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思想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①
2018-05-14向宇婷
向宇婷
[摘 要] 微网络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载体、新方式和新内容,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必须合理利用微网络,充分发挥微网络的教育优势,加快思想理论课教学改革。对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思想理论课教学中的优势体现和运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 键 词] 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042-01
一、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思想理论课教学中的优势
体现
(一)拓展思想理论课教学场域
微网络具备信息传播快、超越时空限制的特点,在微网络环境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打破课堂教学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将理论课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教师通过将教学内容发布到朋友圈、微博等平台上,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覆盖范围,有效叠加课堂与课外教学,提高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思想理论课教学内容
微网络容纳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信息,为深化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内容提供了有利条件。思想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微网络收集整理相关教学资料,将原本抽象、宏观、静态、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具体、微观、动态、生动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微网络资源补充教学内容,并让学生在课下共同探讨,利用“微媒体”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创新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方式
微网络具备参与性、互动性的特点,在微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理论课教学,能够调动学生主动讨论问题、建构知识的积极性,便于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对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对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二、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思想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
運用
(一)关注学生“微生活”
在微网络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已经逐步习惯了“微生活”的方式,为此,思想理论课教学应与学生的“微生活”进行有效衔接,这样除了能够吸引学生之外,还能使教学效果获得显著提升。教师应对学生“微生活”中的种种,如思想、需求、疑惑等进行密切关注,并对学生通过“微生活”表现出来的各种价值观念进行深入了解,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交友观、恋爱观、财富观、就业观等,针对这些价值观念,在思想理论课的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疑惑。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微生活”加以正确引导,在思想理论课上加强对他们媒介素养的培养,借此来增强学生对“微生活”的控制、鉴别和反思能力。
(二)运用“微媒体”互动交流
“微媒体”是微网络的伴生产物,随着智能终端的大范围普及,“微媒体”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鉴于此,思想理论课教学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对各种“微媒体”进行合理利用,在课堂内外,利用“微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以此来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结合“微媒体”中信息实时传播的特点,对与社会现实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和提炼,借助相关的“微媒体”平台向学生进行推送,如微博、微信、博客、贴吧以及论坛等,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吸引学生查看这些内容,要保证内容的简洁性、生动性,并且要具有一定的特色。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微媒体”的功能,开发一些能够服务于思想理论课教学的APP,并让学生使用,这对教学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利。
(三)引入“微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核心开展的,虽然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组织教学活动、控制教学节奏,但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说这种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为此,在微网络下进行思想理论课教学时,教师可引入“微课堂”,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翻转课堂为例,简短的视频、师生的在线互动,可以给思想理论课的学习增添乐趣,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一节微课的时间大约在10分钟左右,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既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宽松和自由,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在线互动和提问,能够使课堂学习变得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
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微网络时代的发展步伐,充分利用微网络的教育优势创新思想理论课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微生活”,利用“微媒体”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突出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高校要正确认识微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引入微网络技术不断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排风.“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J].学理论,2016(1):84-85.
[2]邱金鸿.“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路径研究[J].考试周刊,2017(3):104-105.
[3]陈惠珍.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6):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