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下体育消费观的时代意蕴及实现路径研究
2018-05-14杜力平彭华
杜力平 彭华
摘 要:随着全面健身这一国家战略的提出,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发生了变化,新的体育消费观得到了培育和树立,并影响着全民健身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同时也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然而,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的背景下,要求建立科学的体育消费观,并坚持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原则,从而使其时代的意蕴得以体现,但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有效的路径促进其实现。本文主要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下,对体育消费观的时代意蕴以及实现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全民健身 国家战略 体育消费观 時代意蕴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c)-0220-02
全民健身是一项迎合国家发展的伟大战略,关系着人们生活的幸福以及体魄的健康,同时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洪流中,全民健身不仅能够保证全民身体的健康,而且还能够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促进消费,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保持全民健身同体育消费相互促进发展,将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然而由于我国全民体育起步较晚,科学的体育消费观念尚未形成,过于守旧的体育消费观并不能够引导人们科学消费、健康消费,所以建立科学的体育消费观具有一定的时代意蕴,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路径进行实现。
1 体育消费观在全民健身战略中的时代意蕴
1.1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体育消费观
在对社会进步进行衡量的过程中,主要是以人类发展的程度作为标杆的,因此,为了实现社会的进步,必须重视人类这一社会主体,重视人类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而在人类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绝不仅仅停留在物质生活层面上,还需要精神生活的丰富,只有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方面的需求,人类社会才会得到发展,在全民健身这一国家策略中,其涉及到的层面较广,从全民的健康来讲,全民健身有利于促进人们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并且在健身的过程中,还能够放松人们的生活压力,从而使心情保持舒畅,有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从而促进精神层面得到满足;从全民的需求来讲,通过健身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与此同时,通过体育健身还能够促进体育消费,使全民能够形成体育消费观,进而促进体育产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来讲,在全民健身之一策略实施的过程中,形成体育消费意识是建立在以人为本这一重要原则之上的,其具有满足人们需求的重要作用,因此,体育消费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1.2 体现了全民均衡的体育消费观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全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而由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和文化也处于发展阶段,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此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果惠及群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发展不均衡,便会导致在利益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而全民健身这一国家战略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我国在体育事业方向发展的重要决策,其重要的特点便在于其自身的均衡性,这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参与的人群不分年龄、性别、出身、职业等,参与者的起点也都是相同的。全民健身不仅仅需要依靠政府以及社会组织来进行支持,而且更加需要对市场参与进行寻求。因此,在全民健身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全民参与的这种均衡性,来创造条件保证体育消费的均衡性,从而使全民均衡的体育消费观得以体现,进而一方面促进全民健身的参与度提升,另一方面则促进全民体育消费的参与度提升,通过全民均衡的体育消费观的形成使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因全民消费而使与体育相关的需求量增加,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3 体现生态文明的体育消费观
生态文明主要是指社会、人以及自然三者之间能够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将生态文明放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对生态文明进行建设不仅使环境得到了保护,使资源得到了节约,而且还转变了生产和生活的方式。而全民健身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其也能够为生态文明创造条件,同时,全民健身更是一种生态体育,更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全民健身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文明、健康,并且还能够使全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提高,从而促进经济的转型以及体育消费的增长,从而形成生态文明的体育消费观。
