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
2018-05-14张嵛楠
张嵛楠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沿海城市的工业快速发展,带动农村人口大量转向城市,部分农民工带上子女,以家庭的形式向城市流动。农民工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力军,为城市的建设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社会体制和自身的条件限制,子女教育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客观上的改善。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关系到祖国的下一代成长和未来城市建设的整体素质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社会工作应该介入农民工子女教育中,为他们提供改善教育的途径。
[关 键 词] 社会工作;农民工;子女教育
[中图分类号] G5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224-01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牺牲和贡献。由于广大农民工文化水平低,以小学为主,高中的比例不多,缺乏专业的技术,多数在城市做一些体力活,收入低且不稳定。农民工子女在相对落后的环境中生活,还会受到极少数城里人的歧视,缺少阳光、健康的公平环境,这些是社会工作应该重点关注的。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
(一)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由于父母自身的条件限制,白天工作忙,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课堂表现,晚上回来后,由于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不足不能辅导孩子,课文的辅导全靠孩子自学。而农民工往往租的房子空间狭小,环境较差,孩子们缺少安静的学习环境,长期下去,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家庭教育投入不足
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家长把孩子从农村带到城市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他们相信知识会改变命运,不希望孩子再做农民工二代,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但是城市教育资源有限,如果想要和城里的孩子享受一样的教学条件,往往要付出高额的择校费和转校费,在家庭总收入不足的情况下这是一大笔开支。此外,城市里面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特长班的费用很多农民工支付不起。
(三)家庭教育方式简单
通过和一些农民工家长交谈发现,农民工对孩子家庭教育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放任型家庭教育,一种是专职型家庭教育。放任型家庭教育主要是一部分农民工平时较忙,顾不上孩子的学习辅导,也顾不上监督孩子学习,孩子要交学费了、要生活费了,才和孩子交代几句学习的问题,其他时间孩子基本上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由于孩子自制力较差,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很容易染上不良习惯。另一种教育方式多是简单粗暴的形式,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平时不操心,要学费给学费,但是要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来干,稍有反抗就会打骂孩子,家庭中缺少相对民主的生活学习环境,孩子容易养成自暴自弃的性格。
(四)家庭教育形式的“封閉”
在社会教育方面,农民工由于自身的工作性质,在城市里面很难和周围的群众打成一片,农民工的孩子也容易被打上农村孩子、乡下人等带有歧视的标签。孩子的社交圈子小,容易受到社会的排斥,自尊心易受到伤害,学习一直处在封闭的范围内,缺乏和周边孩子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社会工作对农民工流动子女家庭教育的介入
(一)协助学校心理老师开展个案辅导
我们观察到不少农民工孩子缺少家长的管束,逃课去玩游戏,经不住诱惑,放任自己,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厌学、辍学。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应该介入,帮助农民工孩子认识自身的问题,改进学习方法,摒弃不良嗜好,提升学习成绩。
(二)开展融洽气氛和改善交往的团体活动
由于城乡差异的观念存在,城市中极少数人对农民工子女有很大的偏见,这造成了农民工孩子心理上有很大的负面情绪,社会工作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社会团体活动,让少数存在偏见的城里人转变自己的观念,在互动交流中彼此重新认识,消除不必要的偏见和误会,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三)开办家长培训班促进亲子良性互动
农民工家长已经普遍意识到学习、读书的重要性,也期待孩子通过读书改变自身的命运,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做好孩子教育工作有很大的难度。社会工作者可以把社区的农民工家长召集起来,开展专业的培训工作,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四)积极宣传政策,开展教育规划辅导工作
社会工作应该通过不同的媒介向农民工宣传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政策,比如国家的奖学金、助学贷款等项目,减少孩子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安心学习。同时社会工作要帮助农民工子女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如开展演讲活动、竞赛活动,让他们知道有理想就要有行动,正确树立人生目标和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积极推进户籍改革,保障农民工子女权益
社会行政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运用积累的经验修改政策。呼吁政府适时建立超越户籍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出台涉及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城市农民工及其子女教育的合法权益,为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家庭与社会环境。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影响孩子们健康成长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社会工作者要不断地探索方法,合理利用社会资源,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让农民工二代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翟进,张曙.个案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技文献出版社,2001:208.
[2]陆士桢,王钥.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