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体育俱乐部课程教学中学生存在感缺失的原因及影响

2018-05-14解少康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高校影响

解少康

摘 要:通过调查玉林师范学院体育俱乐部改革发展情况发现,教师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根深蒂固,未能及时适应改革的新形势;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理解并不深刻,仅仅停留在娱乐、容易拿学分这样的层面。在教师、学生的双重影响下,体育课程改革遇到了重重困难。在课堂中学生存在感逐渐下降,真实参与度降低,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难以展现。

关键词:高校 体育俱乐部 学生存在感 影响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3(b)-0058-02

1 高校体育俱乐部课程教学中学生存在感的分析

存在感是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真正融入到课程、课堂中的表现,是一条连接学生个体和课堂的纽带,而这条重要的纽带被很多体育工作者忽略。

经了解,玉林师范学院体育俱乐部改革自2015年秋季正式实施到现在,开设了网球、羽毛球、足球、体育舞蹈、啦啦操、瑜伽、花样跳绳、太极养生等13个体育俱乐部,2016年秋季实现了体育俱乐部的全校参与。为了给玉林师范学院体育俱乐部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现实依据,需要对实行体育俱乐部改革以来学生存在感的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度了解。首先,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通过与各体育俱乐部负责人的访谈中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很多学生尤其是中差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活动参与度不够,琢磨不透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对体育俱乐部改革后的教学模式还存在思路不清、模糊教学的现象。其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每个体育俱乐部的准会员随机发放问卷30分,从回收有效的352份问卷中统计得出,26.7%的学生未能真正按照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体育俱乐部; 29.2%的学生认为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形式单一、课堂学习枯燥;55.8%的学生在体育俱乐部的课程教学之外不主动参加该项目锻炼;29.8%的学生在体育俱乐部中感觉到存在感较差;31.8%的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只为了不挂科、拿学分。

由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体育课程教学大大区别了理论课教学。尤其在从传统体育课向体育俱乐部模式发展的初期,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还未真正成熟,学生存在感的强烈或者缺失对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都从学生的角度反映出他们参加体育俱乐部课程的真实想法。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学,对体育学习缺乏兴趣,使得他们主观能动性低,在课程学习中得不到满足感,从而导致个人存在感的缺失。

2 体育俱乐部课程教学中学生存在感缺失的原因及影响

2.1 学生未能真正获得选择体育俱乐部的主动权,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调查显示,26.7%的学生未能真正按照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体育俱乐部。究其原因,玉林师范学院的体育俱乐部改革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独立的俱乐部选课系统还不完善,未能很好地与学校教务系统相融合;由于體育项目的差异性及体育教师工作量的不均衡,限制了不同项目的选课人数等一些问题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使一部分学生被迫选了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项目,这种心理落差的出现导致学生在体育俱乐部课堂上的低成就感以及存在感的缺失,情况严重的从优等生沦为了中差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及特长的发展,而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影响了课程教学的质量以及专项人才的培养。

2.2 教师未能及时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俱乐部,影响了体育精神及技能的培养

体育俱乐部对于玉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兴事物,学生对其缺少客观认识,不明白改革的原因及意义,调查中显示,仍有31.8%的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只为了不挂科、拿学分。思想上的误区导致这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存在感偏低。调查中发现,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专项技术、技能的教学,可是依然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究其根本,实行体育俱乐部改革后,教师没有第一时间将改革的宗旨、目的、意义等内涵传达给学生。

实际上,体育俱乐部是为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根据个体差异性,培养学生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技能。体育俱乐部除了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之外还有很多形式,学生自行组织训练、活动、竞赛的开展等。可是,很多学生在不清楚体育俱乐部是什么的情况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变得很茫然。所以,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提高学生课堂存在感的基础。

2.3 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注度不够,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的积极性

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发现,很多教师上了半个学期的体育课了,但能叫出的学生名字还是较少,甚至路上有学生打招呼,都记不清他是哪个班级的。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对站在前两排或者优等生给予的关注和指导偏多,使得后排学生或者后进生在班级、在课堂上的自我存在感严重缺失。其实,体育运动中,学生是最应该被关注的,学生的反应往往是从运动参与中直接表现出来的,教师与学生的互相了解、互相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4 新型体育俱乐部模式尚不成熟,影响了体育俱乐部改革的进程

玉林师范学院体育俱乐部改革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内,虽小有成果,但由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模式以及体育教学评价等各方面组成的新型体育俱乐部模式还尚未成熟。根据对教师的调查访问结果发现以下问题。

第一,在体育教学方法上,多数教师仍表现为注入式教学,有的时候为了赶进度,教师灌输性质较多,学生被动接受,体会不到乐趣和满足感,学生的存在感逐渐降低。在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中发现,29.8%的学生在体育俱乐部中感觉到存在感较差。

第二,在体育教学模式上,虽然有部分教师尝试了小组合作、课外集训、利用学生骨干等新形式进行体育俱乐部的教学,但多数教师仍以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主,课内外脱节现象未能改善。29.2%的学生认为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形式单一、课堂学习枯燥,55.8%的学生在体育俱乐部的课程教学之外不主动参加该项目锻炼。事实上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生活的范围是有限的,视野和认识相对狭窄,学生特殊的体育才能和创造性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压抑。

第三,在体育教学评价上仍未有一套规范统一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削减学生参加俱乐部活动的积极性,也会使积极参加活动、比赛的学生逐渐丧失自我存在感,一定程度地限制了有专项特长的学生的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关照学生存在感的课程教学容易实现学生在体育俱乐部中的真实参与,通过提供给学生探究机会、搭建学生合作平台、组建学生骨干团队等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课外的训练、活动、比赛等,实现体育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促进学生经验生成,提升学生自身存在感,提高体育俱乐部改革的效率和质量。

关照学生存在感的课程教学容易帮助学生实现对自身的超越,新型体育俱乐部模式的课程教学拒绝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把它变成学生发展的土壤,教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勇于接受学生们的差异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悦,汤文隽.大学生自我存在感缺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16,18(4):97-100.

[2] 周辉.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策动学生的积极动因提高课堂效率[J].运动,2015(6):104-105.

[3] 赵原.基于学生存在感的课程内容研究[D].渤海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体育俱乐部高校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研究——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