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文化自信的渗透路径

2018-05-14赵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6期
关键词:传统政治思想

赵璇

[摘 要] 作为“炎黄子孙”,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已经深入骨髓,与我们呼吸相连,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更是我们的精神底气和坚定信念。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它在改变学生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渗透文化自信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 大学思想政治;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先进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158-01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人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一种认知误区:对外来事物的偏爱阻止了我们的基本判断,很多时候对于“舶来品”无论好坏照单全收。其实,从深层分析这是对本土文化不自信的一种表现。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是集体和个人的创造力和智慧的体现。传承中华优秀文明已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思政课堂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播文化,更需要向学生传递文化自信,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迫在眉睫。

一、文化自信的含义和内容

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是对自身拥有的文化的高度认同与赞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历史的国家。经久积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骄傲,更是智慧的象征和人文底蕴的升华。在代代的流传和演变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稳定的整体和谐,内外兼修的道德自觉与精神自律。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当代年轻人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而且催人奋进,对加强认知、自我修养、观念矫正都有重要的升华作用。这些还只是万花筒中的一角,绚丽多彩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更是我们民族自信的脊梁。文化教学是最富生命力的感化教导,与现代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观念相协调,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中华文明的了解,更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给予他们进取有为的动力,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做出理性选择。文化自信才可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而这种文化自信恰是思政政治教学的核心使命。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面临的文化困境

文化自信是一種底气,是一种根植于人们内心底蕴的外在流露,需要的是人们的真情实感。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文化自信树立方面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无法真切地吸引、感染以及感召广大人民群众。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不足,不能够从自身的内心产生渴望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这样导致的被动教育无法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文化教育发展的速度明显落后于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群众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生活不能够得到满足,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较强,无法产生吸引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文化自信的渗透路径

(一)传统文化进教材,根植文化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源泉,是我们对外进行文化传播的法宝。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中必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传统文化进教材,形成具有中国风格的教材,比如中国书法、中国茶艺、中国戏曲、中国传统服饰等传统文化都要纳入教材中。很多优秀文化因为学生对它知之甚少,所以才会被忽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更为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广征博采,感知文化并逐步提升情感体验,自然而然提高了文化自信。

(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理论说教,它是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如果课堂上只是教师一味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很难有自身对文化的真切感受,更难以唤起认同感,在行为指导方面发挥作用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通过有效的学习和积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应用已知解答未知,课内学习结合课外探究,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堂学习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目标,结合思政课程,努力挖掘文化内涵,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获得感,并建立对文化的深度自信。

(三)多元文化进校园,用文化传递文明

在人们的印象中,对文化的理解较为片面,尤其是一些相对高雅的文化好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比较远,其实信息时代很多高雅文化都已经逐步平民化,学校可以积极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话剧表演、古筝欣赏、琵琶演奏、二胡选段、诗词诵读等多种形式,可以借助学生会的力量,让学生组建各自社团,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又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把多元文化引进校园。板报、广告墙、显示屏都可以采用中国风的画面适时更新,用文化传递文明,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是国家前行和民族进步的文化基石,更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必须将文化自信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切实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去。

参考文献:

[1]马宝娟.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8(01):104-109.

[2]姜茹茹.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文化自信培育问题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10):55-59.

[3]孙桂林.高校育人路径新探:将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J].教育现代化,2016(19):219-222.

猜你喜欢

传统政治思想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少年力斗传统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政治法律
阿吾(一首)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