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运动参与与社会化影响因素初探
2018-05-14李科张徽徽
李科 张徽徽
摘 要:参与运动对人的社会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读书期间是完善与提升高职生社会化程度的至关重要时期,运动参与是高职生社会化的一个手段,因此,文章探讨运动参与和高职生社会化的关系,了解运动参与对社会化的促进作用有其理论意义。本文以社会学、体育学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运动参与对高职生的社会化影响,以及如何促进高职生社会化的完善。
关键词:运动参与 高职生 社會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3(b)-0205-02
高职院校也是一个社会的小型缩影,是高职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完善自身,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标的一个必经的过程,是他们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道关卡,大学期间是他们从大学生转变成社会人的关键时期,实质就是在学校生活中学习生活技能知识、学习社会知识和参加大学实践活动的同时,养成角色意识和规范,不断地接受社会的教化,从而养成独立、成熟社会能认可的行为方式,渐渐适应社会,能自觉扮演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一个过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机抽样了湖南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五所高职院校的380名高职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80份,回收问卷319份,有效问卷301份,其中男生197人,女生104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2%;运用文献资料法,以“运动参与、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化”为关键词,检索了近10年间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论文提供真实有效的理论依据。其次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数理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对比分析。
2 高职生社会化的影响主体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这些个人、群体和机构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被称为社会化主体。人的社会化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辈群体、大众传媒,这些都是对人最重要以及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在大学这个阶段,高职生离开家庭进入大学集体生活,从小开始的社会化主体—— 家庭对高职生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同时作为一个仍处于学生阶段的他们来说,还没有进入社会,自然也就不用说工作单位了。在读期间,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对高职生社会化影响在不断深入,是影响其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2.1 高职院校
从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体现高职院校的社会化功能。高校在教学体系上来说与中小学相比更加的灵活自由,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更加直接且显著,它对人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与社会的对接;高职教育注重知识实用性与实践能力的结合,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多种实验、实践内容,促进高职学生对知识的同化,让已有的理论与本职业专业对口,培养适应本职业要求的应用能力。
2.2 同辈群体
大学生同辈群体即是在大学生群体内部自发形成的、有着较强心理认同感和内在凝聚力,相处过程中地位平等,没有上下级的区别。同辈群体作为影响高职生社会环境因素之一,对其社会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高职生大学生活、学习、活动中相处最亲密的对象。同辈群体之间交往形成的亚文化对高职生的吸引,使亚文化中的群体规范和价值成为了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最后,同辈群体之间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会使高职生的社会化走向消极的反面。
2.3 大众传播媒介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在我国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地位在不断加深,目前对大学生的影响,甚至远超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它对高职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同时有利于高职生社会对自我的角色期待,促进社会角色的转变。
3 运动参与对高职生社会化影响因素的调查、统计与分析
运动参与测量分为五个变量包括直接参与、间接参与、体育认知、情感倾向和互动五个变量。采用回归分析的方式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在运动参与中的影响程度大小,结果分析如表1所示。因变量是运动参与,分别是直接参与、间接参与、体育认知、情感倾向、互动五个变量。自变量分别是家庭、性别角色、学校环境、群体环境。模型中的数据显示,模型的R2均在0.1以上,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力度充足。在直接参与影响因素模型中,家庭支持(回归系数0.15)、性别角色(回归系数0.24)、学校环境(回归系数0.425)、群体环境(回归系数0.538),
