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团体”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孟秀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团体小学体育教学教学模式

孟秀玲

摘 要:相比较于传统的班级讲授模式,“小团体”教学模式可谓是一种全新的突破,同时它也是心理辅导在团体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教学实践表明:小学体育课程运用“小团体”教学模式,既可以使学生开展必要的竞争与合作,创造民主而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及集体意识,增强他们对体育知识、技能的了解,从而快速实现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效果。本文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入手,探讨“小团体”教学模式在在小学体育课程应用中所需处理的关系,并指出其具体的优势所在,以期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团体”教学模式 小学体育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c)-0077-02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也是亟需紧密合作的时代。随着个体与个体、团体与团体、国与国之间的依赖性逐渐增强,而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也越来越离不开团队的支持,所以一个缺乏竞争意识与合作观念相并重的人,是难以顺应时代潮流的。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广泛采用奖励性教学模式,过度强调竞争意识,却忽略对学生的合作观念进行培养,进而无法实现提高学生素养的关键目标。因此,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全面实行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为了促使团体效用的充分彰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本针对以往教学模式的不足,以“小团体”教学模式进行体育辅导,旨在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探究和自我完善,从而进一步推动自我发展。

“小团体”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分组的方法可以是自然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友情分组、帮教分组等,这些分组可以统称为“小团体”。分组之后,教师给各个小团体下达任务指令,完成教学过程。此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在合作中强化对于体育课程的体验感。

1 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1.1 教学模式

作为专业的设计师,教师应将具体的教学目标实现系统化,并结合教学实践过程,拟定出严密而科学的实施策略。由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班级均由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而构成,如果运用“小团体”教学模式,就很容易营造一个既能开发学生体育潜能,同时又能提高协作能力的环境,进而优化小学体育教育资源的配置,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1.2 教学组织形式

对于“小团体”的构成,教师应发挥其协调及指导作用。全面了解小学生的身心状况、技能水准等是实施团体分组过程中的前提条件。接着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遵循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级相融合的原则,实行随机化分组,并且选取“小团体”组长、确定好阶段内学习目标。各组长们结合教学实际来协助教师对教学课堂进行管理,平衡“团员”“小团体”及教师之间的关系,以此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体育教学良性发展。

1.3 考核方式

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考核是采用统一的操作及标准、逐一进行的方式,而学生对成绩的关注只是限定在个人考核项目是否过关,强调个人技能的展示。但在“小团体”考核模式中,通过阶段性学习后实行团体考核方式,体育教师将团体考核成绩视为评判个人成绩的参考因素。这样一来,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除关注个人成绩外,还会重视团体进步和集体荣誉,同时又可以规避因个人失误造成考核失败现象。由此可见,“小团体”考核方式不仅能增强团体成员之间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观念,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考核环境。

2 “小团体”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课程应用中所需处理的关系

2.1 班级与“小团体”之间的关系

现阶段,国内小学体育课程通常运用“班级授课”制,大部分教师的潜意识里都将班级认定为团体并采用“大锅饭”模式。尽管班级属于团体的范畴,但仅仅是形式上的一种团体,教师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体能水平、健康程度以及教學内容和目标,对所教班级实行分组,构成人数、组员、目标等固定的团体,从推动班级的建设与发展。

2.2 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集体与个人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矛盾结合体,而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往往会影响“小团体”的发展和团体成员的表现。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以此作为前提,个人才可以从中获得利益。同样如此,“小团体”应充分尊重个人利益,倡导个人互助和判断,用集体利益来推动整个团队的发展,进而保障个人利益。

2.3 教师与学生主导作用的平衡

虽然当前素质教育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还是发挥主导作用,在小团体教学过程中做好精心辅导的角色,以保证教学效果。小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成熟,这种小团体教学容易引起各团体之间的竞争和摩擦,作为教师要处理好此类问题,在留空间给学生的同时注意调节好课堂的氛围。此外,小团体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应用于课内,还可以延伸到课外,教师要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向生活拓展,课外适合小团体教学方式的新项目、新玩法都可以让学生引进到课内。

3 “小团体”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3.1 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归属感

所谓“归属感”,其实就是指团体成员认定自己属于团体中的一部分的心理。该心理的产生是由人们的本性需求而决定的。个人能力及才华的施展都必须在团体中得以实现。当然,团体成员也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应随便地把学生剔除团体外,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教师不允许部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学生一旦没有归属感,势必失去他们对集体的吸引力。倘若利用这样的心理来引导学生的言行举止,不断增强他们的进取心。

3.2 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所谓“荣誉感”,就是指团体成员都渴望自己所处的团体拥有极高的声誉并想要为之付出努力的一种心理。团体成员具有此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采用“多表扬、少批评”方式,不应有歧视学生的言行。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多安排一些团体比赛和集体练习,使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处于集体之中,与学生同甘共苦,从而进一步激发团队力量。

3.3 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所谓“互助感”,就是指团体成员将他人的职责与义务视为自己的来对待并与他人共同承担的一种心理。互帮互助、助人为乐、雷锋精神等时常出现于社会生活之中。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互助感,让学生互纠错误动作;学生在掌握好动作方法的基础上,相互实现保护与帮助,逐渐提高体育练习的积极性,以此出色地完成任务。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倡导团队精神,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小团体”教学模为小学生营造出积极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整体助人意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团体”教学模式作为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模式,其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屏障,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同时也为改革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菊文.小学体育课堂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的案例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8):194.

[2] 杨娜.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运动,2017(15):123-124.

[3] 翟俊辉,王大勇,翟乃涛,等.农村小学体育课堂“小团体即兴探现”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12):61-63.

[4] 钟海燕,曾进.“小团体”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2006,27(4):95-97.

猜你喜欢

小团体小学体育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班级小团体的形成与引导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要不要走进班级中的“小团体”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