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8-05-14谭玉婷
谭玉婷
[摘 要] “95后”大学生因成长环境的不同,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对象,有责任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关 键 词] 辅导员;大学生;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234-01
“95后”大学生是有着鲜明色彩的群体。高校辅导员面对这样一批有着鲜明个性和独立思想的大学生,须对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和研究,不断改善教育方法,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大学生行为习惯的不足之处的具体表现
(一)思想超前,但不能明辨是非
“95后”大学生,思想接受能力超前,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无论是网络上的新事物,还是西方的思想与观念,都能接受,但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新事物面前,无法界定正确与否。如:当代大学生注重追求物质享受,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念,存在攀比心理,为实现物质享受而不计后果。有的学生经济条件有限,为了有更多可支配的钱,便去网上贷款。高额的利息,很多学生无法偿还,造成家破人亡的惨剧。
(二)以自我为中心
“95后”的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优越的物质环境和作为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的重视与呵护,让一些人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意识。
父母和长辈的过度宠溺让一些“95后”大学生从小养成了索取的习惯,这也是造成在校生各种矛盾的原因。如:寝室矛盾的出现。有的是极小的事情,却能在他们心中埋下一根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性格和生活方式各异。而彼此之间无法互相包容与理解,造成了宿舍矛盾产生的根源。他们都想成为宿舍的中心,一旦无法实现,内心便有极大的落差。
(三)叛逆心理强
一些“95后”大学生不注重学习,不热爱生活,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明确的目标。他们的叛逆心理强,辅导员告诉不能做的事情他们就越想做,辅导员告诉他们可以做的事情,他们就越不想做,以独特叛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显示自己已经长大。
喜欢自由,不想被约束,但自我控制能力差,做事拖延。往往只想不做,停留在幻想阶段,知与行完全分开。他们的执行能力欠缺,辅导员通知一件事情,他们会一拖再拖。上课不准时,经常迟到或早退。
二、辅导员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辅导员自身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形成影响。辅导员的言语习惯、行为举止等影响着学生。辅导员良好的言行,会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
作为辅导员,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学历层次。当辅导员的思想高度提升时,才能带领学生更全面地发展。
(二)辅导员日常管理中渗透
辅导员在日常学生工作中,为学生提出明确的规定。如:辅导员通知每项事务,应有明确的时间节点。超过规定时间,须承担相应的后果。以此帮助学生明确时间观念,做事不拖沓。控制自我散漫的情绪与行为习惯。
(三)班级氛围的营造
班级氛围对每位学生非常重要。一个班级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班上的学生会积极上进。如:很多学校出现一个班集体大部分学生都成功考取研究生的现象,可见班级氛围的重要性。
班级氛围需要辅导员去引导与塑造,给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辅导员可通过班级特色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开展“大学意味着什么”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去思考。班级氛围的营造,还可通过树立良好典型。通过积极上进学生的行为习惯去感染班上的学生,通过学生经验交流与分享,让更多的学生意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从行动上去改变。
(四)辅导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规划
辅导员在大一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确定好每个阶段的目标,一步一步去实现。辅导员每一学年都要引导学生进行规划。确定短期的目标,也确定长期的目标。当学生有目标时,便会有动力。在行为习惯上,自然而然地会进步。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学生会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辅导员鼓励式引导
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掘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得学生的信任,做到相互理解。在平等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找到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方式。
遇到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应为其指引正确的方向。多鼓励学生去改正不足,不断进步,逐步实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辅导员应有耐心、细心、责任心与爱心,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方面,有完善的计划和正确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郭丽瑾.浅析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J].文學教育,2017(3):168.
[2]桂俊骁.试论高校辅导员的人格品质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8):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