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视域下劳模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2018-05-14施思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0期
关键词:劳模思政育人

施思

[摘 要]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劳模文化所包含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漠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治导向、道德提升等方面是高度切合的,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尝试从工匠精神视阈角度,深入探讨劳模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劳模文化;高职思政;可行性;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024-03

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又应如何进行培养呢?在国务院下发的2014第9号文中,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灌注于整个人才培育过程中。现代劳模正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探索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构建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劳模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必要性

(一)在高职院校致力工匠精神培育的时代背景下,将劳模文化融入思政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求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劳模文化蕴含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迸发着革命文化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劳模文化所包含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漠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治导向、道德提升等方面是高度切合的,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概念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具象化的转化过程,通过可亲可敬的劳模故事与任务叙述,更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现实生活中的劳动模范,正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他们的事迹可知、可感、可学,对高职学生而言更具有可接受性。在教学育人过程中,教师借助其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更为具象和生活化,使之最终由抽象的理论变为具象的实例,让大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和感知,进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之内化为精神需求,外化为实际行动,达到潜移默化的实际教育效果。

(二)加快推进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核心是创新能力不强,实质是人才不强,而要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核心是要大力培育工匠精神。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指出: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制造业人才。(教职成〔2016〕9号文)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现代劳模就是这类人才的典范。探索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推进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增强高职思政课实效性的有益探索

高等教育的普及在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职院校生源质量逐渐滑坡的问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同精英化时代学生相比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在政治觉悟上,他们态度冷漠;在个人本位上,表现出以个人为中心的精致利己主义。这些变化反映在对待思政课程的态度上,工具理性价值观遮蔽了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很大一部分高职学生认为思政课很“虚”,是一门“水课”,没多大用处,对思政课明确表示不感兴趣。在这些学生的认知里,他们更加注重专业课实用知识学习,认为专业课“实”,对今后找工作有实际帮助,从而导致了高职思政课极其难上且抬头率不高的问题。因此,在思政课陷入“窘境”的背景下,尝试将劳模精神融入思政课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可以把思政课教学的“实”与“活”结合起来。“实”就是结合实际问题把课程中的思想点、原理点讲深、讲透、讲明白,而不是泛泛而談。“活”就是教学中把硬性问题软性地说出来,把逻辑性问题艺术地说出来,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地说出来,把原理性东西有情节地说出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理论的说服力,发挥优秀典型的价值引领,从而有效解决思政课难上、学生难懂的问题。

二、劳模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可行性分析探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是心灵鸡汤,也不应是政策宣传,其重点应是引导学生在理论思维层面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层面帮助学生构建社会主义健全“人格”。优秀典型人物中的劳模群体,其身上所折射的伟大劳模精神,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它既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展示,又是开拓创新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社会效应及其影响力。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组织劳模进校园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0〕17号文),劳模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劳模榜样的力量成为激励大学生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重要精神动力。劳模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可行性研究亦成为符合时代与教育需求的必要探索。

(一)将劳模故事融入德育课程体系

1.开发劳模文化育人教材

结合学校实际,开发“走近劳模”校本文化育人教材,通过劳模事迹,引导学生感悟劳模平凡中创造伟大的崇高品质以及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

2.打造劳模文化育人特色课程

开设“劳模精神”校本课程,用鲜活生动的劳模故事和伟大的劳模精神教育学生、感召学生、塑造学生,让学生明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及投入与责任的重要性。

3.将劳模精神融入思政课堂

劳模精神与思政课程素养目标培育具有高度契合性。应将劳模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程,完善教改方案,落实教学计划。

(1)劳模精神融入《基础》课,通过劳模追求理想,坚持卓越的生动案例,让学生领会成功的道理,从而实现从认知到认同,自觉将劳模树立为自己职业追求的榜样,进一步明确奋斗目标。

(2)劳模精神融入《原理》课,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点阐释“劳动神圣,崇尚劳动。劳动者最伟大,劳动最光荣”的理论依据,使学生掌握劳模精神产生的哲学内涵,理解劳动造就历史、创造财富,劳动光荣是社会主义必然的价值导向。

(3)劳模精神融入《纲要》课,讲述劳模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不同时期的特征、劳模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流变、劳模精神的核心价值与时代特征。革命战争年代,“边区工人一面旗”赵占奎等的事迹和品质,集中体现了以“以新的劳动态度对待新的劳动”的社会主义劳动精神;新中国成立后,“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等成为激励人民的精神力量。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抓斗大王”包起帆、“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专家”窦铁成、“新时代雷锋”徐虎、“知识工人”李斌、“马班邮路”王顺友、“白衣圣人”吴登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建立了杰出功勋。

