蓄水库,保护石羊河流域源头水源涵养林, 2011年以来,天祝县积极响应市委实施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的决定,全县先后搬迁群众14006户62385人,有效减轻了人为活动对祁连山保护区的影响,保护了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该县相继实施了小流域治理、封山禁牧、双龙沟植被修复等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先后建成朵什旱泉沟石羊河流域源头综合治理示范区、哈溪小脑皮沟石羊河流域源头植被修复技术示范区和大红沟南泥沟综合治理示范点,示范治理面积达到4.65万亩。同时,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和生态治理,在南阳山片移民点完成防护林网建设1264亩;实施天景公路等重点通道绿化工程21.71公里,完成6个移民安置点新农村房前屋后绿化1989户67.18公里;栽植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青杨、榆叶梅、丁香等各类苗木26.78万株。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天祝县生态文明与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恢复,这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天祝县的生态建设和环保事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1.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我县生态环境优良,无需再重视、再加强,顺其自然发展就可以了。部分工业企业和矿山的废渣﹑废水﹑废气未得到有效处理,企业对开采矿山后的植被恢复依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少数企业环保法制观念不强,重发展、轻环保,致使建设项目违法建设还有发生。农村干部群众对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

2.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污染治理未能跟上建设脚步

县工业园区现有主要污染源治理技术相对落后,造成环境污染事故隐患。部分生活污水没有得到集中处理而直接外排,工业废水没有得到集中处理而直接外排,致使河流水质恶化;部分生活垃圾未得到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易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垃圾渗滤液,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耕地以及大气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县城交通粉尘﹑环境噪声扰民等问题较为突出,环境质量还有待改善。

3.农村污染问题突出,环境改善有待进一步重视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普及率低;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規模化养殖业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不强,再加上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已成为污染治理的突出问题。大多数乡村垃圾被随意堆放,环境质量较差。

个别垃圾清运的乡村也只是将垃圾收集倒入塬边沟畔之中,填埋场未做防渗漏处理,对地下水和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污水未作集中处理,直接排入地表,饮用水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4.资金投入不足,环保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环保投入是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县政府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环保投入呈明显增加趋势。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尤其是乡镇之间资金投入不平衡,生态环境建设效果上也存在很大差异。

5.环保机制不完善,政府职能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环境监察涉及面广,人员配置严重不足;环境监测能力和监测手段严重滞后,现有人员数量和素质、监测仪器、监测手段和执法条件等都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需要。由于考核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不健全、不科学,直接导致政府职能严重向经济增长集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经济发展中社会要素、生态要素的利用和维护。环保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尚未覆盖整个农村地区,污染事故的处理和环保咨询落实不到位。

三、天祝藏区搞好生态环境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1.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利用电视、电台、网络等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意义,重点要强化三种意识:一要加强学习培训,强化领导和法人代表的责任意识。二要加强教育,强化社会各界的贡献意识。三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强化群众参与意识。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提升全民环境意识,弘扬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道德风尚,推行和倡导“绿色文明”为目的,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使人人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关心环境,为保护和改善自己生活、居住的环境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使群众认识到搞好环境保护,是建设美好的家园,为子孙后代造福,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

2.开发农村新能源,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轻农业环境污染

一是继续推广沼气池和省柴节煤灶 大力发展沼气、推广省柴节煤灶,既能减少农村污染物的排放量,又能减少薪柴的使用量,有利于山林地的保护,使生态环境免遭破坏。

二是合理使用化肥,做到化肥品种和施用量同土壤肥力状况、农作物品种以及作物生长相适应。推广复合肥和有机专用复合肥,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严禁和控制使用高毒残留农药,推广高效低毒新农药和先进的施药方法。

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事业,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积极争取国家、省上和市上项目投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和物质支撑。

调整和转变收费资金使用方向,将本县内相关的林业、水利、环保等规费收入真正用到生态建设当中去。

通过财力性转移支付,健全和落实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原则,健全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力度,提高各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4.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生态环保之路

天祝县应围绕优势资源,积极开发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生态型循环经济。应把建设生态环境与落实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战略结合起来。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工业发展全过程,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全面推行工业节地、节材、节能、节水和清洁生产,重点开展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和共伴生、低品位、难选冶矿综合利用,创建资源枯竭转型发展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

鼓励建设生态乡或村,对其人口、工业、农业、能源、水资源、土地利用、植被绿化、环境污染整治、基础设施及服务产业等建设进行综合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持续和稳定地发展工农业与第三产业,繁荣农村经济并维持农村环境的良性循环。

5.完善监管机制,建立绿色GDP制度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量大面广,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立足长远的系统工程,涉及各行各业各领域,任务繁重,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高效务实的指挥系统。为此要把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作为全县小康社会建设的大事来抓,认真落实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促进各项环保工作措施的落实。一要责任到位。应将环保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中,与相关部门及有关企业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并把责任书的落实作为考核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二要严格把关。在招商引资、农村小城镇建设、矿产资源开发中,要充分听取环保部门意见,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思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三要加强督查。严格控制制砖瓦、小冶炼、及其它污染严重和对生态破坏严重行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对污染严重、治理不能达标的的企业,坚决采取关、停、并、转的措施。政府每年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环保工作,听取各职能部门关于环保工作的汇报,并积极开展环保执法大检查,推动环保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切实履行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总负责的职责。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高级状态,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国情的必然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生态社会的需要,也是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的需要。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说明党中央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紧迫的事情。相信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护环境、改善环境、防止和减少污染,将成为一项全县上下都行动起来的事业。

作者简介:

李华芸,女,中共天祝县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寒露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不文明说“不”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文明歌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