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2018-05-14尤桂群
尤桂群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为了提升财务会计管理能力需要加强对会计分类、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从而实现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完善。下面主要对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财务会计管理理念不足
事业单位的本质是为社会以及民生而服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在经营的过程中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包括国家的财政拨款,以及其他的非财政资金来源等,这也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难度不断的提升。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由于计划经济制度的缓冲仍在,导致对财务会计的管理不够重视,管理水平低,造成资金的利用率不足。此外,由于财务会计管理理念不足,导致在财务会计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
(二)财务会计的管理和预测水平低
财务会计管理中,财务预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财务资金的管理和利用效率。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中,由于财务控制和预测的水平低,从而使得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的制定中,没有对各部门的资金使用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也没有根据各部门的具体工作编制合理的预算,进而导致预算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在预算的具体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超预算的情况,然后再进行调整。此外,从财政拨款方面来看,由于监督机制不完善也导致资金的管理存在严重的缺失,进而造成超预算以及资金的违规挪用等情况,导致事业单位难以有效的运行,经济效益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方面主要依靠的是国家的财政拨款,但是由于事业单位在市场竞争方面的认知性不足,同时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财政会计管理和控制体系。如果企业内部出现财務风险问题,难以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财务人员只能够通过自身的从业经验和领导给予的指示进行处理和应对,从而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使得财务管理无法有效的发挥作用。
(四)缺乏周密的资金管理方案
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资金的过程中,由于对资金的控制和管理不够周密和严谨,导致资金在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超支以及私自挪用等情况,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不够严格,也会导致企业的资产出现闲置的情况,使得企业资产的保管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和控制,无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盘点和清算,导致企业的账目不符。
二、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控制的对策
(一)建设科学、完善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上还需要根据新的会计制度进行执行,并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合理的调整和改革。同时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需求,设置科学、完善、系统的财务决策系统,进而有效的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的管理控制水平,提升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控制意识和能力。
(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的提升国家财政资金的利用率以及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还需要加强对财政框架的更新,并加强对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完善,从而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更加规范,促进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我国在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还需要积极的借鉴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加强对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会计委派制度和会计岗位分离制度是当前新会计管理体制下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所有的财务会计管理人员都直接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直接管理,包括职务的晋升,工作的调动以及人事档案管理等工作;同时,针对工作中不同的职位还需要由不同的人员来负责,不能出现兼职岗位的情况,从而实现各个岗位间的制约和监督,促进财务会计人员更好的发展。此外,在财务会计管理中还需要根据年度进行轮岗管理,进而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质量。
(三)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还需要以财务部门的管理为核心,加强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总则、机制以及业务的内部控制等进行明确的分工,同时加强对单位内部各部门间的联系,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的风险防控能力,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操作以及流程的规范性。比如事业单位各业务部门的预算工作,各部门需要根据规定的任务和计划对预算的建议数值进行上报,同时通过单位内部相关部门的审核后,再交由财务部门进行全面的审核和数据的平衡汇总,然后上报到单位的管理层,并交由上级部门进行审批。通过对各个部门不同的分工,能够有效的排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积极的在事业单位的内部进行内部控制宣传,引导单位职工积极的参与到工作中,提升职工对财务控制工作的重视,同时实现对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全面覆盖。
(四)加强资金管理监督
通过对财务管理的监督能够有效的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财政、审计部门还需要做好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工作,同时企业内部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针对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问题强化监督作用,有利于事业单位部门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财务会计管理中的风险。同时在对会计监督管理中,还需要能够严格遵循《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要求,对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存在的私设会计账簿、设置账外账等情况进行严厉的处置,从而使得财政资金得到有效的应用。
(五)完善单位财务管理评价制度
新会计制度实施后,事业单位还需要根据财务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评价制度,并制定规范、统一的财务管理标准,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定期、定量的核算,同时在整个核算工作中,还需要注重对相关规范标准的遵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际操作指的是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细化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投入和产出两个种类,并做好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和细化分析。其中产出是通过对财务的管理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利润。需要注意的是,还需要对事业单位的评价机制进行科学的判断,并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进而保证财务管理评价机制能够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六)完善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
事业单位管理层还需要针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制定责任制度。根据财务人员的学历、业务水平等对财务人员进行分工,使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发挥自身的长处,弥补自身的短板,并发挥财务岗位的传帮带作用。此外,还需要在会计岗位上建立AB岗制度,每个岗位都需要配备两名以上的高素质、高能力的财务人员,这样即使一个岗位存在人员空缺的情况下,另一个人员能够马上替补,保证财务工作的连续性。在岗位的设置中,还需要保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将会计审核与出纳岗位进行分离,各自保存银行印鉴,形成互相制约的机制;将预算编制与预算审核岗位进行分离,从而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准确。会计岗位还需要采用轮岗制度,使得每一位会计人员都能够胜任多个岗位,培养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发展,随着新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也开始加强对传统会计制度的创新,进而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会计制度知识的学习和完善,并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管理,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作者单位为内蒙古赤峰市特种设备检验所)