对因变量有显著性影响,其中群体环境对直接参与影响最显著。在间接参与影响因素模型中,家庭支持(回归系数0.21),性别角色(回归系数0.087)、学校环境(回归系数0.562)、群体环境(回归系数0.346),对因变量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学校环境对间接参与影响最显著。
在体育认知影响因素模型中,家庭支持(回归系数0.61)、性别角色(回归系数1.04)、学校环境(回归系数0.87)、群体环境(回归系数1.153),对因变量有显著性影响,其中群体环境对体育认知影响最显著。
在情感倾向影响因素模型中,家庭支持(回归系数0.42)、性别角色(回归系数0.79)、学校环境(回归系数0.81)、群体环境(回归系数1.32),对因变量有显著性影响,其中群体环境对情感倾向最显著。
在互动影响因素模型中,家庭支持(回归系数1.02)、性别角色(回归系数0.21)、学校环境(回归系数1.65)、群体环境(回归系数0.69),对因变量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学校环境对互动影响最显著。
3.1 群体环境因素
将模型结果与访谈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这四种因素当中,在高职生的运动参与当中,首先是群体环境对其参与结果影响最显著。群体环境作为一个高职学生沟通互动交流的平台,与同学组成运动团体,是高职学生更加青睐的,高职学生的运动参与行为可以使其参与到群体活动之中,在群体环境中,刚开始也许会因为不熟悉,而不能全身心的融入群体环境,在运动参与的过程中,会逐渐地放开自我,与同伴群体的互动增加,在这种情形之下,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得以提升。还有因为爱好相同,经常参与同一种项目的体育群体之间,可以平等交流,通过运动参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对于群体的交往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体育文化,他们相互的交流,为运动参与行为打好了基础。
3.2 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作为高职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学校的体育课堂环境、运动设施配备环境对于运动参与的因素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一名访谈学生说到:“我在大学相比于高中运动反而更少了,是因为我喜欢打網球,但学校没有配备网球场地,而外面的场地要进行收费,所以我只能每周抽一次时间去外面打网球”。学期的体育考试内容有时也就决定学生在此阶段的运动参与的行为。学校如果连学生需要运动参与的设施都没有,那么对于没有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大学生来说,自然而然的降低了运动兴趣,也就不会或者很少开展进行体育活动,所以这也反映出了运动参与中学校体育环境中设施完善的重要性。
3.3 家庭的因素
家庭的运动参与本质上会影响到高职生运动参与。“我喜欢爬山,是因为从小爸爸带着我一起爬山,我还记得小时候喜欢爬山是因为爸爸能陪我一起玩,现在养成了一种习惯,感觉爬山很自由”。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家庭成员的体育爱好会直接对他们产生一种感染,影响到他们最初的运动参与动机,家庭的支持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学生运动参与的方向,家庭的体育氛围和支持对高职生的运动参与起了推动作用;不同家庭对于高职生从小支持的项目不同,也决定了高职生的体育爱好的不同
3.4 性别角色因素
男生的选择更倾向于对抗性的项目,而女生更倾向选择没有或者很少身体接触的项目。这也是由生理发展方向决定的,随着青春期的正常发育,男性的肌纤维自然而然的力量更大,对于体育项目的选择也更符合生理发展的特点。性别角色在运动参与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运动的项目选择上对高职生产生了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运动参与对人的社会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个体在体育活动中的不断发展是随着心理和身体能量的投入而不断进步的,这种发展的速度与心理层次和身体状态投入成正比。
(2)人的社会化特征具有强制性、个体能动性与终身持续性。
(3)随着年龄与知识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影响因素在逐步下降,而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对高职生社会化影响作用在不断深入与加强,逐渐成为影响高职生社会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4)在影响运动参与的四个因素对比来看,对高职生影响从大到小分别是群体环境、学校环境、家庭、性别角色。这些社会因素都对高职生的运动参与产生了显著性影响。
4.2 建议
(1)校方应依据高职生的体育倾向与需求,规范组织小群体活动,通过小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提高参与意识,为社会化行为打好基础。
(2)依据男女生的性格、生理特点与心里特征,引导高职生选择适合他(她)们的运动项目,提高自主参与意识,加快社会化进程。
(3)家庭要继续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支持高职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并养成良好锻炼习惯,为提高社会化意识提供健康的身体素质。
(4)高职院校应该尽量完善学校中体育的硬件设施,给学生建立运动的平台。其次要提升校园整体的体育氛围形成自主的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体育特色,提升校园整体的体育氛围,吸引高职生积极参与,促进和完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 刘波.体育与社会关系研究[J].体育学,2012,32(11):90-97.
[2] 任怡.高职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2,27,(11):65-67.
[3] 李树旺.大学生体育社会学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7):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