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式”教学法在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8-05-14刘伟
刘伟
[摘 要] 当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开设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旨在结合当前市场经济条件,实现对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效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这一背景下,着眼于研讨式教学法,教学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尝试对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研讨式教学法的实践应用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 键 词] 研讨式教学法;《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179-01
将研讨式教学法运用在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能够一改往日讲解式教学法所带来的沉闷感,在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距离,依托讨论、研讨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化对《西方经济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探究研讨式教学法在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希望能够为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成效提供必要指导。
一、研讨式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通过结合武晓雯(2015)关于研讨式教学法的相关研究可知,所谓的研讨式教学法指的就是一种和以往传统讲解式教学完全相反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和引导作用,通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以往学生所学知识内容,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积极利用讨论法与研究法下,逐渐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以科研促进教学,进而帮助学生深化学习,同时培养其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令学生可以在学科学习中真正实现全面健康发展[1]。从研讨式教学法的形式与内涵来看,其与过去注重单向传授知识的“一言堂”式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研讨式教学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对教学的实践性要求更高,并着眼于同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将其运用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还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西方经济学》中研讨式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一)明确主题
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一课为例,笔者在将研讨式教学法运用在该课的教学中时,为了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精准把握该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研讨式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前深入挖掘《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知识并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真实学情,在与教学大纲中对本课提出的目标、要求等深入结合下,要求学生利用手边教材或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联系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了解现阶段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与前沿动态信息,探究近十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以及发展现状和具体构成,并重点研讨四部门经济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及其差异情况,在深入剖析产生贡献差异的具体原因及后果下,提出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稳步提高的对策和建议。在明确研讨主题下,学生不仅可以有效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也使后续的研讨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避免浪费过多的教学时间与教学资源。
(二)自主探究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参与积极性,将研讨式教学法运用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时,笔者还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运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播放相应的教学微视频,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中的关键理论内容,将研讨问题进行专题划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与学习意愿将其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文献研究法等方式,依照小组意愿任意选择包括总结和分析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原因、优势及劣势等在内的各个专题进行探究,对政府收入、工资收入等各项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完成专题报告的撰写。在课堂中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相互分享展示,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习利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深入理解,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与探究能力[2]。
(三)合作讨论
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组织各小组成员将研讨成果进行公开展示,其他小組成员以及教师则需要认真聆听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同时需要就其研讨成果中存在的疑点、问题等进行提问。
通过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当中运用研讨式教学法,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并且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各项教学实践活动,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并有效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可见,研讨式教学法具有强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西方经济学》以及其他相关课程教学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和灵活运用,从而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成效和学生学习质量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武晓雯.互动媒体支撑下西方经济学研讨式教学法的研究[J].金融经济,2015(16):171-172.
[2]张灿.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47):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