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2018-05-14廖家坚
廖家坚
摘 要: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顺应时代精神的体现。近年来,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逐渐深入,但仍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本文探讨了初中体育教育的特性和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提出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困境在于思想认识不足、目标把握不清、技术运用滞后,指出应从思想、培训和投入路径进行突破,对当前体育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体育 信息化 课堂教学 困境 突破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c)-0083-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也涉及到教育领域,初中体育教学亦受此影响颇深。近几年,伴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困惑,阻碍了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这就需要根据初中生的特征对此进行研究,厘清困境根源,找到突破路径,以提高初中体育课堂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水平,最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 初中体育教学的特征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因其特殊的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特点,具有一定的特性。
1.1 初中体育教学过程的引导性特征
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德育发生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是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的教学。它是依据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相较小学而言应提高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较高中而言应提高实施过程的引导性。要让初中生在身体和心理接受体育锻炼“苦与累”的同时,切身体会运动带来的快乐。
1.2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亚竞技特征
体育内容是依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选定的。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最大特征是运动实践性,在运动实践中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并获得身体素质和心理能力的提升,是体育学科较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初中生的教学内容应以亚竞技为主,不应过多强调动作的标准程度,而应将关注点集中在动作练习参与的主动性和完整性上。
1.3 初中体育教学环境的复杂特征
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综合。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方面。初中生相较小学与高中的文化课学习压力和体育教学课时安排上处于中间层次,在教学地点上具有不固定性(操场、体育馆、校园道路等),在活动范围和师生交流上具有复杂性(教学空间大、点对点交流频繁等),在加上运动负荷刺激所导致的心理活动变化加快等因素,都导致了初中体育教学环境的复杂性。
2 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基于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传统模式的不足以及初中体育教学的特征,有必要在初中体育课堂实施信息化教学,以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校育人质量水平的提升。
2.1 传统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足不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需要学生能在运动项目中体现一定的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掌握运动技能。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肢体演示能力,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系统,加深对运动技术的理解。而随着体育教师年龄的增长,对运动技术动作的示范愈发吃力,特别是在某些难度较高的技术动作上,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帮助学生及时建立标准、完整的动作概念,极大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一些技术难度高的技术动作和概念性强的理论知识,经教师短暂的示范和語言描述后,较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印象和准确的逻辑思路,这些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不足都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一定困难。
2.2 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优势
初中体育课堂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首先,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上便有着显著的优势。信息技术给体育课堂带来相关课程的图画、声音、文字、视频以及3D影像等教学资源,摄像机、运动技能相关APP、多媒体穿戴设备等高科技软硬件器材,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感受,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线上教学平台能够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课前了解教学内容、课后巩固学习效果、明确课堂学习情况、反馈个人教学建议。最后,高科技的即时数据信息反馈也能帮助师生明确练习和机体反应情况,从而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意识的加强,初中体育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已愈发显现。
2.3 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是时代的呼唤
信息社会已经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高频率运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处理将成为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手段,教育同样也离不开信息化,这已被事实所证明。初中体育课堂同样也无法避免信息化带来的冲击,因此,必须改革初中体育课程,应对信息化大潮,进行信息化课堂教学研究,顺应时代呼唤。
3 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困境
3.1 信息化教学认识不足
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简单地认为,体育课程的教学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很多传统的图片挂图、辅助练习已经解决教学重难点几十年,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完全能够满足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并不需要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还有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活动,大部分都是室外课,不适合开展信息化教学,只有计算机和室内教学才需要信息化。从而导致很多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信息化,导致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很难进入体育课堂。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相关体育教育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教学认知不足。
3.2 教学目标把握不合理
初中体育教学信息化的应用核心是: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突破教材的重难点,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接受与理解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扩展。但许多体育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过程中,过于重视课件的视觉效果,而忽略了体育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虽然在课堂中运用了大量的视频、图片、音乐甚至是3D、微课,但整体过于散乱,未能紧扣如何解决重难点而采取合理的信息化手段,仅仅是将搜集的图片、影像等资料进行汇总,导致教学课件在设计上形式远大于内容,使图片、视频以及音乐等多媒体资料过多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3 信息技术的运用滞后
初中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其对信息化教学手段学习态度和运用惯性上的不足,甚至很多体育教师还将信息化教学等同于多媒体教学,认为只要有多媒体设备就是信息化教学。初中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学习态度的不积极,导致其无法了解信息技术运用的前沿,加上学校的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学校在多媒体技术、设施方面的不健全,信息技术运用培训的不跟进,使得教师无法了解和正确使用先进仪器设备和一些与运动技能相关的软件,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体育课堂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也使体育教师间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差异愈来愈大,这对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深入推进是极为不利的。
4 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突破路径
4.1 加强思想认识,明确时代使命和责任
提高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水平的根本在于加强体育任课教师的思想认识。要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活动和专题解读,让初中体育教师认识到: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是偶然的行为,而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的必由之路,是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法宝,更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和光荣责任。
4.2 开展教育培训,打造信息化教学名师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其自身专业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专家讲座、现场聽课、集体备课等多种手段让体育教师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前沿动态,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具备独立制作和运用信息化课件及设备的能力。首先,要让体育教师了解基本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如运动APP的使用、慕课平台的创建、可穿戴设备的信息采集及处理等,使体育教师感受信息化技术对传统教学的促进作用并达成课堂实践的共识,以促进初中体育课堂信息化的落地。同时,还应打造一批体育信息化教学名师,以点带面,通过部分优秀体育信息化教师的成长,提高信息化和体育课堂的融合度,再以经验介绍会、现场展示会、教学评比赛等多种方式带动所在区域体育教师共同成长,以促进初中体育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推广和深入发展。
4.3 加大资金投入,创建体育课程资源平台
技术信息前沿动态的及时领会是信息化教学纵向发展的必要手段,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创建是信息化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应及时加大资金投入,购置体育信息化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软件资源,搭建学校网络资源平台,体育教研组应将创建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作为当前信息化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但要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知识资源,更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反馈和评价资源,要让学生通过网络空间对课前知识能够看见、课中练习能够体现、教学效果得以展现、不足之处得以查验,以带动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推进。
总之,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境,但随着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的增强、信息技术的提高以及各校的重视,在信息化浪潮的时代背景下,其教学研究一定会越来越深入,教学运用越来越合理,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也会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彭冲.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青少年体育,2014(7):82-83.
[2]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及基本原理[J].教育研究,2002(10):36-41.
[3] 秦勇.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的结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50-51.
[4] 王子君.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的整合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8):167-168.
[5] 楚风军.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整合[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