生态文明的体育消费观追求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并倡导全民追求健康生活,同时这种体育消费观绝不是肆意的铺张消费,也不是过于节制的消费,这种消费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例如,炫耀消费、极端消费等都不属于生态文明的体育消费观范畴,这些消费不仅影响了全面健身战略的实施,而且还会导致科学体育消费观的形成受到影响。因此,应该立足于全面体育消费观的实际情况,并能够形成科学合理的体育消费观,促进全民的健康生活得以实现。
2 体育消费观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中的实现路径
2.1 体育消费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体育消费的过程中,不科学合理的消费观会影响体育消费的健康发展,并且体育消费观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来完善体育消费观。首先,应该坚持引导与疏通相结合的原则,需要保证体育消费观能够正确的引导体育消费,并通过疏通的方式对当前民众不合理消费的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为全民健身树立科学合理的体育消费观;其次,应该坚持体育需求与消费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的体育消费观应该是以自身的消费能力为基础,并结合实际的体育需求,使得体育消费科学化、理性化,从而促进科学体育价值观的形成;最后,应该坚持共性和个性之间结合的原则,全面健身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能够惠及大众,并能够引导消费,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在全民健身这一战略背景下的科学体育消费观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但由于受地域差异、经济以及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因素,导致个体差异出现,从而形成个性特征,而由于科学体育消费观是建立在全民健身之上的,需要对全民这个共性集体中的每个个性进行全面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科学体育消费观得以确立,因此,需要将共性和个性相互结合。
2.2 需要建立“三维一体”的动力模式
在进行全面健身的过程中,所引出的科学体育消费观并非由民众单独来进行确立的,还需要体育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参与来进行完成,从而形成“三维一体”的动力模式,其中民众消费群体属于内部动力,体育企业以及政府社会属于外部动力。
2.2.1 內部动力
对于动力模式中的内部动力,也就是根据民众消费群体,需要其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应该对体育消费所具备的价值进行认知,并对科学正确的体育消费期望进行建立,从而使体育消费的效果得以实现。并且若要达到体育服务以及体育产品的高质量、高标准,必须对体育服务的期望进行提升,从而使民众消费群体的满意度得到提升,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体育消费观;第二,应该以家庭为单位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消费年度计划,实施可持续的计划消费,这一点也是要求个性进行理性消费,同时还能够使科学的消费习惯得以培养,最终以点带面,实现全面理性体育消费,促进科学体育消费观的形成;最后,应对科学的体育消费观念进行推广,从而使生态文明的体育消费方式得到落实,从而拓展民众消费群体科学体育消费观的深度及广度。
2.2.2 外部动力
对于动力模式中的外部动力,主要是政府社会以及体育企业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科学体育消费观的形成,政府社会应该对相关的政策、制度、法律以及法规进行健全,为体育消费营造一个优质的法治环境,同时,还应该对社会引导的有效机制进行建立,并对体育消费的教育进行加强,引导消费群体的体育消费走向科学化。除此之外,体育消费观的形成与全民健身这一国家战略密不可分,国家战略实施的好坏,政府部门有着直接的责任,因此,需要政府部门能够对健身的环境和氛围进行营造,通过宏观调控的方法,对健身市场的机制进行健全,从而为全面健身以及全面体育消费观的形成创造物质条件。而对于体育企业这一重要的体育消费市场参与者也应该极力推动体育消费市场的健康运营,这便需要体育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一定要恪守诚心,并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保证消费的对象符合消费群体的需求。与此同时,体育企业还应该增强创新意识,加强自主研发,使一些消费产品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符合消费群体的需求,并对有效供给进行增加,从而为全民健身提供保障。
2.3 应该对各阶层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统筹和规划
纵观体育消费市场,与其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便是内部动力以及外部动力的主体,也就是体育消费群体、体育企业以及政府,三者在体育消费市场之中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其中,最为显性的是供与求的关系,也就是体育消费群体与体育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导者,主要负责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对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统筹和规划时,应明确各阶层在体育消费市场中的地位、作用,并通过上述“三维一体”的相关做法,完善自身在体育消费市场中的功能,从而使全民健身得以实现,进而推动科学体育消费观的形成。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我国体育产业以及体育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应该对全民健身这一国家战略进行全新定位,并且应该注重全民健身发挥的重要促进作用,并对全民健身进行积极的宣传,使全民能够意识到健身体育的重要性,并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全民树立科学的体育消费观,并使全民了解科学体育消费观给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带来的好处,并在社会中发挥出各自的作用,从而形成科学体育消费观,为体育消费市场作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鲍明晓,邱雪.论市场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0):1-6.
[2] 任波.全民健身促进体育消费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95-98.
[3] 赵胜国,王凯珍,邰崇禧.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下体育消费观的时代意蕴及其实现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