(4)劳模精神融入《概论》课,解读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以及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让学生明确,劳模精神既非舶来品,也非新生事物,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传统美德,蕴含着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体现了和谐的社会理念和行为价值追求。

(二)将劳模人物真实引入思政课堂

1.打造劳模大讲堂平台,组建劳模讲师团

创立从新生入校直至大学毕业都能面对面接受劳模教育的新型育人课堂——劳模大讲堂,聘请劳模组建讲师团,定期为学生进行主题系列报告,让著名劳模走到学生身边,站上大学讲台,为学生讲述成长经历、分享人生阅历,给学生带来真正的思想洗礼。从而将抽象的职业价值观、工匠精神具象化为可看、可感、可亲的真实人物,从而大大提升高职学院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与认同。

2.创建劳模工作室,发挥劳模示范引领和辐射效应

大学期间是学生职业价值观构建的关键时期。聘请劳模担任学生人生导师、学习导师和职业导师,探索人才培养“导师制”,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拓展和全面发展,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

3.建立劳模育人实践基地

高職院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点,遴选建设本行业的劳模育人实践基地。让学生直观感受行业楷模的创新历程、创新成果以及背后所包蕴的责任意识、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劳模的人生经历、独特的创新之路和出色的事业成就,诠释劳模精神,让学生认真学习、领会、实践他们身上极富时代特征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使学生可以感受到创新之路就在脚下,人人都可以创新,人人都可以成为发明家。

(三)建设具有劳模文化印记的校园文化符号,并赋予其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代表着一所学校的精神气质,蕴藉着内在的教育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应充分运用好本专业或本校杰出行业楷模的榜样作用,打造并总结凝练凸显特征的校园文化品牌。通过组织学生与行业楷模或校友劳模结对、采访校友劳模事迹、成立劳模文化研究中心、构建劳模电子资源库和基于大数据的劳模文化知识专题库、开展劳模精神的德育价值与劳模文化育人等主题研究等途径,实现劳模文化育人、实践追求和道德价值引领。

三、思考与提升

(一)劳模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路径选择问题

1.基于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教育,以劳模精神为载体,探索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教学方法,构建“教师研究劳模、教材诠释劳模、教学展示劳模、实践走向劳模、学生口述劳模”的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育人体系和特色。

2.创新教学理念,从具象化教育理论出发,以劳模人物、劳模故事、劳模文化为主题,探索形成劳模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育人体系和特色。

3.创新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展示劳模、教材诠释劳模,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4.创新教育机制,实施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形成教师研究劳模、成果彰显劳模的长效机制,实现教学研究向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材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相互融合。

5.创新教学方法,请劳模走进课堂现身说法,再现生活中的劳模形象,通过劳模基地教育、“走近劳模”体验实践,深化学生的劳模认知,增强劳模认同。

高职思政课程通过将劳模精神融入思政课育人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自强历练,在耳濡目染中逐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同劳模,励志争当劳模,实现价值导向转为价值取向,教学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推进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除需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机制、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积极探索外,还应构建劳模精神的践行机制和价值传导机制,以形成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长效机制,推进将劳模精神运用于德育实践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二)劳模精神在新时期的创造性提升

1.劳模精神的哲学内涵提升

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正成为国家深化改革、提升经济社会运行质量的主要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需要大力弘扬劳模文化,大力培育工匠精神,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将精神文化转化为直接的物质生产力。劳模文化的核心是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孕育劳模精神。从精神生产力的角度阐释劳模精神与中国制造的精神力量之间的内在关联,丰富新时期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马克思的“精神生产力”理论是当代劳模精神提升的重要哲学根基,从这一向度拓展劳模精神可以增强劳模精神的“精神动力”,孕育劳模精神向物质生产力转化的内在要求。

2.劳模精神的价值提升

(1)政治导向价值强调了劳动神圣、崇尚劳动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2)文化传承价值体现在劳模文化蕴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劳模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展示,又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丰富和滋养了中国精神。劳模精神蕴藉时代精神,劳模价值创造社会价值。

(3)道德实践价值凸显出劳模精神的价值,作为价值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有着明显的实践性。以劳模精神为载体,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

3.劳模精神的实践提升

从国家荣誉制度与治国理政的实践视角探索研究劳模精神的现实指向。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的时代课题,劳模文化是践行文化自信的一个有效载体,从文化自信视角探究以劳模精神为核心的劳模精神文化和以劳模价值观为核心的劳模价值文化探索劳模精神在当代实践提升的重要维度。完善国家荣誉制度,通过国家荣誉导引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陈玉葵.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途径探索[J].新西部(下旬刊),2016(24).

[2]周卫华.劳模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理路探析[J].科技展望,2017(24).

猜你喜欢

劳模思政育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劳模没来
礼赞劳模精神 致敬最美芳华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